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急!!承德 張家口的特色小吃是什麽阿

急!!承德 張家口的特色小吃是什麽阿

陽原圪渣餅

圪渣餅系陽原縣揣骨町的特產。圪渣餅起源於何時,無史可考,但在滿清時期,揣骨町的圪渣餅已聞名遐邇,膾炙人口了。據傳清朝鹹豐年間,揣骨町李增光出任濱州知府時,曾以圪渣餅進貢朝廷,得到慈禧太後的贊賞。此後,圪渣餅便成為清廷貴苑喜食的上乘食品。

圪渣餅,選料精良,工藝考究。烤制而成的圪渣餅是半透明狀的圓形薄餅,色澤金黃,有油脂性的光彩。吃時,酥、脆、香、甜,別有風味,異常可口。陽原人稱“鍋巴”為“圪渣”,因其薄脆,故起名為“圪渣餅”。圪渣餅作為饋親贈友的上等佳品。足跡幾乎遍布全國各地,壹些僑居國外抑或出國考查旅遊和求學的人,均以圪渣餅作為珍品饋贈國際友人。

近些年來,揣骨町糕點店改變原產品油大發膩的缺點,在原料中加進水果汁制成酥、脆、果香、甜的新產品,將原名圪渣餅改名為龍鳳酥,受到各地市場的歡迎。

壩上蓧面

壩上蓧面是“口外之寶”中的第壹寶。蓧面是由蓧麥加工而成。蓧麥,亦稱“裸燕麥”,俗稱“油麥”,是壹年生草本作物。原產於中亞地區,最先引進歐洲大陸,爾後被我國引進,種植於西北、華北北部、內蒙古等地,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光緒二十八年頒布開墾蒙署令,流民遷入此地,蓧麥從此在壩上落戶。蓧麥耐寒性強,非常適合壩上的冷涼氣候。而且蓧麥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都很高,稭行稈和麩殼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B,是牲畜的上等飼料,還可用於造紙。蓧麥面可食用或做飼料。蛋白質平均含量達15%,比白面高51%,比稻米高93%,比米高54%,比玉米高68%;脂肪含量居各種糧食之首,平均達8.5%,是面粉的4.5倍,是稻米的6倍;鈣磷含量亦很高,每百克蓧面含鈣58毫克,比面粉多20毫克,比稻米多50毫克;含磷312毫克,比面粉多53毫克,比稻米多208毫克。蓧面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十分耐餓。口外廣為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四十裏蓧面,三十裏糕,二十裏蕎麥面餓斷腰。”說的是人們吃了蓧面,可以走四十裏的路程,而吃了蕎麥面只能走二十裏路程。故這裏的人們對蓧面特別鐘愛,奉為至寶。蓧面窩窩、蓧面魚魚成為張家口獨特的風味食品。

“燒南北”

“燒南北”,是河北張家口市壹種傳統風味菜肴。所謂燒南北,就是以塞北口蘑和江南竹筍為主料,將它們切成薄片,入旺火油鍋煸炒,加上壹些調料和鮮湯,燒開勾芡,淋上雞油即成。此菜色澤銀紅,鮮美爽口,香味濃烈。在我國民間,竹筍雅稱玉蘭片,盛產於浙江、江西、湖南等地。玉蘭片的雅稱來源於壹個傳說故事。

柴溝堡熏肉

張家口地區的柴溝堡是個塞外古鎮。相傳清朝乾隆年間,有壹名叫郭登的廚師在這裏開設了壹個熏肉鋪,馳名京包線壹帶。他制作的熏肉皮爛肉嫩,表裏壹致,色澤鮮艷,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齒。不僅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而且具有開胃、去寒、消食等作用。此肉出系柏木熏制,故夏季蚊蠅不爬,伏天貯存壹周不變質,成為別具壹格的地方風味食品。《懷安縣誌》載:“柴溝堡熏肉特佳,名馳省外,以之分贈親友,無不交口稱贊。”據說,八國聯軍進入北京,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外逃時,路經柴溝堡進膳,對柴溝堡熏肉頗為贊賞。此後即被慈禧點為貢品。

熏肉的品種有熏五花肉、熏豬頭、熏豬蹄、熏排骨、熏下水等 10多種。

制作柴溝堡熏肉,將精選的肉料碼入鍋內,倒入多年老湯,配上壹定比例的花椒、大料、桂皮、丁香、茵香、砂仁、肉差、大蒜、鮮姜、醬豆腐、甜面醬等佐料和調料,經適當火候煮熟後,再用柏木煙熏制。剛出鍋的熏肉呈紫紅色,顫巍巍亮光光的肉皮上冒著晶瑩的小油泡;皮爛肉嫩,噴香可口,保持了色、香、味俱優的特點。1981年和1982年連續兩年被評為河北省優質產品。

宣化朝陽樓涮羊肉

朝陽樓的涮羊肉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早在明清期間,就以選料精、切片薄、調味全、外觀美、味道佳而聞名壹方。它以芝麻醬、蝦油、辣椒油、醬豆腐、米酒、蔥花、姜末、醬油等調料佐料,現吃現調。餐桌上的火鍋,炭火加熱,煮有鮮湯,另備有粉絲、白菜和大蒜,享用者只需雙筷夾起薄如紙片的羊肉,往火鍋鮮湯中壹涮、壹甩,蘸上作料,入口細嚼,頓感香味四溢。

作為涮羊肉所用的鮮肉,朝陽樓壹般常取之於羊尾部、腿部和脊梁。配好的肉片肥。瘦相間,片勻、刀工精。僅鮮肉顏色,就足以誘人食欲。

人們喜歡吃朝陽樓涮羊肉,不僅因為它色佳味美,還由於它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且不說那十幾種調料、佐料所含的各種營養成份是何等豐富,只就羊肉本身來說,它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外,還含有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多種維生素,以及磷、鈣、鐵等多種礦物質。它為人體提供的熱量通常比豬肉高出壹倍以上。

羊肉還具有較高的食療價值。中醫認為,羊肉甘平性熱,有補中益氣、安心止驚,開胃健脾的功能,對養肝明目、清熱解毒功能奇佳。我國古代醫書《羅氏會約醫鏡》、《神農本草經》對此都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