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春節河南哪裏好玩

春節河南哪裏好玩

可以去開封吃小吃,鄭州世紀歡樂園、神仙洞、登封市嵩山景區還有洛陽龍門石窟景區去過的朋友都評價不錯的……

鄭州世紀歡樂園——鄭州世紀歡樂園是世界第壹、中國唯壹的大型火車文化主題公園。

雲臺山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以獨具特色的“北方巖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同時又是河南省唯壹壹個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景區、國家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國家獼猴自然保護區七個國家級於壹體的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90平方公裏,含泉瀑峽、潭瀑峽、紅石峽、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巖、仙苑、聖頂、疊彩洞、青龍峽、峰林峽等十壹大景點,還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雲臺瀑布。也可以遊覽龍門石窟、少林寺或鄭州、開封等地的景點。雲臺山美食:海蟾宮松花蛋、修武黑山羊、武陟油茶。另外,雲臺山還有山木耳、山韭菜、野菜土雞蛋、野山藥、雞頭參、野兔、野鴨等美食。

鄭州神仙洞

所在地:鄭州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新密市尖山鄉東北部

神仙洞位於新密市尖山鄉東北部,距省會鄭州45公裏,古稱崆山洞,又稱“仙宇靈源”。傳說是神仙廣成子的居所;軒轅黃帝曾到此向其問道。

神仙洞長約5公裏,洞如龍形,有六個大廳,高處達數十米,大者可容近萬人。洞內自然景觀以石鐘乳和石筍為主,也有暗河、清泉和不少小洞,玲瓏剔透,五彩繽紛。其中聚仙閣呈現了洞主廣成子與八仙相聚的情景。由石鐘乳形成仙童玉女 、神仙、黃帝及宮殿、樓閣、寶塔、臺榭,形象逼真,入者如身居仙景。洞外群山環繞,林木蔥蔥,倒映在仙女湖中,使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在神仙洞景區,還有黃帝登臨處,“雞山三峰”,黃帝妃嫘祖侯帝處、“乳頭峰”、“靈石”,《自然經》保存地石經峪、臥龍臺,孫臏向鬼谷子學習兵法之處“鬼谷”,另有三千多年的植物活化石“古亢樹”等,其景觀真可謂是天造地設,人間奇觀。

自助遊路線推薦

圍場——禦道口——桃山湖——姊妹湖——神仙洞——禦道口大峽谷

登封市嵩山景區 所在地:鄭州 遊玩主題:5A 名山名水

地址:登封市嵩山西北面

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嶽中的中嶽。1982年,嵩山以河南嵩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2004年2月13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評選為“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5月8日,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總面積450平方公裏,東依省會鄭州,西臨古都洛陽,北臨黃河,南靠潁水。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組成,最高峰(峻極峰)1491.7米。東西綿延約60余千米。古名為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後稱中嶽嵩山,與泰山、華山、恒山、衡山***稱五嶽。

嵩山先後經歷了“嵩陽運動”、“中嶽運動”、“少林運動”等幾次大的地殼運動,逐漸形成了山脈。在嵩山範圍內,地質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層和巖石均有出露,被地質學界稱為“五世同堂”。

嵩山古老的巖石系形成於23億年前,此前,嵩山是壹望無際的大海,據中外地質學家考察,嵩山巖石發育完整,在地球發展歷史上,歷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習稱為“五世同堂”。嵩山地區的巖漿巖、沈積巖、變質巖的出露,構成了中國最古老的巖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巖”。據中國地質界測定,這裏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質寶庫。據地質學家考察,經過23億年的“ 嵩陽運動”,8億年前的“中嶽運動”,5、6億年前“少林運動”,才結束了地質史上的元古代,進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紀和奧陶紀。又經過約兩億年,此處地殼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風化和剝蝕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區的含煤地層。兩億三千年前後,中國的版土上,又發生了壹次延續很長時間的地殼運動,南北廣大地區的“燕山運動”,嵩山地區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擠,形成了今天的山勢地貌。

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豐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陸象生物化石,還有古脊椎動物化石。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質和古生物演化的寶貴資料,嵩山奇特的地質構造,使它蘊藏了豐富的煤、鋁、鐵、麥飯石等礦產資源。

龍門石窟景區 所在地:洛陽

地址: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區龍門鎮

石窟位於洛陽市區南12公裏處,與大同—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

洛陽除了牡丹之外的第二個城市名片。

龍門是壹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裏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壹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現“伊闕”,自古以來,已成為遊龍門的第壹景觀。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裏,***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時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個。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燒洞、慈香窯、路洞等,為北魏時期的代表洞窟;潛溪寺、賓陽南洞、賓陽北洞(以上兩洞的洞窟及窟頂裝飾完成於北魏,佛像完成於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龕、萬佛洞、惠簡洞、奉先寺、凈土堂、龍花寺、極南洞等為唐代代表洞窟。東山全是唐代的窟龕,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個,如二蓮花洞、看經寺洞、大萬伍佛洞(又名擂鼓臺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主要洞窟介紹:

奉先寺

位於龍門西山南段,是唐高宗李治所創建,它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唐代雕刻藝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奉先寺造像布局為壹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主像盧舍那大佛是整個石窟最大的壹尊佛像,通高17.14米。

古陽洞

位於龍門西山南段中部,是龍門石窟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而規模宏大的壹座石窟。它開鑿於公元493年或此之前。古陽洞內窟頂及其余部位都布滿了大小不等的各式各樣的佛龕,南北兩壁有計劃的安排成三列大型佛龕,且佛龕大多數都刻有“造像銘”,統計多達800多品,因而古陽洞又是中國石窟保存造像銘最多的壹座洞窟。

藥方洞

位於龍門西山南部。在這個洞內因刻有古代的藥方,所以稱為藥方洞。藥方洞始建於北魏晚期,經東魏和北齊,至唐初仍有雕刻,藥方洞是龍門具有北齊造像風格的唯壹大型洞窟。

另外在東山山腰上還有壹座香山寺,該寺始建於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其建築古樸渾厚,掩映於蒼松翠柏之中。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白居易將給密友元稹撰寫墓誌銘的潤筆費,捐修香山寺,並撰寫了《修香山寺記》。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使寺名大振。白居易還把自己在洛陽12年所寫的八百首詩,編為十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放在香山寺藏經堂內。白居易曾常住寺內,自號“香山居士”。白居易死後家人便把他埋葬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