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海昌魚的全稱是什麽?

海昌魚的全稱是什麽?

鯧魚的學名是鯧魚

英文名:Silvery pomfret

地方名:扁魚、鯧魚、長林、車片魚、鯧魚、鏡魚、草魚、百倫、烏倫、楓葉、扁魚。

形態特征:體卵圓形,側扁,壹般長20~30厘米,重300克左右。頭小,吻部鈍而略突出。嘴小,略斜,下頜比上下頜短,每頜有壹排細齒,排列緊密。身體小而圓,容易脫落,側線完整。體背微青灰色,胸腹部銀白色,全身銀色,布滿黑色斑點。沒有腹鰭,尾鰭深深分叉。別名鰱魚(臨海異物錄)、長後龜、常熟(本草筆記)、狗眠魚(異脊錄)、河豚(醫林匯編)、鏡魚、扁魚(黃渤海魚類調查報告)、白腸(。

它來自鯧魚的肉。

棲息地分布棲息於近海水域的中低層。以小魚和矽藻為食。產卵期為5-6月。分布於中國沿海,以南海和東海為多,黃海和渤海為少。生態環境:近海區中上層魚類。經常棲息於水深30-70m,潮流較緩的海域。以小魚、水母和矽藻為食。有季節性遷徙,繁殖期為5-6月。孕卵數為11.7-21.8萬,卵為漂浮型,直徑為1.6-1.9毫米。

資源分布:分布於中國東海和南海。銀鯧的化學成分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和二甲胺、甲胺、異丁胺、乙胺、二乙胺。

銀鯧的原形為卵圓形,極其扁平,壹般長20-30cm,最大的長達40cm以上。頭短,側扁高。吻短,圓而鈍,略突出。眼睛很小,外側,兩眼之間的間隔是壹個很大的弧形隆起。口小而微斜,上下頜骨有1排細小的牙齒,排列緊密。鰓孔較小,鰓耙為(4-6)+(7-11),較薄。身體小而圓,容易脫落。側線高且平行於背部,側線刻度110-130。背鰭ⅸ-,I-42-48,起點略高於臀鰭起點,臀鰭ⅵ-ⅶ,I-41-46。成魚的背鰭和臀鰭的刺埋在皮下;鰭對生同構,呈鐮刀狀,前鰭略伸,但不達尾柄。胸鰭24-27,更長,沒有腹鰭。尾鰭深深分叉,下葉略長於上葉。身體有銀白色光澤,背部略呈青灰色,多數鰭上有不明顯的微小黑點。腹部呈乳白色。鰭是淺灰色的。

越冬淡水鯧魚必須健康、整齊、無害、光滑。凡是身體瘦弱、遊動緩慢、攝食能力差的魚,都要盡量剔除。

越冬的目的是為次年培育大規模的魚種。因此,進入越冬池的負種規格必須根據魚種規格、市場情況、水溫、換水率以及越冬期魚種生長情況綜合確定。進入越冬池的魚種規格不宜過大,這樣會減少越冬數量,增加越冬成本。規格不能太小,規格太小成活率不高。壹般以總長4-5 cm以上為好,規格盡量整齊。如果是批量養殖,或者由於飼養、管理等原因,魚的規格相差太大,在進入越冬池前要進行篩選。不同規格和大小的魚必須在單獨的池塘中越冬,以保證越冬魚的成活率。

為了使進入越冬池的苗種體質被輸送到越冬池,增強苗種對病害的低抵抗力,在越冬前要將苗種放入專用池中進行壹段時間的強化培育。尤其是秋季,魚類食量很大,需要用營養豐富的飼料餵養,讓淡水鯧魚在越冬前體內積累更多的營養物質,以便強壯肥壯,供越冬時食用。

1.生物學特性金鯧學名為金鯧,地方名為金鯧,屬於硬骨魚綱,鱸形目,鯧屬。魚體扁平橢圓形,臀鰭略等於第二背鰭,明顯長於腹部。頭側扁平,尾柄細,身上布滿小圓鱗,附著牢固,不易剝落。上頜前骨向外延伸,第二背鰭和臀鰭前方的軟帶形成鐮刀狀圓圈,體長約為體高的2倍(幼魚)或小於2倍(成魚)。第壹背鰭有7根硬刺,第壹根埋在身體裏,用手抓活魚時容易刺傷手掌。第二背鰭有17 ~ 20條軟帶,臀鰭有2條硬棘,16 ~ 19條軟帶。金鯧魚是壹種暖水中上層魚類,體型較大,壹般不會形成大的群體。春夏從外海遊到近海,冬天再遊到外海深水區。大個體5 kg ~ 10 kg。金鯧魚肉嫩味美,是壹種名貴的食用魚,但產量不大,可作為海水養殖的對象。在廣東、廣西、福建可以捕撈到壹定數量的魚苗。臺灣省和海南人工養殖成功,有相當壹部分回售到廣東和福建進行網箱養殖。有人嘗試在廣東惠東孵化育苗,但失敗了。金鯧魚食量大,消化快。在人工餵養的情況下,餵食後不會停留很久,如果再餵它喜歡的食物,它還是會激烈競爭。金鯧魚生長速度非常快,半年體重可達500克左右。根據金鯧魚生長極快的特點,養殖戶選擇在金鯧魚生長最快的6、7、8月份增加投餵量,使其快速生長,盡快達到市場規格,壓縮其生長周期,降低風險。二、網箱養殖1。海域的選擇金鯧魚網箱養殖海域的選擇非常重要。金鯧魚是暖水性魚類,最好選擇廣東惠東(含惠東)以南海域。網箱底部與海底的距離以最低潮位為基準約為1.5米,風平浪靜,通訊方便。2.放養規格和密度在養殖階段,為早期收獲,體長6厘米左右的魚苗可盡快出售,每立方米水中可投放40-50尾。如果收獲不著急,可以適當增加養殖密度。3.日常管理(1)餌料主要有兩種,壹種是鮮雜魚;壹種是人工配合飼料。因為金鯧魚的嘴很小,所以新鮮的雜魚壹定要新鮮,魚刺要碾碎,防止卡在喉嚨裏餓死。6-8月期間,每天投餵量為魚體重的20%以上,每天投餵兩次。其他時候可以根據情況適當減少餵食量。為了加快生長速度,每日投餵量可增加到魚體重的40%左右,投餵次數可增加到3 ~ 4次甚至5次。配合飼料可以按照說明書來餵。(2)安全檢查為了防止魚逃跑,要經常檢查籠子。臺風過後,檢查網箱有無破損,有無漏網現象。(3)清除籠內的附著物。當網箱下海壹段時間後,汙損生物附著在網箱上,要及時清除。(4)記錄和數據積累是提高魚類養殖技術的重要工作。每天對水溫、鹽度、餵魚、死魚、天氣變化、魚病等做詳細記錄。4.魚病的防治是影響金鯧成活率的重要因素。由於網箱養殖放養密度大,壹旦魚類發病,交叉感染速度快,病情難以控制,容易造成大量死亡。預防重於治療,預防尤為重要。所以平時要做好預防工作,發現魚病要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