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食譜 - 有雞西的嗎

有雞西的嗎

基本概況

地理上,雞西市位於東經130° 24′24″-133° 56′30″,北緯44° 51′12″-46° 36′55。

雞西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56種礦產。主要有煤炭、石墨、矽線石、鉀長石、大理石、黃金、鉑、鈀、礦泉水等。煤田分布廣泛,煤種齊全,有煉焦煤、氣煤和肥煤,總儲量80億噸,年產原煤3000萬噸。石墨總儲量7.8億噸,居亞洲第壹,年產量7萬噸;矽線石儲量4000萬噸,年產量3000噸;大理石儲量6.3億噸,黃金儲量5噸多。

雞西有美麗的河流。未開墾荒地面積44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9.4%,其中草原沼澤面積22萬公頃。水系資源豐富,62條主要河流總徑流量89.4億立方米。中國最大的河流穆棱河,流徑502公裏。地下水總儲量98.4億立方米,全區水資源總量5393億立方米。全市林地總面積62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4592萬立方米,年采伐量42.6萬立方米。

雞西市野生資源豐富。藥材數百種,山貨300多種,蕨菜、薇菜聞名中外。有虎、熊、鹿、貂、麅子、狼等39種野生動物。魚類有65種,其中紅鰕虎魚(白化體)是中國四大著名淡水魚之壹。

雞西市是黑龍江省重點產糧區之壹。總耕地面積55.4萬公頃,盛產水稻、玉米、大豆和蔬菜。全市有大型國有農場11個,年均糧食產量200萬噸。建成12個綠色食品基地,9個品種、22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標誌,產值6億元。

雞西市生態環境好,天藍地凈,水清。是壹座新興的旅遊城市,具備發展生態旅遊、邊境旅遊和跨國旅遊的基礎條件。有遼闊壯麗的北國翡翠興凱湖;水深流急的烏蘇裏江;擁有二戰遺址、被譽為“東方馬奇諾防線”的虎頭地下軍事要塞;有舉世聞名的寶島,中蘇自衛反擊戰就發生在這裏;有神峰,祖國最早看到日出的邊峰之壹;有歷經百年滄桑的“東方第壹寺”虎頭關帝廟;有麒麟山、臥龍湖、哈達河、八棱山、鳳凰山森林公園、北大荒書法藝術長廊、遼金古城遺址等旅遊景點,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壹體。

雞西投資環境好。中俄邊境線長631公裏,開通密山、吉祥兩個國家壹類陸路口岸。年貨物吞吐量可達200萬噸,車輛通過能力600-900車次/日,驗放能力可達85萬人次/年。

行政區域:

2005年,雞西市轄6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1個縣。

雞西面積23040平方公裏,人口65438+94萬(2003年)。

雞冠區面積144平方公裏,人口33萬。郵政編碼158100。

橫山區面積587平方公裏,人口654.38+0.8萬。郵政編碼158130。

滴道區面積51.5平方公裏,人口1.2萬。郵政編碼158150。

梨樹區面積396平方公裏,人口9萬。郵政編碼158160。

城子河區面積1,81平方公裏,人口1.5萬。郵政編碼158170。

馬山區面積411平方公裏,人口4萬。郵政編碼158180。

虎林市面積9329平方公裏,人口30萬。郵政編碼158400。

密山面積7724平方公裏,人口43萬。郵政編碼158300。縣人民政府駐米山鎮

雞東縣面積3753平方公裏,人口30萬。郵政編碼158200。縣人民政府駐雞東鎮。

歷史和文化: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雞西市屬於今天燕國的遼東郡。

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燕國攻克東湖,得地千余裏,設上谷、漁陽、遊北平、遼東、遼西等郡。東北地區是蘇神人居住的地方,雞西屬遼東郡管轄。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雞西市仍屬遼東縣管轄。

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泰國調動軍隊攻燕,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統壹中國,設北平、遼西、遼東三郡,雞西歸遼東郡管轄。

漢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在今天的雞西市,西漢時屬宣土郡,東漢時屬遼東郡。

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劉邦滅秦,建立漢朝封建王朝,仍繼承秦制。東北屬於東湖之地。漢武帝在位期間(公元前140年),東北設遼東、遼西、樂浪、宣土四郡,雞西地區屬宣土郡。東漢屬遼東郡管轄。

三國(公元220-280年)

雞西市現屬魏國昌黎縣(位於遼寧省義縣)。

黃初元年(220),曹丕稱帝,國號魏,定都洛陽。其疆域在淮河以北的關中、河西地區,西至新疆,北至朝鮮半島西北部。雞西地區屬昌黎縣管轄。西晉時期,北方進入十六國時期,東北地區是北燕的地盤。

北魏(386-534)

今天雞西市的領土是由房協管轄的..

鄧(386)年,北魏拓跋鮮卑首領拓跋珪稱帝。

439年滅北京,統壹北方,對抗南宋。東北的布吉(樓稱布吉)經過發展,逐漸形成了粟特部、、安奇固部、伏聶部、壹室部、白山部、黑水部等七個部落。雞西地區是布吉的壹個領地,隸屬於興凱湖以西的穆棱河流域的伏聶部。

隋朝(581—618)

雞西市今屬聶府部管轄。

開元年(581),隋文帝文帝稱帝,589年滅陳(南朝名),統壹全國,定都大興(今陜西安)。居住在東遼河上遊的契丹人,分布在牡丹江、松花江流域,黑龍江中下遊的漠洪(改稱布吉)逐漸強大,向隋投降。雞西市境內仍屬伏聶部管轄。

唐朝(618-907)

雞西市現屬渤海州東平府益州管轄。

武德元年(618),王堂李淵稱帝。陽歷元年(698年),居住在呼漢河上遊(今牡丹江)的莫霍面首領大羅蓉,以莫霍面貴族為主體,聯合其他莫霍面各部和部分高句麗人,建立了震驚全國的國家。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唐朝廷冊封大左戎為渤海郡王,並加呼韓州知事,改稱渤海州。龍泉府(今寧安縣東京鎮)定都北京,轄五都、十五府、六十二州。雞西市今屬益州東平府管轄。

五代(907-960)

雞西市今屬契丹國管轄的建州。

唐天佑四年(907),耶律寶吉被選為契丹八部中的契丹首領。梁二年(916),契丹首領阿保機在黃附近(今內蒙古巴林鎮南波羅城)建立契丹國。926年,契丹滅渤海,改稱東丹國,大規模南遷渤海遺民。947年,契丹改名遼,983年,契丹國改名,皇帝改北京,與北宋對峙。雞西地區屬於契丹國管轄的建州女真(Moho)。

晉朝(1115—1206)

雞西市屬上京路管轄。

天慶三年(1113),女真部落聯盟首領洪雁完顏阿骨打統壹了女真各部落,開始進攻遼國。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建立奴隸主國晉國,建都會寧府(今黑龍江白城、阿城縣)建五京,置十四都督府和十九路。雞西地區屬上京路高速公路管轄(位於今蘇聯烏蘇裏斯克)。

元朝(1206—1368)

今雞西市下轄遼陽湖裏路萬戶府和開元路萬戶府。蒙古成吉思汗元年(1206),蒙古首領鐵木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疆域擴張至黃河流域。從成吉思汗到蒙古汗,先後攻滅了西遼、西夏、金國。至元八年(1271),忽必烈定國為元。1279年,南宋被征服,中國統壹,大都(今北京)為其首都,在東北地區設立君王封地。雞西地區下轄遼陽開元路萬虎府(東寧縣三岔口附近)和湖裏路萬虎府(依蘭縣)。

明朝(1368—1643)

今天,雞西市屬於麥藍河衛、努爾甘多斯海西女真部。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稱帝,推翻元朝統治,建立明朝,定都金陵(今南京)。永樂十九年(1421),明成祖遷都北京。1409,黑龍江流域廣大地區。雞西地區屬麥蘭河衛管轄,海西女真部屬努爾幹度管轄。

清朝(1644—1911年)

雞西市現屬吉林將軍寧古塔副市政府管轄。

順治元年(1644),東北大部分滿族在清世祖帶領下入關滅明,以北京為首都,全國統壹。封殺東北的政策。順治十年(1653),昂邦張靜駐寧古塔。康熙元年(1662)設寧古塔將軍,轄牡丹江及其義光樓地區。乾隆二十二年(1757),政府遷至吉林烏拉,改稱吉林將軍,管轄東北東部地區。寧古塔將軍改為寧古塔副總司令,雞西地區歸吉林將軍寧古塔副總司令管轄。

晚清(1840—1911年)

今天,雞西市屬於吉林省。

光緒八年(1882),清政府設立穆棱招墾分局。1899成立蜜山墾殖局,在寧古塔、蜜山、三星(宜蘭縣地區)設驛站。其中寧古塔至蜂蜜山驛道有青溝嶺驛站(今梨樹鄉後石溝)、雞西地區黃泥河子驛站(今橫山區)。

1907年,清政府將東北三省的將軍制改為行省制。1908年,清政府在蜂蜜山設立密山府。

雞西地區的張家界、雞冠山子屯(今雞冠區)、黃泥河子(今橫山區)、黃家店、四海店、平陽鎮、滴灌河(今滴道區)等村,均屬密山政府管轄。1909年設立穆棱縣,現雞西市梨樹區、柳毛鄉、蘭陵鄉、馬山鄉土頂子村、吉祥村屬穆棱縣管轄。

中華民國(1912—1949)

如今,雞西市的屬地歸屬變化頻繁。

民國元年(1912+1),北京政府頒布了統壹地方行政公署組織的命令,東北三省、內蒙古四盟的所有公署、州改為縣,其行政長官稱為縣長,其行政機關稱為縣長公署。吉林省密山地區更名為密山縣。1919、勃利設縣政府。今天雞西市雞東縣的城子河區、滴道區、雞東縣的大部分地區都屬於吉林省密山縣。今天雞西市梨樹區和馬山區土頂子村、* *榮村、吉祥村的所有區域都屬於穆棱縣。

東北淪陷時期(9月1931—8月1945)

今天的雞西市隸屬密山、穆棱、林口、勃利四縣。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九壹八事變。密山縣叫密山縣。3月1932,1日,日本關東軍炮制的傀儡政權——偽滿洲國在長春宣告成立。1934 65438+2月1日,黑龍江省呼蘭、1旗等原15縣與吉林省阿城等原12縣合並,組成偽沿江省。今天雞西市的版圖由吉林省劃歸濱江省的密山縣和穆棱縣管轄。

1937、1年7月,偽滿洲國新成立通化(今吉林省)、牡丹江兩省。今天雞西市屬於牡丹江省。1939,1年6月,侵華日軍為了加強在途“防衛”,提出了“振興北方”的計劃,成立了“國防部”。從牡丹江、三江、濱江、龍江4個省,分設部分縣,設立北安、東安兩個省。東安都城位於東安街(今密山縣)。轄密山、虎林、寶卿、饒河和林口縣。今天雞西市的雞冠區、恒山區、滴道區、馬山區和城子河區的壹部分,屬於東安省的密山、林口縣。梨樹區屬於牡丹江省穆棱縣,城子河區的壹部分,雞東縣興農鄉屬於三江博縣。

1941 9月1日,偽東安省在雞西街道設立集寧縣,轄集寧、滴道、恒山街道和集寧、恒山、滴道、平陽鎮、哈達崗、康農、新平、曲河9個村,共23262戶,人口65438+。梨樹鎮、平崗、吉祥、土頂子屬於穆棱縣。小武站屬於勃利縣。

6月1943 65438+10月1日,日本關東軍為了使邊境地區的軍事管轄和行政管轄保持壹致,加強其“國防建設”,建立了東滿洲總省。今天的雞西市是東滿將軍省集寧縣,部分地區下轄密山縣、林口縣、牡丹江省穆棱縣、三江省勃利縣。

5月28日1945,東滿總省撤銷,原牡丹江省與原東安省合並。新年東滿省成立,省會設在今天的牡丹江市。今天的績溪是東滿省集寧縣,部分地區歸密山、穆棱、林口縣管轄。

解放戰爭時期(65438+9月0945-65438+9月0949)

雞西市就是今天的合江省集寧縣。其他地區的隸屬關系沒有變化。

1945年9月3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偽滿洲國壹夜之間崩潰。同年165438+10月21,鐘* * *在佳木斯成立河江省政府。1946年3月1日,集寧縣臨時政府成立,隸屬河江省東安署。15年4月,遂寧省政府成立,濟寧縣隸屬遂寧省。13年5月,中國東安地委決定成立集寧縣政府。1947 10年5月,永安縣政府成立,轄永安、黑臺、連珠山、下亮子、東海區。7月底,合江省委決定取消永安縣與集寧縣的合並。同時決定東海、襄陽、下亮子三區劃歸集寧縣,其余四區劃歸密山縣。同年6月65438+10月1,牡丹江機構和省撤銷,集寧縣歸河江省管轄。1949,1年5月,撤銷河江省,並入松江省,濟寧縣劃歸松江省管轄。同年7月30日,集寧縣改稱績溪縣,隸屬關系不變。

1949 65438+10月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績溪縣隸屬松江省。1954年6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決定,新的壹年,松江省和黑龍江省合並,組成黑龍江省。同年8月1,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在哈爾濱成立。績溪縣是黑龍江省直屬縣。

1956 12 18國務院第41次會議批準撤銷雞西縣,設立雞西市(地級),直轄於黑龍江省。1957年3月5日至7月,雞西市第壹屆人民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了雞西市第壹屆人民委員會。根據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的決定,密山縣所轄下梁子鄉的銀豐、吉林、勝利、前進、永和、金城、新城、綜合、友好、興隆、哈達、東海、永安、楊和平鎮;興農、安平河、哈達拉子鄉劃歸勃利縣。穆棱縣梨樹區、林口縣馬山區西樓坡鄉、奎山鄉太和村劃歸雞西市管轄。雞西市轄5個區,10個鄉鎮。即雞冠區轄紅星鄉、城子河鄉、梁家傑鄉;橫山區轄豐樂鄉、勝利鄉;滴道區轄柳毛鄉、團山子鄉;馬山區轄大同溝鄉、蘭陵鄉、馬山鄉;梨樹區。8月,雞西市劃歸牡丹江機構管轄。5438年6月+10月,密山農墾總局8510農場原管轄的橡樹林場劃歸雞西市管轄。1964年6月,從雞西市、密山縣、勃利縣劃出部分地區,建立雞東縣。雞西市將銀豐、哈達公社劃為雞東縣。1968 12 19、黑龍江省革委會決定雞西為直轄市。

1983實行市管縣領導體制。65438+10月65438+8月,中共雞西市委市政府、牡丹江地委、牡丹江行署根據黑政發函[1983]38號《關於雞東縣劃歸雞西市管轄的通知》,在雞東縣召開接待會。目前,雞西市轄6個區、3個縣(市)、49個鄉(鎮)。

雞西市野生資源豐富,數百種藥材、300多種山貨、蕨菜、薇菜等名揚海內外。有虎、熊、鹿、貂、麅子等39種野生動物。魚類有65種,其中紅蝦虎魚(白化體)是中國四大著名淡水魚之壹。鳥類180余種,其中國家壹級保護鳥類4種:丹頂鶴、東方鸛、白尾海雕、金雕;植物460余種,其中國家二級植物9種:興凱松、黧蒴栲、野生大豆。

雞西市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56種礦產。主要有煤炭、石墨、矽線石、鉀長石、大理石、黃金、鉑、鈀、礦泉水等。雞西煤田分布廣泛,煤種齊全,有煉焦煤、氣煤和肥煤,總儲量80億噸,原煤年產量3000萬噸。石墨總儲量7.8億噸,居亞洲第壹,年產量7萬噸。矽線石儲量4000萬噸,年產量3000噸。大理石儲量6.3億噸,鉑儲量329噸,鈀儲量329噸。

[編輯本段]民俗

雞西地區是祖國東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早在6000年前,雞西地區的先民蘇神人就開始在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生活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漁獵文明——新溪文化。後來,蘇神人的後裔——樓、布吉、女真——遊遍了雞西。到了唐代,雞西正式與中原有了交往,渤海國在此設立東平郡(郡屬今密山市),雞西地區正式納入政治版圖。

績溪古代居民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大量遺跡,截至目前,已發現文物123處,其中古墓葬9座,古城遺址15處,革命文物遺址15處。黑龍江省有7處文物遺址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雞西市道北山墓地、滴道區萬人坑和冶煉爐、雞東縣永安大鍋梅山金代古城、密山市劉新凱遺址、虎頭日軍地下工事、虎林市虎頭關帝廟)。11遺址列為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雞冠區烈士墓、梨樹東山烈士墓、城子河小橫山古城、橫山區柳毛鄉小四平山古城、雞東縣平陽鎮八角樓、襄陽古城、晉城古城、密山市大珠山古城、城子河古城、虎林市安興古城、鶯鶯)。征集文物近3000件,其中國家壹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8件,三級文物90余件。

滿花雞西冷面

雞西人的“吃”文化和其他北方城市沒什麽區別。在魯菜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北方菜,豐富多彩,偶爾也有新花樣流行。但在雞西,有壹種飲食幾十年來深受市民喜愛,甚至在“市花”“市徽”始終難產的時候,這種飲食卻公然成為了“市井美食”,這就是雞西冷面。

雞西冷面是“中朝結合”的產物。冷面是傳統的韓國食物。它們是由蕎麥面條或小麥面條(也有玉米面條、高粱米粉和榆樹皮面條)與澱粉和水制成,然後壓制成圓形面條。煮熟後用冷水浸泡,再用牛肉片、辣椒、鹹菜、梨或蘋果、醬醋、香油等調料去除冷水,加入牛肉湯。過去漢族人看到壓制冷面的器具是木制合子,就叫“盒面”。過去,韓國人有在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面的傳統,或者在他們過生日的時候。根據民間傳說,在這壹天吃細長的冷面會預示著長壽和長壽,所以冷面也被稱為“長壽面”。這也是主人在節日、婚禮或客人到來時招待客人的食物。幾十年前,雞西有壹家專門的冷面店,當年繁華的商圈有壹家很有名。雞西人都叫它“雞西冷面”。餐館在時代之後改變了它的位置,但是它的名字仍然被保留,它仍然是著名的。雞西冷面經過演變創新,拓寬了原料選擇,融進了東北人的飲食口味,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比如在雞西,“冷面”既指“面”,也指“菜”,是主副食的統壹稱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吃冷面離不開冷面”,冷面的原料僅限於蕎麥面和小麥面。再者,韓國冷面是麻辣甜的,而雞西冷面則傾向於側重於玉賢口和酸口。牛肉湯也換成了醬油和清水湯,而牛肉片和水果片就幹脆省略了。至於涼菜,韓國人只有幾種辣鹹菜(也叫北京泡菜),而雞西涼菜以辣為主,有50多種。常見的蔬菜、肉類、海鮮都可以吃,基本口味就是壹個:辣。經過這些改造,正宗的韓式冷面已經不受雞西人的青睞了。去過朝鮮、韓國或者中國延吉的雞西人,品嘗當地的冷面,總覺得不如雞西的冷面“有味道”。在雞西人眼裏,雞西冷面成了“正宗貨”。當然,雞西冷面有壹點是不變的,那就是加工工藝壹定是現吃現壓,保持口感新鮮,這和壹些大城市加工像掛面壹樣的冷面不同。

冷面的魅力在哪裏?它入口後柔韌有嚼勁,清涼清淡,湯水潤滑,麻辣鹹的味道能立刻把口水吐出來,再配上涼面咀嚼,食欲大增。越吃越辣,越愛吃,直到爽口,激蕩,纏綿,給人醇厚的享受。另外,冷面經濟實惠,普通人也能接受。在雞西,冷面店隨處可見。人人都吃冷面,人人都愛冷面。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寒酸。正是因為冷面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近20年前,雞西就通過新聞媒體評選出了“冷面王子”和“辣菜皇後”,群眾的熱情就更不用說了,很多冷面店更是趨之若鶩。現在有聰明的老板用“超級冷面”的名字註冊,實行專屬商標。冷面生意也消解了現代意識,有的還推出了韓式冷面。目前,雞西以冷面為主的風味餐廳近500家,年銷售額超過6543.8億元,利稅超過2000萬元。雞西朝鮮族還利用“人緣、地緣、親緣、資源”優勢,不斷唱響朝鮮族民族日常飲食品牌,如雞東縣吉林鄉、雞西周邊城子河區永豐鄉等,將朝鮮族日常飲食和普通小吃發展為大型特色產業,形成了以冷面、麻辣菜、狗肉、魚鍋為主的特色餐飲業,銷售自己釀造的“馬格利”。這些集中在農村的冷面店,輻射力強,成為城裏人吃冷面的新去處。

很多雞西人都有這種感覺,幾個月不吃冷面,好像有缺點。以前夏天是吃涼面的旺季,現在冬天有大量的“涼面族”。尤其是春節過後,吃膩了大魚大肉的人都湧向冷面館。如果朋友這時候請妳吃冷面,也是相當親熱的禮儀。只是壹定要早點到酒店,因為每家冷面店都爆滿,生意興隆。背井離鄉的雞西人,也對雞西冷面念念不忘。他們只要到雞西,就立刻奔向冷面館。壹時回不來的人,只要有機會,都會被親戚朋友送來。有壹年去深圳,想起有個高中同學在那裏,就打了個電話,問老家有沒有什麽事。她說,太好了,在妳來之前,我的家人會來找妳要東西。果然,我走的時候,她家拿來壹大包涼面,我會心地笑了——這是雞西人。我的同學也在深圳機場接我。我非常聰明。我借的是麻辣的光,因為長途跋涉,這種麻辣下的飛機急需放在冰箱裏。正因為如此,雞西的壹些冷面老板受到啟發,開始“拓展”生意,推出真空包裝的冷面菜品或者出去開店,甚至把冷面店開到省內外的壹些大城市。在哈爾濱、北京、南京、廣州等地,都有打著雞西招牌的冷面,有的牌匾上居然寫著“雞西韓式冷面”,讓人忍俊不禁。好像冷面也打出了“雞西牌”。

雞西冷面也成為了很多外地人的向往。很多郊區和周邊縣的人節假日去雞西只有兩個目的:逛街和吃冷面。今年1月,哈爾濱某區在主要領導的帶領下,組成“韓國街”招商團來雞西,洽談引進雞西獨具特色的韓國餐飲產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很多外地人都是通過冷面認識雞西的,這個小冷面不可小覷。有很多外國朋友吃過雞西冷面。他們說起冷面,都是壹副忍不住吐槽天津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