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怎樣防治黃顙魚的壹點紅疾病?

怎樣防治黃顙魚的壹點紅疾病?

由於妳的描述不太清楚,所以不能有肯定的判斷,我只好將黃顙魚的疾病方面的知識都告訴妳,以後妳碰到各種情況也好知道怎麽防治,黃顙魚雖然抗病能力強,但隨著放養密度增大,加上管理和操作不當,常引起疾病發生,導致成活率降低。因此,加強病害防治是確保養殖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壹項關鍵措施。現將黃顙魚的常見疾病和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 田菌性腸炎

1.1 病因 由點狀產氣單孢桿菌感染引起。

1.2 癥狀病魚腹部膨大,肛門紅腫,輕壓腹部,肛門有黃色粘液流出。腸道發炎,呈淺紅色,充滿血膿。病魚離群靠岸,活動遲緩,食欲減退。

1.3 防治①不投餵腐敗黴變的餌料,活餌用2%壹3%的食鹽消毒後再投餵,定期在餌料中添加0.1%鮮蒜汁;②全池潑灑0.3g/m3強氯精或0.5g/m3氯海因;③投餵藥餌,每kg餌料添加土黴素0.05g,連用10天;④投餵磺胺胍藥餌,每1OOkg魚第壹天用藥1og,第2—6天藥量減半。

2 出血性水腫病

2.1 病因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2.2 癥狀病魚體色泛黃,粘液增多,咽部皮膚破損充血呈圓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門紅腫外翻,頭部充血,胸鰭與腹鰭基部充血,鰭條潰爛;膽汁外滲。腹腔淤積大量血水或黃色凍膠狀物,胃腸無食,肝臟呈土黃色,脾壞死,腎臟有黴黑點。

2.3 防治①二溴海因0.5g/m3水體消毒,連用3天;②投餵藥餌,每kg餌料加入0.79四環素或0.5g環丙沙星,連續投餵壹周;③加大換水量,定期用生石灰15—20g/m3消毒。

3 水黴病

3.1 病因出水黴菌引起。

3.2 癥狀病魚遊動緩慢,體表有棉絮狀附著物,魚體消瘦衰弱而死。此病在低水溫時最易發病,多出拉網、運輸過程中操作不當引起。

3.3 防治①在捕撈運輸和放養過程中,謹慎操作,盡量避免魚體受傷;②用水黴凈20g/m3浸泡105分鐘;③全池遍灑水黴凈0.3g/m3;④先用5%食鹽水浸洗病魚5分鐘,再用1OOkg水加入80萬單位青黴素配成的溶液浸洗10分鐘。

4 車輪蟲病和斜管蟲病

4.1 病因 由車輪蟲或斜管蟲大量寄生魚體鰓部和皮膚引起,主要危害黃顙苗種。

4.2 癥狀病魚焦躁不安,浮至上層狂遊,或腹部朝上,在水面上旋轉,鏡檢可見大量車輪蟲或斜管蟲寄生於鰓絲和皮膚粘液上。

4.3 防治①0.7g/m3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遍灑;②復方魚蟲凈0.3--0.4g/m3全池遍灑;③用魚蟲克星0.15g/m3全池潑灑;④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

5 小瓜蟲病

5.1 病因 由多子小瓜蟲病生於魚體皮膚和鰓絲引起。

5.2 癥狀在病魚皮膚上,肉眼可見小白點,用鑷子將小白點取下置於載玻片上,滴壹滴清水,肉眼可見小白點在水中緩慢移動,置顯微鏡下觀察,即可確診。

5.3 防治 ①用福爾馬林50g/m3浸洗魚體10分鐘;②用復方魚蟲0.3--0.4g/m3全池遍灑;③用水黴凈20g/m3藥浴15分鐘。

6 指環蟲病和三代蟲病

6.1 病因 由指環蟲或三代蟲寄生於鰓絲和皮膚引起。

6.2 癥狀病魚鰓絲腫脹,鰓局部呈蒼白色,呼吸困難,魚體消瘦,遊動緩慢食欲廢絕而死。

6.3 防治 ①90%晶體敵百蟲0.5g/m3全池遍灑;②復方魚蟲凈0.4g/m3全池遍灑;③滅蟲精0.15g/m3全池遍灑。

7 錨頭鰠病

7.1 病因出錨頭鰠寄生引起。

7.2 癥狀病魚焦躁不安,遊動緩慢,寄生部位充血發炎,腫脹,出現紅斑。肉眼可見錨頭鰠寄生。

7.3 防治①用90%晶體敵百蟲0.5g/m3全池遍灑;②用魚蟲克星0.15g/m3全池遍灑。

總之,對待黃顙魚疾病要采取“無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於治”的方針,才能防上或減少因病死魚造成的損失。註意保持清新水質,拉網運輸等操作要細致。黃顙魚為尤鱗魚,對藥物耐受力不及家伍,用藥要準確掌握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