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分子美食技術的日趨成熟,國外先鋒廚師開辟了分子料理領域,將分子技術應用在甜品身上,傳播至中國。
3 分子甜品的發展
1987年,分子技術應用到食物中的概念誕生
1992年,Nicolas Kurti和Herve This發起國際分子美食交流會議
1995年,Herve This在巴黎的法國學院成立了美食科學研究所
2003年,米其林三星餐廳的EL Bulli掌勺大廚Ferran Adria首次將meloncaviar(甜瓜仿魚子醬)放進餐單中,分子美食技術開始成熟
2008年,鄭州分子美食與西班牙法國合作,研發分子廚藝在中餐上的應用及技巧
2009年,中國出現分子美食與中餐的結合菜品
2011年,中國酒窩甜品在行業內最早成立分子美食國際工作室
分子甜品技術
用來制作各種有色有味的泡沫。如鱈魚上的壹縷白色泡沫,看著宛如奶油泡,吃起來是香梨的味道,看似啤酒的壹杯飲品,喝起來卻是番茄味。泡沫技術
球化技術
球化技術多應用在膠囊魚子和蛋黃技術中,煎蛋咬開有爆破感,是橙子的味道;針管裏滴出來的液體變成了魚籽狀,將食材做成汁裝入針筒內,滴在特殊調制的液體裏,成了顆顆小球。經過清水,宛若魚籽壹般,口感清新。
液氮技術
液氮技術應用到分子廚藝中,把黑芝麻糊灌入真空罐裏,註入氮氣後放入冰櫃,讓氮氣在真空下把粒子壓細;或者把有香檳酒味的檸檬sorbrt放入液氮中,凝結成類似小號法式甜餅狀。
食物分解技術
通過速凍、真空慢煮等方式來將食物的形態改變,得到食材核心味道。
分子甜品的代表產品
棉花糖
棉花糖是中國最古老的分子甜品。棉花糖將顆粒狀蔗糖通過離心力制作成細糖絲,最後形成棉花狀。蔗糖晶體分子排列整齊,經過棉花糖制作機打破晶體排列,使晶體變成糖漿。當糖在加熱腔中高速旋轉時,離心力將糖漿從加熱腔的小孔中噴射出糖漿凝固成糖絲。
芒果魚子醬
用液態氮將芒果濃汁急凍並包裹在膠囊內,像鮭魚子,實際是芒果汁。類似的還有荔枝或其他果汁、水蜜桃、巧克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