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請問佛教裏提到的中陰到底是什麽意思?有哪些含義?是靈魂嗎?

請問佛教裏提到的中陰到底是什麽意思?有哪些含義?是靈魂嗎?

《大乘顯識經》卷下雲:

識棄故身,新身未受,當爾之時,識作何相?佛告大藥王子言:譬如人影,現於水中,無質可取;手足面目及諸形狀,與人不異。體質事業,影中皆無。無冷無熱及與諸觸,亦無疲乏、肉段諸大,無言聲、身聲、苦樂之聲。識棄故身,新身未受,相亦如是。(《大正藏》第12卷185頁中)

中陰身是連接前後生的中間環節,由前生惑業決定後生處所,因果相招,法爾如是。因此論文雲“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他”是誰呢?並非別人,還是自己的“見思煩惱”的業因所感之果。以未證得無生法忍,於生死分上,不能自在主宰。如佛經雲:“世間壹切法,唯因果無人”(無人即無我,無自在主宰力)。《楞嚴經》卷八雲:“臨命終時,未舍暖觸,壹生善惡,俱時頓現。”(《大正藏》第8卷143頁中)人當臨命終時,於腦海中,會將平生經歷、所作所為的壹切善惡好醜事情,勢如潮湧壹般地壹時浮現,即使為時短促,也會歷歷分明。回憶到善事好事,心則愉悅,身則安隱;回憶到惡事醜事,心則憂戚,身則痛苦。還有前生所造善惡諸業,若報緣時到,此時也會顯現。如論文雲:“中陰身境,即臨命終時,現身及歷劫,善惡業力所現之境。此境壹現,眨眼之間,隨其猛烈之善惡業力,便去受生於善惡道中,壹毫不能自作主宰。”

“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正是說明業強報先、心隨業往而不由自主。

“如人負債,強者先牽”,是說過去所造業力。“心緒多端,重處偏墜”,是說現在的壹念心力。業力縱然強大,如果臨終之際的壹念心力,倘能超勝於業力,憑這壹念殷重的心力,對受生處是可以起到決定作用的。如夢東(徹悟)禪師雲:

吾人生死關頭,惟二種力:壹者,心緒多端,重處偏墜,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負債,強者先牽,此業力也。業力最大,心力尤大。以業無自性,全依於心。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故心力惟重,業力惟強,乃能牽生。若以重心而修凈業,凈業則強。心重業強,惟西方是趨。則他日報終命盡,定往西方,不生余處矣。(《卍續藏經》第62卷336頁上)

吾人洞明此理,即應以殷重心,專修凈業,則凈業必強;心重業強,命終定生凈土。若平素存心,旁騖余業,不以凈業為重,則“無常殺鬼”,壹旦到來,中陰境界現前,便不由汝做得主宰了;“自恨早不預修”,悔之晚矣!

《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四說中陰身投生時種種情形。其中,人死又托生人的情形如次:

若人中死,還生人中,有何等相?雲何希望?其人死時,若生人中,則有相現,雲何希望?若生人中,於臨終時,見如是相:見大石山,猶如影相,在其身上。爾時其人,作如是念:此山或當墮我身上,是故動手欲遮此山。兄弟親裏見之,謂為觸於虛空。既見此已,又見此山,猶如白氎(dié:細棉布),即升此氎,乃見赤氎,次第臨終。復見光明,以少習故,臨終迷亂,見壹切色,如夢所見。以心迷故,見其父母,愛欲和合,見之生念,而起顛倒。若男子生,自見其身,與母交會,謂父妨礙;若女人生,自見其身,與父交會,謂母妨礙。當於爾時,中陰則壞,生陰識起,次第緣生,如印所印,印壞文成,是名人中命終還生人中。(《大正藏》第17卷200頁下)

《大乘義章》卷八,介紹中陰身的有關問題。

1、中陰身的“有無”:依大乘經論說,有無不定,上善者或重惡者(如五逆等)趣報疾速,則無中陰;余業(平生善惡不顯著者)則有中陰。

2、中陰身的“生分”:胎卵濕化四生,皆有中陰;所有中陰,皆是化生。

3、中陰身的“形類”:中陰身的形態,依其前生之業,將往何道投生,中陰身便現該道形態。若欲生天道,則仿佛似天人;乃至將墮落地獄的中陰,仿佛地獄形類。

4、中陰身的“形量大小”:若是將欲投生人道的中陰身,其身形有如“有知小兒”(大約相當於四五歲孩童的大小),趣生天道的中陰,比天人身量小。投生余道的中陰,皆比該道眾生的身量小。

5、中陰身的“形色”:如《地持經》卷八說,中陰身的顏色,有好(善)、惡兩類。好色中,又有極好(大善)色和微好(善)色的分別。惡色中有極惡色和惡色的分別。極好(大善)色的中陰身,如明月光;微好(善)色的中陰身,如“波羅捺”衣。極惡色的中陰身,如夜黑暗;微惡色者如黑羊毛光。

6、中陰身的“趣向差別”:要墮地獄的中陰身,墮時足朝上頭朝下,直趣地獄;至地獄中受報之時,形如人立。中陰上生天道時,如箭射孔。中陰投生余道則倚行(用行走的方式)。

7、中陰身的“相見不同”:壹般說來,是上能見下,下不能見上。如地獄中陰,相互但見地獄中陰,不見余者;畜生中陰,能見畜生、地獄中陰,不見余者;乃至天道中陰,能見下五道壹切中陰。

8、中陰身的“所食不同”:欲界中陰,具足四食(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此中段食但食人間食物的香氣。天道中陰,無此段食,但有識觸、意思食等。

9、中陰身的“衣服有無”:諸天中陰,壹向有衣。人道中陰,則不壹定;有福德者、有慚愧者中陰有衣,余者則無衣。

10、中陰身存在的“時分”長短:教中人有三種說法。壹說:極短壹念,極長七日,若過七日不得生處,則前中陰滅已更受壹中陰。二說:中陰極長七七四十九天,必得投生處所。三說:中陰身壽命長短不定,乃至下壹生處的父母未和合來,常在不滅。《大乘義章》的著者凈影寺慧遠法師認為,此三說中,第三說(長短不定)為善。

11、中陰身的“陰質”:中陰身形,色極精微,無有余緣,能壞其根。即是說,中陰身是人間人類看不見的極其精微的色質,即俗所謂的神識生命,所以是不可摧壞的(世人被他殺或自殺,不過是肉體被摧壞而已,神識生命則是永在的)。如是中陰身具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並且非常猛利敏感,其程度超過諸天;壹切世界,應受生處,見聞無礙,具有求生的快速自在之力。

12、中陰身的“染凈、聖凡”:中陰身有染有凈;染汙者投生六道之中,清凈者則超凡入聖。(《大正藏》第44卷618、6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