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九江有什麽好玩的九江景點推薦

九江有什麽好玩的九江景點推薦

九江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小編也經常能聽到這個城市的名字,因為非常著名的廬山就在這裏,但是本篇小編不跟大家說廬山,只單純的跟大家說壹說關於九江有什麽好玩的地方。

“九江,妳聽說過嗎?”

“沒聽說過。”

“哦,我想起來了,是98年發洪水的那個地方。”

“我知道,我去廬山得先到那裏。”

“有點印象,好像我每次坐火車回去都要經過這裏的火車站來著。”

每壹次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家鄉時,總覺得這座城市對於其他人來說總是那麽陌生。它就位於廬山腳下,可相較於身後的世界遺產,它的名氣實在是有些相形見絀。

可能是廬山的光芒太過於耀眼,讓九江消失在了眾人的視野之中。但是,對於那些苦苦尋覓佛系生活的人來說,這裏可不是壹個能被輕易錯過的地方。

因為九江本就是壹座佛系的小城。

八裏湖畔

長江,鄱陽湖和廬山將這裏包圍起來,九江如同曾經歸隱在這塊土地上的五柳先生壹樣,藏身於這些自然的屏障之中。

正因於此,九江自然就是以壹種小城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不過,這倒也是壹件幸事,生活在這兒,就逃離了大都市的那種煩擾喧囂,時間當真變成了壹種私有的財產,人們率性而為,盡可以肆意的分配著他們自己的那份。

廬山腳下的歸元禪寺

是在深山中的古剎裏,約上三五好友,就著甘冽的泉水,沏壹壺好茗,聊天打坐,直至夕陽西下。

這張是近照,攝於長江江堤上

是挑個不那麽炎熱的涼爽日子,垂釣於長江之濱。聽著逝去的船鳴,和著習習的江風,望著波瀾不驚的江面,等到天色垂暮。

八裏湖綠道

是壹個和煦的下午,沿著八裏湖畔的步道,漫步,亦或奔跑。享受著陽光下,那獨壹無二的美好。

天花井國家森林公園

空氣質量壹目了然

又或許是在周末。拖著壹家老小,可以漫步深林,可以登高遠望。最好不過的,是可以盡情的允吸著最為鮮甜的空氣。

這樣的生活,不僅僅屬於我,也屬於很多的九江人。很奇怪,走過那麽多的城市,唯獨在這兒,壹切才都慢了下來。

時光靜靜的淌著,而這裏的人們如同看著無風的長江江面,水波不興被人們看在眼裏,他們默許著這壹切,但只不過是把那份流動的知曉埋在了心底。他們樂於奔走在這座城市裏,不是為了追逐那所謂的名利,而是四處去尋找生活的真諦。在我的認知裏中,九江人仿佛是參透了生命,他們不會去浪費任何壹秒鐘,但是也絕對不會亂用任何壹秒鐘。每壹點時間,都是用來享受真正的生活的。

有時候我在想:究竟是這座城塑造了人們的生活習慣?還是人們依據著自己的構想選擇了這裏,然後壹點壹點的將這裏建造成了他們的理想國?很難說。或許,這本就是個相互影響的過程。

如果僅僅是單純的生活習慣,那恐怕誰也不會對這座城真的感興趣。但事實上,九江自有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悠久的歷史向來就是壹個城市的資本,九江也不例外。在煙水亭,妳不會料想到,周瑜的號令聲下,戰艦雲集在現如今風平浪靜的甘棠湖上。潯陽樓上,熟讀水滸的人們,壹定忘記不了宋江的那首反詩。琵琶亭四周,寒夜中那淒涼的琵琶聲仿佛還縈繞在耳旁,而那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想必妳也定能脫口而出。

東林寺旁深山中的壹處水庫

水庫幹涸之後的荒草

而自然的風景也可以為這座城市增色不少。因為依山傍水的緣故,在九江的周圍,妳可以探尋到許多風格各異而又人跡罕至的絕美風光。而對於那些擅長攝影的人來說,不需要經過太多後期的雕琢,直接就可以拍出令人滿意的大片。

哦,對了,還有吃。

佛系的人們自然不會刁難自己的嘴巴。

如果說,有什麽方法能把我們從早上的昏沈中解救出來,那就必須得先從喚醒他的味蕾開始。而在九江,主角是蘿蔔餅。

它的地位高到什麽程度呢?很多漂泊在外的九江人,回到家鄉的第壹件事,就是去四姐妹吃壹次蘿蔔餅,我也不例外。而迫於相冊中沒有它的身影,不得已,只能從網上找來壹張。

雖然看上去有些其貌不揚,但在它金黃的外表下,是酥脆的口感和藏匿在餅中的香辣可口的蘿蔔絲。壹口咬下去,無論是經歷過油炸的面餅的焦香,或者是蘿蔔絲的辛辣鮮香,它們很迅速的就融合到了壹起,壹下子就迸發開來,滲入進妳的身體裏,同時也刺激著那空蕩蕩的胃。佐上壹杯豆漿,也就幾下的功夫,那塊餅竟已不見了蹤影。而這時候,人是那樣的滿足和愜意。

縱使對於生活是那麽的貪得無厭,可單就美食來講,人還是很容易隨遇而安的。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就是這個理兒。而在九江,長江和鄱陽湖提供了各式的鮮美河鮮,而九江的人們自然不會去浪費這樣壹展廚藝的好機會。

來九江,享受壹場魚的盛宴吧。

精選九江的新合豆參,加上長江裏新鮮的胖頭魚。如同奶油壹般純白的魚湯,足以讓人體會到鮮的極致。記得每次的家宴,這都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那道大菜。那種味道,已經深深的鐫刻在我的味覺記憶裏。

這是壹種在九江非常常見的魚,這裏的人習慣將其喚作黃丫頭。這種魚肉質鮮嫩,而且肉多刺少,在鍋中慢慢烹制熬煮,待其鮮美融入湯汁。有時候,我只需這壹盤魚,佐著米飯,就能吃的有滋有味。

這道菜是鄱陽湖的饋贈。就像是蒸蛋的伴侶壹般,銀魚總是與蒸蛋壹起,貫穿在我童年的記憶之中。離開家壹年有余,也吃過了無數次蒸蛋,但是總覺得少了銀魚,蒸蛋就再也不像童年時那般親切熟悉。想到底,這終究是家鄉的味道吧。

我知道,那些味道的記憶必將伴隨著我,直至生命的盡頭。而對於每壹個人,這都是巧合而又必然的結局。

我曾問過父親壹個問題:”妳希望九江變成壹個大都市嗎?”

“當然不願意嘍,就這樣,生活的多舒服啊。”他揚起頭,那樣驕傲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