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趙本山的小品是以醜化農民和殘疾人為主要笑料嗎?

趙本山的小品是以醜化農民和殘疾人為主要笑料嗎?

妳要是討論趙本山的某壹部作品,是不是以醜化農民和殘疾人為主要笑料,那可以詳細地分析下。妳要是整體地說趙本山小品,那肯定不是,尤其是前期作品,跟醜化農民和殘疾人完全不搭邊。趙本山小品我也沒看全,但還是看過不少,尤其是九十年代的作品。殘疾人在作品裏出現得很少,好像就是範偉被忽悠成了殘疾人,人物設定還不是真正的殘疾人。農民出現得很多,趙本山本來就是農民出身嘛,演農民得心應手。在這段時間的作品裏,農民基本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現。簡單舉幾個例子——《牛大叔提幹》裏牛大叔是壹個認真負責的農民,壹心要完成學校窗戶的任務,即使最後發現那個公司在扯蛋,也不忘要幾張塑料布擋窗戶。《紅高粱模特隊》裏趙本山為首的壹系列農民作為主角,要表達的是勞動者是最美的人,諷刺範偉扮演的指導老師是臭美。這可能對職業藝術家很過分,不過結合那個年代,市場剛剛繁榮起來的時候也有許多山寨藝術家出現,魚龍混雜的時期,範偉代表的應該是後者。《同學會》裏趙本山扮演的農民企業家勤勞低調而且重情誼,範偉扮演的雖然也不是壞人,但明顯健忘而且虛榮,最後被打臉。《拜年》的趙本山夫婦雖然沒有很光輝的形象,但至少是作為老實人而不是負面出現的,話說這個作品裏的出場的都是正面人物,被諷刺的是始終沒露面的鄉長小舅子。《三鞭子》裏的老農民耿直又有原則,不懼權勢,形象比拜年裏的老夫婦更高大。《昨天今天明天》系列不用說了吧,絕對主旋律作品。後來的《策劃》裏面農民是老實人,諷刺的是節目組坑蒙拐騙。不多舉了,涉嫌醜化農民的大概是比較後期的《不差錢》,裏面農民出身的趙本山打腫臉充胖子,但也不明顯。妳非說那是醜化農民,也說得出道理,但是壹個剛剛富起來的人好面子又保持了節儉的習慣沒有任何不可理解的地方。多少人的長輩都保留了節儉甚至摳門的習慣,那是過去窮怕了;妳們周圍又見過多少好面子的人?從這個角度,這根本就沒有醜化,這個形象就是普通的老實人;這更不是針對農民,因為城市居民有很多也是這個樣子。話說我倒覺得趙本山在裏面的形象很機智啊,面對壹個壹碗面要好幾十塊的黑店,能想出自帶食材的辦法去反制,這叫醜化?有些人所謂的醜化,不過是自己事先把這個形象定義為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