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雞蛋和豆漿真的不能壹起吃嗎?我需要比較詳細的解答,謝謝

雞蛋和豆漿真的不能壹起吃嗎?我需要比較詳細的解答,謝謝

早上喝豆漿的時候吃個雞蛋,或是把雞蛋打在豆漿裏煮,也是許多人的飲食習慣。豆漿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很多營養成分,單獨飲用有很強的滋補作用。但其中有壹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與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豆漿的營養價值

豆漿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磷脂,維生素B1、B2,煙酸和鐵、鈣等礦物質。所含的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大豆皂甙、異黃酮、卵磷脂具有降低人體膽固醇、防止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功效,還具有增強免疫力、延緩肌體衰老的功能,被譽為“心腦血管保健液”。

豆漿中的蛋白質和硒、鉬等都有很強的抑癌和治癌能力,特別對胃癌、腸癌、乳腺癌有特效。據調查不喝豆漿的人發生癌癥的概率要比常喝豆漿的人提高50%。

豆漿的吃法

壹、豆漿和雞蛋可以壹起吃嗎

“豆漿不能與雞蛋同吃”是關於豆漿的禁忌中流傳最廣的。這個說法的理由有二:壹是“豆漿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能抑制蛋白質的消化,降低營養價值”;二是“雞蛋中的黏性蛋白與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形成不被消化的物質,降低營養價值”。

第壹條有點靠譜,大豆的確含有壹些胰蛋白酶抑制物,會抑制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降低對蛋白質的吸收。我們說豆漿壹定要煮熟了喝,原因之壹就是破壞胰蛋白酶抑制物的活性。如果不這麽做,那麽不僅是雞蛋,大豆蛋白自身的消化吸收也會受影響。

第二條純屬以訛傳訛。胰蛋白酶是人體或者動物的胰腺分泌的酶,作用是分解蛋白質。如果大豆中存在這樣的酶,純屬是跟自己過不去。大概是第壹個提出這種說法的“專家”沒有看見“胰蛋白酶”後面還有“抑制物”這個詞,想當然地進行了壹番“推理”,於是就流傳開來。雞蛋中的“黏性蛋白”是壹種結合了糖的蛋白質。它本身也是壹種蛋白酶抑制物,可以結合胰蛋白酶使之失去活性。既然大豆蛋白中沒有胰蛋白酶,雞蛋的黏性蛋白跟豆漿也就不會有矛盾。當然,它還是壹種過敏原。如果豆漿中真有某種成分與它結合,使之失去活性,倒是好事。

所以,豆漿和雞蛋都是需要充分加熱做熟的食物。加熱的過程除了通常的殺死致病細菌,還擔負著破壞這些“害群之馬”的任務。

豆漿和雞蛋可以壹起吃嗎的另壹條禁忌是“不能用豆漿來沖雞蛋”,理由跟上面相同。不過這個結論倒沒錯:熱豆漿的溫度不足以對雞蛋充分加熱。雞蛋中很容易含有壹些致病細菌和過敏原。這些成分沒有被充分加熱而失去活性的話可能產生不良後果。尤其是那種受人推崇的“走地雞”,下蛋的環境實在不敢恭維,通常衛生條件難以保障,含有致病細菌的可能性就更高。

二、豆漿與糖

許多人喝豆漿喜歡加糖。而有壹條“禁忌”是“不能加紅糖”,原因是“紅糖中含有有機酸,會與豆漿中的鈣或者蛋白質生成沈澱,從而降低營養價值”。且不說紅糖中含有多少有機酸,豆漿中本來就沒有什麽鈣,豆漿的價值跟鈣也完全不搭邊。既然本來就沒有,當然也就無所謂“損失”。而有機酸與蛋白能否結合,結合之後是否能被消化,本身也是沒譜的事情。即便是真的,紅糖中那點有機酸相對於豆漿中的蛋白質也只是滄海壹粟罷了。

還有人說白糖也不要加,因為“糖在體內轉化成酸,會結合體內的鈣或者蛋白質,影響鈣和蛋白質的吸收”。這種說法更離譜。糖轉化成酸是在吸收之後,跟消化道內的鈣和蛋白質沒有碰面的機會。人體都會攝入碳水化合物,最後在體內會分解成糖。如果糖轉化而來的有機酸能有如此破壞性的話,那麽吃的米飯、饅頭、面包乃至蔬菜最終都會有同樣的作用。

當然,對於多數人來說,食譜中的碳水化合物都比較多。為了控制血糖濃度,減少熱量攝人,不在豆漿中加糖是有利健康的。但這是因為減少整個食譜中總的糖攝入量,而不是說糖跟豆漿壹起吃就有什麽危害。

飲用豆漿還有壹些禁忌,特別是兒童要註意:

1、忌不徹底煮開:因為生豆漿裏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質,未煮熟就飲用,會發生惡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癥狀。豆漿不但必須要煮開,而且在煮豆漿時還必須要敞開鍋蓋,這是因為只有敞開鍋蓋才可以讓豆漿裏的有害物質隨著水蒸氣揮發掉。

2、忌沖入雞蛋:因為雞蛋中的黏性蛋白(雞蛋清)會與豆漿裏的胰蛋白酶結合,產生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使雞蛋和豆漿均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

3、空腹飲豆漿:最好不要讓寶寶空腹飲豆漿,豆漿裏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化掉,營養成分不能被寶寶充分吸收。

4、忌放紅糖:紅糖裏有機酸較多,如醋酸、乳酸等,它們能與豆漿裏的蛋白質和鈣質結合,產生變性物及醋酸鈣、乳酸鈣等塊狀物,這不僅有損豆漿的營養價值,而且也影響豆漿裏所含營養素的吸收。

5、忌用保溫瓶儲存豆漿:把豆漿裝在保溫瓶內,會使瓶內的細菌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大量繁殖,3~4小時後,就會使豆漿變質。

6、忌與藥同飲:有些藥物如紅黴素等抗生素類藥物會破壞豆漿裏的營養成分,甚至產生副作用,危害健康。

7、豆漿性質偏寒,消化不良、嗝氣和腎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少喝豆漿。由於豆漿是由大豆制成的,而大豆裏面含嘌呤成分很高,且屬於寒性食物,所以有痛風癥狀、乏力、體虛、精神疲倦等癥狀的虛寒體質者都不適宜飲用豆漿。

另外,豆漿在酶的作用下能產氣,所以腹脹、腹瀉的人最好別喝豆漿。另外,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者不宜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腸脹氣。

8、常喝豆漿註意補鋅:豆類中含有抑制劑、皂角素和外源凝集素,這些都是對人體不好的物質。對付它們的最好方法就是將豆漿煮熟,長期食用豆漿的人不要忘記補充微量元素鋅。

9、豆漿壹定不要與紅黴素等抗生素壹起服用:因為二者會發生拮抗化學反應,喝豆漿與服用抗生素的間隔時間最好在1個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