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如果孩子學會了撒謊,家長需要進行自我反思嗎?

如果孩子學會了撒謊,家長需要進行自我反思嗎?

最近和朋友聊天,剛壹見面他就唉聲嘆氣的,說來說去都是因為他的寶貝女兒。

“我的女兒呀,壹回家就和我們吵架,才十二歲的半大孩子,不知道哪裏來的這麽多怨氣和不滿,平時問問她的學習情況吧,說十句話就有十句話是謊言。”

“她總在問我們要錢,但是拿錢出去做什麽,從來就沒有實話;有的時候還偷偷拿家裏的錢,但是出去做什麽,也沒有實話。”說到這裏我們不禁要問:孩子為什麽會說謊?

如果發現孩子說謊,父母到底應該怎麽辦呢?

小孩子說謊並不稀奇,也並不可怕,而且實際上,2、3歲的孩子就開始說謊了。但是父母沒必要因此大驚小怪,甚至是杯弓蛇影,因為開始學會說謊,也是孩子認知能力發展的結果。

比如小孩子間的扮演和過家家遊戲,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壹種類似謊言的自我欺騙行為。

當然,對於自己哄自己玩的遊戲,孩子是能夠分清謊言和現實的區別的。說謊當然不是壹種好行為,但又是壹種正常行為,而且是壹種普遍現象。有心理學的研究發現:成年人每天都會說謊。

這是顯而易見,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切身體會的。如果有人大言不慚地稱自己從不說話,這肯定是壹個真實的謊言。

在心理學中,人類的謊言有4種。

1、保護他人的謊言;

2、保護自己的謊言;

3、欺騙自己的謊言;

4、傷害他人的謊言。

顯然,在這4種謊言裏,只有最後壹種傷害他人的謊言是惡意的謊言。而其他3種,則可以說是善意的謊言。

比如我們過生日收到禮物,可能我們不是很喜歡,但也會微笑著充滿善意地表示非常喜歡,以保護別人,尤其是朋友的感受。比如我們品嘗父母費盡心思烹制的美食,即使並不可口甚至有些難以下咽,我們也會善意地表示:還可以,味道不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恰當的時間說出善意的謊言,這也是壹種教養和禮貌的表現。

在孩子的撒謊行為中,最常見的就是第2種:保護自己的謊言。

比如我這個朋友的女兒,從小時候起就經常撒謊,時常會偷拿爸爸媽媽的錢去買東西吃,家裏做的飯不喜歡吃也不會明說,而是會瞞著爸爸媽媽去偷偷倒掉。

這個原本天真可愛的女孩,之所以會從小養成愛撒謊的習慣,在青春期時變得叛逆,甚至是不可理喻,這與她接受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我這個朋友在教育子女方面非常嚴厲,對女兒的行為也有非常苛刻的標準,當他發現女兒在學習或生活中說謊,了解到女兒的實際情況後,他並不會去嘗試理解和接納女兒,而是會對女兒進行嚴厲的責罰。就這樣,也許女兒只是出於保護他人或是保護自己的目的,說了壹個善意的謊言,但是我這個朋友作為父母,在嚴厲責罰女兒的同時,還表現出特別的失望和沮喪,他的女兒也因此變得內疚和難受。

其實,說謊是孩子在生活中回避痛苦和懲罰的壹條捷徑,或者換句話說,說謊可以保護自己。可能有些家長說,我們要教育的是誠實的好孩子,不管是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鼓勵孩子誠實,而不是撒謊。在理想的生活和狀態下,我們當然不鼓勵孩子說謊。可是實際上呢?我想大多數家長都是這樣:口口聲聲說要孩子誠實,要和孩子平等溝通;但是當孩子的確真心誠意地說出事實真相和真實想法時,這些家長卻又無法接受孩子的想法,表現出憤怒、埋怨的狀態,甚至對孩子大發雷霆、橫加指責。

因此,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中,孩子從中學到的是:原來誠實會帶來不好的結果,那我以後還是說謊吧。

其實我這個朋友的女兒,雖然她經常撒謊,但是她的主要目的不是傷害父母,而是保護自己。孩子總是貪吃貪玩的,但是對於孩子想要的東西,父母可能不同意,也不可能全都滿足。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肯定既希望擁有好吃的、好玩的,也希望在父母不同意的情況下,有著被尊重和理解的空間。

因此,在我們給孩子的家庭教育下,如果孩子最終發展成和我這個朋友的女兒壹樣,說十句話就有十句話是謊言。那麽父母就需要好好反思壹下自己的行為:為什麽孩子這麽不信任父母,也不願意和父母說實話?

歸根到底,是我們給孩子不恰當的家庭教育,造成了孩子的恐懼,也間接導致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用謊言來進行自我保護的行為。

孩子經常說謊,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呢?

1、對於孩子說謊的行為,父母要保持平常心。

因為每個人都會撒謊,更何況孩子。如果孩子的謊言是善意的,或者只是出於自我保護的目的,那麽作為父母也無需嚴陣以待、如臨大敵,甚至是上綱上線。

2、如果孩子經常說謊,甚至偷拿家裏的錢,父母要首先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和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要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平時在某些方面對孩子要求過高、過於嚴厲,沒有充分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鼓勵孩子誠實當然無可厚非,但是父母也要以身作則,改變自己教育孩子的態度和方式,讓孩子感到對父母說實話是安全的,也是更好的溝通方式。

3、父母要以身作則,遇到事情不要用說謊來搪塞和欺騙孩子。

如果父母不希望孩子說謊,那麽自己就要做到誠實守信,能夠勇敢地面對生活、承擔責任,而不是選擇說謊來回避和搪塞,這樣孩子才能以父母為榜樣,培養出良好有益的性格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