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直以來最喜歡的城市是重慶,當初在壹個重慶土著妹子的帶領下,在重慶整整吃了壹天不重樣的小吃,晚上的重慶依舊是燈火通明,家家餐飲店幾乎都是門庭若市,特別喜歡這種氛圍。
後來我在杭州呆了壹年,杭州很大,市區很小,交通不便。晚上的杭州對於壹個吃貨來說比較冷清,十點的時候路邊開著的店不多,是餐飲的店更少。杭州很少有那種蒼蠅小館、大排檔聚集的區域,所謂的美食街我聽說過的就“垃圾街”和“勝利路美食街”兩條。
今年五月我去南京的江南劇院看了壹出話劇,散場後和壹幫朋友從江南劇院走到三元巷吃夜宵,壹路上幾乎全是吃的,燈光璀璨,人來人往,充滿人間煙火的氣息,第二天八點多起床開始出門覓食,從鼓樓開始,到新街口結束,壹路上走街串巷,吃吃逛逛,至今還記得紅廟那裏的小潘記鴨血粉絲,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鴨血粉絲。
其實我以前也有過壹次在南京吃壹天的經歷,但是那個時候並沒有發現南京特別的地方,感謝杭州,讓我更愛南京。
壹家經營了15年的南京老店,大眾點評南京2018必吃榜榜上有名。有壹次我從新街口出來去芳婆糕團店的時候路過,那個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但小藍鯨還是人滿為患,我就斷言這家店壹定好吃。就在上周,我去考察了壹下。小藍鯨之所以人滿為患,壹個原因是因為大眾點評效應,二是因為店面比較小,雖然有兩層,但是應該也就20桌左右吧,三是因為便宜,我們兩個人吃了150多。至於味道,需要引用壹下同行小夥伴和店家在大眾點評上的對話。
ROUND1:我的杠精飯友
壹看他們家菜單,好像確實不是那麽南京,但壹家店是什麽菜系不重要,只要好吃就行,對不對?至於口味,我的評價是如果不就米飯吃,容易膩,但是不難吃的。
之前看到是南京市徽菜人氣排行榜第壹名。它家的服務態度是真好,免費水果瓜子,沙漏倒計時,火鍋店的待遇有米有。小菜園標榜自己是新徽菜,個人感覺是在徽菜色重的基礎上更甜了壹點。不過它家的臭豆腐肥腸煲真的肥腸好吃,為什麽臭和臭的結合總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味蕾碰撞(吃過最好吃的臭臭結合是杭州素描餐廳的榴蓮大腸)。
南京比較有名的南京菜連鎖店。這個應該比小藍鯨正宗多了,但是壹年多過去了,它家的味道我壹點印象都沒有,大概就是很平常吧。
外地人了解南京小吃最高效的地方,壹份菜單妳就可以知道南京小吃大概有什麽,而且價格適中,比夫子廟的小吃城靠譜多了。雖然南京大牌檔也是連鎖,但請認準德基廣場那家。
對於壹個浙江人來說,南京菜沒有浙江菜的精致,如果追求重口,更加偏向於徐州菜。所以,我喜歡南京的南京美食,主要還是小吃、小吃、小吃啊!
每次去南京,基本都會去壹趟樂業村,前幾年的那裏簡直就是吃貨天堂,從湖南路口的橋頭排骨到山西路口的小魚鍋貼,兩邊總***三十多家店,我吃過壹半。可惜壹年過去已是物是人非,樂業村歷經了整改,環境變好了,路變寬了,街頭小店少了,高大上的店多了。吳阿姨炒酸奶沒了,橋頭排骨沒了,烤豬蹄店沒了,幸好,小魚鍋貼還在,鍋盔還在,烤面筋還在,最最好吃的安慶鴨血小餛飩還在。
我也是去年才得知南京有老門東這個地方,就在中華門邊上,算是壹處歷史文化街區,重現南京老城南風貌。那個地方去了壹次就愛上了它,特意寫了壹首詩 《南京·老城南》 。老城南有壹家先鋒書店的分店,還有壹條小吃街,這是我念念不忘最主要的原因。
ROUND2:誰是南京最好吃的炸雞?
除此之外的梅花糕、蔣有記鍋貼、黃勤記涼粉都還不錯。
雖然叫小天津湯包,但是老板說它家是南京湯包,可能就是為了蹭壹下當年天津湯包的熱度。買湯包送壹碗豆漿,吃完湯包會發現碗裏有壹二厘米深的湯汁,可見真材實料。
它家的藕圓是朋友極力推薦的,但是我去的時候只有招牌沒有人,可能那天我真的沒有口福。
南京是個很接地氣的城市,小吃種類豐富,光湯包就有好幾個有名的品牌,之前介紹過小天津湯包。這裏再來幾個:雞鳴湯包:南京最有名同時也是分店最多的湯包品牌,據說它家的湯包都是客人下單後才包的蒸的,保證口感,褶子倒扣,湯汁鮮甜可口,肉質緊實細嫩,反正我是吃完之後意猶未盡,它家最具特色的是菊葉湯包(太平門店入選了2018南京必吃餐廳);徐建萍湯包:發源於蘇式湯包,口味偏甜,比雞鳴湯包便宜,皮薄餡多,汁多味美;尹氏湯包:它是最會選址的,基本都是在人流量大的地區,獅子橋、新街口、夫子廟、南京南都有,原來我不知道再用什麽新的詞語形容湯包了,個人對這三種湯包的評價就如同出場順序。其他還有小李湯包什麽什麽的……
前段時間很火的紀錄片《人生壹串》完美的展現了串串的魅力。南京這個充滿塵世煙火的城市自然少不了串串。
他家的蝴蝶蝦、沙巴魚柳、松板肉、茄子……基本上什麽都好吃。唯壹的缺點就是上菜慢,慢的妳永遠吃不飽的感覺,所以盡量不要去三元巷那家店(他家連鎖的)。
很文藝的壹家店,空間很大,座位很多。傳說中是南京燒烤界的海底撈,這個烤蛋顏值真的很高有米有。
2018南京必吃榜餐廳,圖壹青梅冰粉,圖二青梅酒釀,和紅彤彤的串鍋放在壹起相得益彰。勿相忘在南京久負盛名,很多朋友推薦,據說以前只是辣油,現在變成了這種小辣椒片,真的好辣,壹杯青梅酒釀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了。如果微辣那應該會很好吃。
鍋貼在南京小吃中也有很高的地位,當初《舌尖上的中國》讓南京鍋貼火了壹把。南京鍋貼也有好幾個著名的品牌,之前說的小魚鍋貼算是另類,大部分還是長得跟餃子壹樣的。
Q1:為什麽那麽難吃的芳婆糕團還有那麽多人排隊
我就點了芳婆糕、銀耳湯、酒釀元宵。芳婆糕吃起來就跟石灰壹樣,越吃越幹,越吃越幹;銀耳湯裏的銀耳差不多就是塑料的口感;酒釀元宵簡直就是藕粉元宵,稠得壹塌糊塗!
Q2:為什麽那麽壹般的毛家水餃還會人滿為患?
不吹不黑,灣仔碼頭這些速凍水餃都比他家的好吃。那個皮壹點嚼勁都沒有,那個餡兒沒有質感。因為是幹撈的,所以不好評價湯。
Q3:為什麽獅子橋吃的不多卻是有名的美食街?
如果算上壹路之隔的樂業村我也就認了,如果單指牌坊那壹條路,那我要吐槽了。
這期介紹南京美食就到這,下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