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北京路特色美食攻略:
腸粉
腸粉是廣州常見的小吃。每個人都在早上和中午吃。簡單的就是“滑腸”——沒有餡料,而豪華的有肉,甚至有蝦。尹姬是最有名的腸粉店之壹。老店尹姬腸粉有名人的照片,總是等待座位。
廣州名吃蘿蔔牛雜
蘿蔔牛雜是另壹種常見的廣東小吃。這種小吃的味道不僅廣東普通人喜歡,時尚白領也難以忘懷。懂做生意的人都知道,蘿蔔和牛雜從淩晨下鍋煮到現在壹直燉著吃,最好吃的時候是晚上煮壹整天:這個時候蘿蔔最入味,牛雜最香。
更多的是不知名的店鋪。所謂的“粥、面、飯”,其實就是最日常最普通的食物。廣州的風格很普通,所以在北京路的繁華地段有這樣的小店也就不足為奇了。
街頭的粥粉面飯小館
還有壹個特色就是廣東涼茶。廣東炎熱潮濕,廣州人喜歡喝涼茶治病養生。根蔗水,二十四味茶.有很多種。就算外地的朋友吃不慣,妳也可以試試鮮榨甘蔗汁,幾塊錢壹杯,看店員用榨汁機把壹根甘蔗壓成碎片,然後壹杯清爽的甘蔗汁就出來了。
黃振龍涼茶店
從北京路拐,由西向東。“百步之內,必有沿途小吃”。這裏是老字號,很多都開了20多年了,價格在5到20元不等。壹邊逛街,壹邊找吃的,椰子、雞絲、西米、香腸、牛雜應有盡有,享受的閑暇時光就這樣慢慢精致地流走了。
西關婆婆面 趟櫳裏的西關風情
推薦理由:
懂美食的人怎麽會不知道香了幾十年的“婆婆面”呢?說起“婆婆面”,有壹個古老的故事。文昌北路上有壹家“恒基”是在1948年。這家商店不起眼。只是因為店裏的婆婆常年坐在門口,所以西關街坊親切地稱之為“婆婆面”。現在婆婆80多歲了,還每天在門前吃餛飩。商店傑作
雲吞面(小5.5元;7.5元的招牌雲吞面和普通的銀面不壹樣。面條扁、寬、厚,這是“婆婆面”的特點。據說是加了很多雞蛋做的,所以比較韌,在水裏泡壹晚上也不會變軟。是半肥半瘦的豬肉,肥瘦搭配剛剛好。湯是用粉絲骨、磨碎的魚蝦做成的,味道很濃。記者試了壹下,感覺有壹點:餡料有點鹹。
推薦:牛腩面、渣江面、肥腸面、豬油面、牛雜面價格都在5.5元到8.5元不等。
營業時間:7:30~20:30地址:廣州市溫明路246號(省博物館對面)
銀記腸粉 白如雪薄如紙
推薦理由:腸粉看起來很薄,晶瑩剔透,讓人看到就想吃;吃:滑嫩細膩;用醬調味是自己的秘方;足夠的重量和實惠的價格。對於食客來說,有壹點不好:太受歡迎,經常要等對方。
車間工作:
醬牛肉(8元)用精米磨成米糊,蒸成臘腸粉。新鮮牛肉中加入姜汁、白酒、生抽、生油、香油、調味粉等調料,再加入特制醬油。它芳香、光滑、潔白如雪、薄如紙。
鮮蝦仁韭菜腸粉(8元)是用蝦仁、香菇絲、韭菜做的餡,米糊馬上磨碎。腸粉鮮嫩爽滑,蝦肉嫩香,腸粉細滑。
推薦:各種腸粉(牛肉香腸、鮮蝦香腸、叉燒肉香腸、豬肝香腸)、牛肉粥、皮蛋瘦肉粥、船粥、鮮蝦香腸、鴛鴦香腸。
營業時間:淩晨6: 30 ~ 1: 30人均消費:10元
住宿:50人地址:瓜路199號
佳叔湯丸王
推薦理由:問問老廣州,那裏的湯藥店有印象。很多人會說“賈大爺”,但是店小卻人氣旺。文明的路上,蕭鳳傑的歌《賣湯圓》漸漸傳來,熟悉的食客都知道賈樹堂王灣快到了。這裏的餃子都是手工現做的,和超市的速凍餃子相比,有煮久了不腐爛的優勢。
車間工作:
傳統馬融湯碗(6元):這裏最著名、最傳統的小吃,以芝麻、糖為餡,以“湯碗王”的祖傳秘制香料,選用外觀較好的糯米粉條,經師傅精心搓圓,最後在碗中加入芝麻、花生、芋頭等材料制成。
芝麻糊湯丸(5元):據介紹,芝麻是從全省各地精挑細選的,大米是泰國的優質糯米,即點即吃,入口即化,口感細膩。芝麻糊在妳的牙齒和臉頰上留下香味,而湯藥是圓而白的。
推薦:品種很多,有傳統的花生糊湯圓,百合綠豆沙湯圓等。還有新西米椰汁湯圓,蓮子紅豆湯圓,鹹湯圓等。價格從4到7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