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潤發超市是中國主要的連鎖超市之壹。截止2021年底,大潤發全國連鎖店約500家。這麽大體量的連鎖超市居然會賣這麽變質的肉,可見對民生和濟南人民的危害有多大。
作為壹家超市,大潤發的新鮮水果等各種食品都有。鮮肉有豬肉、牛肉、羊肉、兔肉等七種以上。按理說,食品安全應該是這類企業的重中之重。但就是在這樣的企業裏,食品安全被忽視了。
第壹,是潛伏在企業內部的記者發現了這樣的秘密。企業內部的秘密往往被企業內部的人員所知曉,於是新聞界出現了壹個特殊的職業,那就是潛伏在企業內部的記者。這些記者專業能力很強,所以總能接觸到企業內部的秘密。還記得315的記者差點成了那個“臟”企業的二把手。
這壹次,大潤發超市的肉的秘密被潛伏在大潤發內部的記者揭開了。本報記者發現,大潤發肉區的肉當天沒有賣出去之後,不會銷毀。但是通過壹些特殊的處理方法,把這些過了保質期,開始變質的肉重新賣了出去。
在徹底了解這壹情況後,記者立即將大潤發的行動公之於眾。記者越早將這些事情公之於眾,越多的消費者和從泥潭中被拯救出來,越多的消費者知道真相,越多的消費者被阻止欺騙,這些企業也就能盡早發現自己的問題。
二、大潤發的肉員工是如何處理臭肉的?壹般超市會把過期的肉制品全部銷毀,而大潤發肉區的員工會把當天沒賣出去的肉再加工,第二天繼續賣。這些肉區的員工用不同的方式對待腐敗程度不同的肉,以至於讓顧客分不清肉的好壞。
大潤發肉區的員工會對腐敗很少的隔夜肉進行水洗處理,將隔夜肉上的酸味和粘液全部洗掉,洗肉池也是拖把池。
大潤發肉區的員工遇到腐敗程度高的肉,用清水洗不幹凈的肉就會被磨成肉末,當餃子餡賣。
而大潤發肉區的員工遇到腐敗程度非常高的肉,就把這樣的肉做成灌腸制品,用這種方式掩蓋肉本身的臭味,然後賣給前來購買的顧客。
3.大潤發的員工如何讓顧客買變質的肉?如果我們去超市買肉,我們首先應該關心不同肉的價格,然後我們會選擇新鮮度高的肉。大潤發肉菜區的員工對消費者的心理非常了解。他們把腐敗程度低的加工肉當成特價肉在早上開店的時候搶購,以1/3或者鮮肉不到壹半的價格出售。
當顧客詢問肉的新鮮程度時,大潤發的員工也有話說。他們告訴顧客,“妳選妳覺得好的那壹塊,我給妳切。”鮮肉的問題直接扔給顧客本人。如果顧客覺得不新鮮,就不會買。如果買了,就認為顧客默認了肉是新鮮的。
賣不出去的變質肉會被大潤發肉區的員工做成好吃的成品肉,比如香腸、臘肉、灌腸。這樣既能重復利用肉,又能保存更久。最後達到在顧客不知情的情況下,銷售這些變質肉的目的。
四。大潤發對這樣的事情采取的措施讓顧客不滿。記者曝光這樣的事情後,有關方面積極回應,並對當時的員工進行了處理。大潤發首先向公眾道歉。大潤發解雇了所有涉及肉類區域的員工,並封存了所有腐爛的肉類。試圖以這種方式媾和是癡心妄想。
在濟南大潤發無法消除此事件的惡劣影響後,大潤發總部決定對旗下所有大潤發超市進行自查自糾,發現此類現象及時糾正,杜絕此類事情再次發生。但這不僅僅是企業內部的事情,而是關系到消費者食品安全的事情,關系到民生的事情,關系到社會傷害大量人群的事情。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20799-2016》第七條第四款規定,發現有異味、酸敗味、顏色異常、粘液、黴變等異常情況的,應當停止銷售。然而,大潤發超市處理這些變質肉類的轉售行為,不僅不符合國家標準,而且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生命健康權。
動詞 (verb的縮寫)結論人們常說,物有所值。雖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能與其價格持平,但正價商品比特價商品更讓人放心,尤其是在食品方面。因為生鮮食品的市場價格和成本相對透明,所以在購買低於市場價格的食品時,壹定要多了解,多分辨,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