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青山綠水之間的“天窗”,玲玲不禁想到,在盜墓題材的影視劇中,只要有地下河,就會有大墓。
現實中,確實有這樣的新聞。地下河之王都安也會有野墓嗎?既然林琳在這裏,我們應該好好看看。
這是壹個以地下河為紐帶,以地下河天窗群為核心的宏大、典型、美麗、罕見的喀斯特景觀。
這就是蘇迪的地下河,是廣西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下河。
如果妳喜歡潛水,妳真的來對地方了。這是潛水者的天堂。
澳大利亞潛水員大衛·保羅和他的隊友在這裏潛水213m,創下了中國洞穴潛水新紀錄,讓人直呼666!
潛水的時候會看到“桃花水母”,是世界級瀕危物種。但是不要因為它漂亮珍貴就去碰它。桃花水母有毒,註意保護自己!
找到了地下河,找到了水母,可惜沒有發現古墓的痕跡。
即使沒有古墓的加持,這些天窗裏也有古老的密碼,與地下河系統息息相關,依然神秘而美麗。
找不到墳墓,也不能錯過沿途的風景。“香泉夜月”是壹個不可多得的去處。
清代畫家黃小希曾與友人以響水關為題作詩。“先關水再關水”與“村中清風清”相對。
這裏兩邊都是山,青峰相對,碧綠的澄江從中流過。水到關前,起起落落,石峽水平鎖定,形成3米落差。
湍急的水流猶如脫韁的野馬出疆,奔騰而下,猶如瀑布,春簾撞石,珠飛玉灑,高達數尺,聲傳萬裏,故名“響水關”。
每到花季,這裏的花都開得滿滿的,汩汩地順著澄江源頭流下,花都飄開了,幾乎灌滿了整條河。
這種開在水面上的花是壹種叫海藻的沈水植物。這種美麗嬌嫩的花對環境的要求很高。水清則興,水汙則衰。被譽為“水質的試金石”、“環保之花”。
這也證明了澄江的水清澈幹凈,不愧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河邊有河漫灘濕地,河流、池塘、水田、石芽,縱橫交錯,連片成群,形式多樣,都捕捉到了寧靜而深遠的田園風光。
在進入洞穴之前,玲玲給妳講了壹個小故事:“從前,有壹座萬壽山,山上有壹朵長壽花。從前有壹座萬壽山……”
長壽山的石頭上有許多“石花”,是永不雕謝的長壽花。
據當地瑤族老人介紹,這種石花每隔壹段時間開壹次,間隔幾年甚至幾十年。
大的“花”直徑6-7厘米,小的只有2-3厘米。花瓣多為褐色,顏色由外向內逐漸變淺。
如果小說裏有,應該是某種機關。我鼓起勇氣去摸它,哈!就是普通的石頭,而且很硬。
後來發現這些花其實是石頭結核和燧石(主要由二氧化矽組成)沈積物,距今約2.5-2.6億年。經過千百年的風化,已經變成了“花”。
來到都安街頭,五顏六色的掛毯映入眼簾。有錦緞罩,有針織衣褲,有五顏六色,卻意外的漂亮。
原來這些掛毯都是手工編織的,是瑤族的傳承。人們選擇在領口、袖口、裙子和褲腿處繡染精致的圖形。
仔細看,還有不同的圖案!鳥、獸、蟲、魚、花、樹、山川,甚至遷徙路線,都體現在精致莊重的服飾上。
除了精美的掛毯,街邊小店裏還有大小不壹的銅鼓。據說蚩尤的令是用銅鼓做的,後來蚩尤戰敗了。後來布努瑤帶著銅鼓,壹起隱居在這裏。
每逢祝聖節,都安都會舉行盛大的宗教祭祀,祭出銅鼓的傻雷,穿上瑤族華麗的織錦,飲酒,射弩鬥雞,男女對歌。多開心啊!
晚上,老瑤族人聚在火塘邊,輪流唱旋律頌歌,不醉不歸。
節日慶典自然少不了吃喝。說到這裏,都安的美食秘制真的讓人大開眼界!
來說壹件讓人又愛又恨的事。愛它的人很愛它,不愛它的人回避它。那是羊扁湯。
將羊內臟、油、血、肝、肺切碎,加入膽汁熬制混合風味湯。如果有人請妳吃飯,不要嫌棄。這是接待客人的絕佳菜肴。以前是難得的“好飯”!
山羊的主食是草本植物,滋陰壯陽,但其肉鮮香,營養豐富。全羊可以加工成60多道菜,經典難忘。
除了羊肉扁湯,都安人還有另壹種美食,叫龍吧BōBūng,意思是腸子裏灌滿了血,也就是豬血腸子。
新鮮出爐的龍棍好吃軟糯,風味獨特,也很適合老人小孩!
當然,既然招待客人,有好肉,好酒是少不了的。都安山酒,可是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喝起來絕對好喝!
經過發酵、去渣、沈澱、澄清、二次沈澱、澄清、窖藏,是瑤族古老的傳統釀造方法與現代先進技術相結合釀制而成的美味佳釀。
喝壹口酒,果香優雅,果酒輕輕滴入喉嚨,帶著酸甜的味道,在口中悄悄分泌的口液讓余味更長。
它是壹種被稱為“中國雷米·馬丁”的山酒,讓人感覺“飄飄然”。
吃飽喝足之後,打包帶走,是吃貨最後的尊嚴。生鮮不能打包,但是臘三珍和藕粉可以!
手工制作的蠟三寶保留了野豬的甜味;高山落基山脈種植的幹藕粉不僅無汙染無農藥,而且晶瑩剔透,味道鮮美。
這次旅行是安全的,雖然沒有發現神秘的墳墓。但是,都安這個“千山萬農”,瑤鄉的迷人風情,打包帶走的美味,也讓零陵收獲滿滿,很高興妳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