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如何倡導環保飲食?

如何倡導環保飲食?

凈化廚房

有人說食用油不冒煙,飯菜不香。於是熱油,蔬菜入鍋,滿口生煙。那麽,油煙的成分到底是什麽呢?烹調油煙是烹調用油和食品在高溫下發生壹系列化學變化而產生的大量熱氧化分解產物。通過對家庭廚房油炸食品的油煙樣品進行分析,檢測出220多種化學物質,主要是醛類、酮類、烴類、脂肪酸、醇類、內脂類、雜環化合物等。已知的致突變致癌物,如揮發性亞硝胺,也存在於烹飪油煙中。尤其是油炸、煎炸和烘烤等烹飪方法會形成相當多的致突變物質。

燒烤肉類往往含有多種強致癌物。研究表明,如果肉類在高溫下煙熏和烘烤,壹些蛋白質會轉化為致癌物質。牛羊肉等蛋白質中的色氨酸被燒焦後可形成氨甲基衍生物,是壹種強致癌物,其致癌作用超過黃曲黴毒素。

油煙被人體吸入後,可能造成呼吸道黏膜損傷,引起人體免疫功能的變化。病例數據表明,烹調油煙與肺癌之間存在壹定的關系。如果能夠控制烹飪油煙,肺癌的發病率可能會降低565,438+0.56%。而且,在導致肺癌的因素中,烹飪油煙是僅次於“深吸”煙的第二大危害。因此,有人認為如果我們能戒煙並減少烹飪油煙的危害,就有可能使肺癌的發病率降低85%。

那麽,如何減少烹飪油煙等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危害呢?這並不是壹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只要我們註意這個問題並做到以下幾點,目標就能實現。

我們需要了解烹調油煙中有害成分的毒性,少吃油炸和煙熏食品;改善廚房通風條件,保證油煙快速排出,凈化廚房空氣;避免在不刷鍋的情況下烹飪,因為壹些蛋白質和脂肪類食物在烹飪過程中會焦化,產生壹定量的苯並芘;提倡使用產生較少烹飪油煙的優質大豆油和花生油;不要多次食用油炸食品中剩余的油;變質或長時間儲存的食用油容易產生更多的油煙,應盡可能避免或減少使用;確保廚房的清潔和衛生。顯然,這些簡單的方法可以減少我們對烹飪油煙等有害物質的攝入。

環保飲食

吸兩個小時的油煙相當於吸兩包煙。首先,許多生態學家和環保主義者強烈主張少吃肉或不吃肉。以吃肉為主的歐美國家,平均每人每年吃肉100公斤,糧食產量的60%用作飼料餵養畜禽。少吃肉減少了畜禽的飼養量和糧食的消耗,間接起到了保護環境的作用。西歐的壹些國家,尤其是德國,已經把用豆腐、豆制品和小米熬制的粥稱為“環保食品”,並流行壹股“多吃豆腐和豆制品,少吃肉”的風潮,甚至出現了絕對的素食。

三是少吃含鉛量高的食物。普通的皮蛋、爆米花、罐裝飲料和食品都可能是高鉛食品。根據研究,吃罐裝金屬飲料和食品的兒童血鉛含量高。因為空腹時腸道對鉛的吸收率會呈指數增加,而油膩的食物可以促進腸道對鉛的吸收,所以我們應該規律飲食,少吃油膩的食物。

還要記住早上的第壹次自來水不能用來做飯,因為這種水在水管中停留的時間長,水管上的重金屬含量高。每天早晨,應先打開自來水1~5分鐘,然後再取飲用水。此外,我們應該經常清洗水壺中的水垢,以免水垢加重飲用水的汙染。

最後,我們應該多吃富含鈣、鐵和鋅的食物。在腸道中,鈣、鐵、鋅和鉛通過同壹種載體蛋白吸收,就像許多人擠在同壹輛車上,每個人都在相互競爭。隨著鈣、鐵和鋅的吸收增加,鉛的吸收相對減少。在我們的飲食中,保證適量的鈣、鐵和鋅可以減少鉛的危害。豆制品、奶制品和動物骨頭富含鈣;肉類和蛋類富含鐵;肉類和海鮮富含鋅。因此,我們不能偏食,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克服偏食的問題,並使我們的食物盡可能豐富多彩。

合理飲水

水是壹種營養物質,是所有生命的必要物質。沒有生物和水可以生存。適合人類飲用的水是無汙染、清潔的淡水。

不合格飲用水對人體健康造成的慢性損害不容小覷。聯合國衛生部最近提供的壹項數據顯示,飲用水中的氧化物、氯化物和重金屬化合物(如汞和鉛)會影響腎臟和中樞神經系統,並可能導致癌癥;鈣、氧化鎂、氧化鋅、氧化鋁、三氧化二砷和膠質可影響肝臟、腎臟和神經系統;過量的氧化鐵還可能引起尿毒癥和代謝紊亂。

近年來,自來水的水質不斷下降。特別是在中國北方,自來水的硬度很高,高硬度的自來水水垢很多,味道不好。這促使居民選擇純凈水。如今,人們喝純凈水越來越普遍。

那麽,什麽是純凈水呢?純凈水是用純水機從水中去除雜質制成的水。純水機使天然水經過電滲析、離子交換、超濾、臭氧殺菌和氧氣處理制成純凈水。除了壹般凈水器去除病菌的功能外,凈水器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去除水中的重金屬礦物質,即可以去除溶解在水中的各種物質。凈水器可去除汞、鎘、鉻等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去除效果可達90% ~ 99%。這意味著有可能去除有害的重金屬。飲用水硬度較高地區的人群應適當飲用純凈水。然而,水中原本含有的對人體有益的元素也被去除了。這些有益元素包括鈣、硒、鎂、鉀、鐵和鋅等必需微量元素。可以看出,在制造純水的過程中,壹方面去除了病菌、有機物和壹些對人體有害的有毒元素;另壹方面,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和人體必需的礦物質也被去除。

我們知道人類不是超自然的特殊生物。人類健康與飲用水和食物密切相關。人類攝取水和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來維持生命和健康。這些營養素包括鈣、鉀和鈉,以及壹些微量元素如鋅和鎂。飲水是人體從自然環境中吸收鉀、鈣、鎂等元素的重要途徑。

然而,純凈水對人體的危害並不僅限於此。另壹個不能忽視的方面是,當水中的各種可溶性物質被去除時,水中的“空間”被騰空。水越純凈,分子之間的“空間”就越大。因此,純水成為壹種溶解性很強的溶劑。作為壹種溶劑,水由於其特殊的結構而在水分子周圍具有很強的作用力,可以吸引其他分子。當固體或其他物質與水接觸時,它會全部或部分溶解。

由於這壹特點,人們在長期飲用純凈水的過程中無法補充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反而會將壹些微量元素帶離人體,導致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流失,尤其是對孕婦、嬰兒和老人來說,這更容易造成營養不良。

人體健康是由許多營養物質支持的。這些物質包括氧、氫、氮、鈣、磷、鈉和鉀等。它們在人體中的含量必須保持在壹定值。它們不僅構成人體的各種細胞、組織和器官,還具有許多特殊的生化功能。有些微量元素,如鋅、硒、氟等在人體中含量極少,但卻是維生素、激素和酶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並承擔著特定的生化功能。飲水是人體從自然環境中吸收鉀、鈣、鎂等無機元素的重要途徑。例如,鉀是細胞中的主要陽離子,對維持細胞的正常結構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缺鉀會引起心肌壞死!

除了鈣,鈣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骨骼中的主要成分是鈣。血液還含有某些鈣離子。沒有這些鈣離子,皮膚會被割傷,血液也不容易凝固。鈣還可以抑制鉛和鎘等有害元素的吸收。在寶寶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骨骼不斷生長,需要足夠的鈣。當人體鈣過少時,心肌虛弱且收縮不完全,而骨骼的興奮性增強,引起肌肉收縮、佝僂病和骨軟化癥。

據統計,中國有1/3的兒童缺鋅。兒童缺鋅會引起智力低下和學習能力下降。孕媽缺鋅會導致胎兒先天畸形。缺鋅還會影響人體大腦、心臟、胰腺和甲狀腺的正常發育。國外研究證明,缺鋅可引起多種疾病,如侏儒癥、糖尿病、高血壓、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發育不良、男性不育等。當然,過量攝入鋅也有不良影響。

人體缺硒會引起心臟病、高血壓、克山病等。硒還可以降低胃癌、腸癌和肝癌的發病率。鎂缺乏可能引起心肌和骨骼肌的局部壞死和炎癥。在飲用水中缺乏鎂的地區,癌癥的發病率往往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