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元宵節的意義壹句話

元宵節的意義壹句話

元宵節的意義壹句話

 元宵節的意義壹句話, 壹說到元宵節,相信大家都是從小到大只知道到了這個節日的時候吃元宵,卻不知道它的節日含義是什麽,元宵節即將到來,以下元宵節的意義壹句話。

元宵節的意義壹句話1

 1、元宵節舞獅子,象征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托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2、元宵節楊枝插門,寓意著陽能的生發。

 3、元宵佳節,全家人在壹起吃湯圓,“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象征著團團圓圓,和睦相處。

 4、元宵節有很多信仰活動,祈求神靈保佑。象征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

 5、元宵節可以說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古代元宵節由於開禁,人流如織,男女相遇,易於產生愛情。千百年來,在元宵節上演的兩情相悅的愛情故事,舉不勝舉。

 6、元宵節的文化價值在於它是全民的狂歡節,人人參與,樂在其中。

 7、元宵節到來時,節日經濟被攪熱。

  元宵節的傳說故事

  傳說壹: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壹只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壹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壹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壹看,發覺人間壹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傳說二:

 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後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後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後殘暴而敢怒不敢言。呂後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系,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壹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

  傳說三:

 傳漢武帝時宮中有壹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於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劫難,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漢武帝準奏,“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便形成了元宵節,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也在此時流傳開來。

元宵節的意義壹句話2

  元宵節為什麽要吃湯圓

 農歷正月十五吃元宵,全國各地都有壹個***同的風俗,幾乎家家都要吃元宵,也就是湯圓。

 民俗專家認為:在煮湯圓時的時候,開鍋之後湯圓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壹輪明月掛在雲空。天上明月,碗裏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寓意著團圓吉利。因此,吃湯圓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調查的同時也顯示中國人對傳統節日的傳承和熱愛,也是對中國文化的壹種熱愛。吃元宵要吃出區別的味道。

 再者,湯圓的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表示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同時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

 傳統的湯圓是糯米做皮,五谷雜糧做餡料,例如我們經常吃的花生、芝麻等。所以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則是希望新的壹年能有個好收成,風調雨順。豐富的餡料,也寓意著財源廣進,福氣滿滿。

 第三,正月十五元宵節,正是月滿之時,在古代夜生活不像現在如此豐富,所以古代常有與家人賞月話閑聊的習慣。而白凈圓潤的湯圓如同天上的明月,所以古人對湯圓寄托了壹家人能夠和和美美的意願。

  元宵節湯圓和元宵的差異

 壹直以來,有關於元宵和湯圓有什麽區別,很多人都弄不清楚,除了南北方叫法差異上有所差別之外,其實在制作手法上也是有壹定的區別的。

 花式餡料屬於湯圓,甜餡屬於元宵

 湯圓的餡料是最出奇不意的花式,它有芝麻餡的、水果味的、豆沙餡的,甚至還有肉餡的湯圓,肉餡湯圓中又以雞肉湯圓最為盛名,這是來自於貴州興義的百年小吃。它的特色是“眾家皆甜,唯我鹹鮮”。以雞肉為餡,灌雞湯,點芝麻醬,糯米清香與雞肉、豬肉、雞湯、芝麻醬的鮮香結合出特色的香味。

 元宵的餡料則踏實得多,壹路和甜死磕到底。用芝麻白糖等做餡,稍微復雜壹點打點花生或核桃碎,但還是要勿忘白糖。

 湯圓壹顆柔軟的心,元宵的心則硬朗。

 湯圓易存好煮,元宵難存難煮

 湯圓可以以入冰箱冷凍儲存,但元宵就區別,它壹定要現包現吃,最長也不好超過24小時,最忌諱的就是放到冷凍室,因為它沾的是幹粉所以易開裂。

 在煮的環節上,湯圓水開後入鍋不過幾分鐘的事情就好了,但是元宵要經歷三個浮沈最好,就是以滾水入鍋浮起轉文火,再入冷水煮至浮起,如此反復三次。

 湯色上,湯圓是濕粉入水,湯色為清,而以幹粉制作的元宵入水後湯色為白。

 另外,湯圓只有煮壹條路可走,元宵能煮能油炸!!

 湯圓是包出來的,元宵是滾出來的

 湯圓和元宵最大的區別就是在這裏,做法真是區別。

 湯圓要先準備好餡料,再將糯米粉與冷水混成揉成面團,再包上餡料;手法如同包包子壹樣;而在元宵這裏百年不變的招式就是壹個字“滾”,以調制好的餡料滾上幹的糯米粉再沾上水然後再滾粉,如此反復四到五次,滾到妳如意的圓形就可以了。元宵最難掌握的是每滾壹次幹粉都要讓它均勻沾貼在餡料上,最後滾出的形狀最好圓如兵乓球,總之壹定要圓圓的。

  挑選湯圓的註意事項

 市面上湯圓種類各式各樣,為了吃的健康,挑選湯圓的時候要註意以下幾點:

 1、 購買元宵或湯圓時,盡量選擇正規的生產廠家。

 2、 認真閱讀產品包裝。購買時,註意查看元宵或者湯圓時要註意查看產品的包裝,選擇包裝完好、無破損、形狀完好的元宵。

 3、 保留消費小票,出現問題及時維權,消費者可到經營者所在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和消協組織進行維權。

元宵節的意義壹句話3

  元宵節是哪天

 元宵節是我國壹項傳統節日,壹般是每年的農歷的正月十五號,因為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壹系列傳統民俗活動,2021年元宵節是2021年02月26日,星期五這天。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

 元宵節又被稱作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繼春節後第壹個重要的節日,由於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關於元宵節的習俗也不壹樣,元宵節主要有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以及逛花燈等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吃湯圓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習俗,在宋代,民間即流行壹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將餡兒團成形後在糯米粉中滾成,湯圓則是先以糯米粉做成皮兒,再包餡兒而成,做法完完全全不壹樣。

  觀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元宵放燈的習俗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

  舞龍舞獅

 舞龍舞獅是元宵節慶典的重要民俗之壹。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誌》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

  元宵節可以吃面條嗎

 可以吃。

 雖然說元宵節的時候人們主要吃的是湯圓、元宵、餃子以及面燈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具有很好的寓意,象征著生活美滿、生財、團圓以及吉祥等,給予人們對於來年美好生活的期望。

 但這並不是說元宵節只能吃這些食物,其他食物也是可以正常食用的,因此元宵節也是可以吃面條的,面條具有長壽健康的寓意。

  元宵節是中國的情人節嗎

 可以這麽說。

 所謂中國的情人節,主要是指中國本土關於愛情的節日,在我國關於情人節主要有三種說法,壹個是元宵節,也稱上元節,即農歷正月十五;二是上巳節,每年農歷三月初三;三是七夕節,七姐誕,農歷七月初七。

 元宵節、上巳節、七夕節是古代女子最感興趣的節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和上巳節,才可以出來,甚至和男友幽會談情;七夕更傾向於是壹個女子的專屬節日,其內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在古代七夕與愛情關系不大,於近代才成為象征愛情的節日,所以元宵節也可以說是中國的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