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風花雪月看大理散文隨筆

風花雪月看大理散文隨筆

早就仰慕大理的美名,尤其是蒼山洱海的恬靜和大理古城那古典的韻味和現代文化相結合的恰到好處。

 懷揣著多年來對雲南美景的期盼,我抽出了幾天空余的時間並訂了機票,飛往我多年來壹直向往的那片凈土,這絕不是心血來潮,而是長久以來對遠方那片美景的渴望。

 當飛機降落在昆明長水機場時,已是深夜,隔天我就興致勃勃地搭乘著昆明開往大理的火車,途中六個小時的車程,似乎顯得很短暫。當列車抵達大理白族自治州後,當天晚上,我住在大理古城附近,由於長途跋涉的疲憊,我很早就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我起得很早,搭乘著旅遊大巴車開往蒼山洱海景區。坐在客車上,望著車窗外的白族民居分布在路的兩側,時而臨近,時而遙遠,時而從眼前壹掠而過,時而星星點點地分布在遠處的山巒。坐著索道車壹路爬升到蒼山半山腰海拔大約2000多米的'高度時,瞬間感覺到壹股迎面而來的寒氣。在穿過蜿蜒而悠長的天龍洞後,從較遠的出洞口出去,沐浴在陽光之下,心情也壹下子感到豁然開朗起來。順著半山腰的木頭棧道壹邊走,還能壹邊觀賞遠處山腳下壹片片星羅棋布的白族民居,再向更遠處眺望,可以看見深藍的洱海。但由於相隔距離較遠,視線中的洱海是狹長的,橫跨於層層山巒之間,令人神往。

 在去往洱海的途中,在導遊的安排下,我還有幸到白族人家做客,並且品嘗了蒸飯和白族人招待外賓的“風花雪月”茶。而這“風花雪月”茶是四種口味完全不同的茶,分為“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和“洱海月”四個品種,皆屬於普洱茶系列。“上關風”茶剛喝下去的口味微苦,但過後卻會漸漸地泛起甜味,有苦盡甘來的含義,這可以說是這四種茶裏口味比較特別的壹種。

 當我有幸來到洱海邊,搭上環遊洱海的遊輪,環顧四周,在山巒的環抱之下,洱海似乎成為了壹枚碧藍而澄澈的鉆石,鑲嵌在群山之間。洱海的水,像青澀少女的雙眸充滿靈動,讓人壹眼望去就難以忘懷,並在心裏泛起壹陣陣漣漪,久久不能平靜。遊輪緩緩地行駛,壹陣陣涼風吹得讓人如癡如醉。聽當地人說,過去這裏的白族人幾乎都沒出過門,只居住在這蒼山洱海畔,那些老人們壹輩子只見過洱海,認為這就是海,且從天空中俯瞰洱海,它的水域輪廓剛好像壹個耳朵的形狀,“洱海”這壹名稱就應運而生了。

 不遠處飛來了壹群又壹群的類似海鷗的鳥類,雖然叫不上具體的名字,但它們的樣子似乎很熟悉。那些鳥兒壹邊撲打著翅膀在低空中掠過,壹邊低著頭看著遊船上的人們。它們有的在洱海湖面稍作停留,然後向遠方飛去,有的從遊客的眼前飛過,似乎在向我們表示友好。洱海湖面上有了這壹群好客的使者,使得洱海又增添了壹絲生機與活力。

 洱海的行程結束後,我又去參觀了被稱為雲南白族第壹鎮的喜洲古鎮。在喜洲古鎮裏,有喜洲粑粑等各式各樣的風味小吃,漫步在富有古典韻味的石板路上,石板路兩邊傳來了絡繹不絕的小攤販的叫賣聲,遊客們行走在古鎮裏,能看見馬車夫趕著馬車悠閑地來往於大路和小路之間,每次他們經過,都能聽見遠處傳來馬蹄的“嘎達嘎達”聲和車軲轆的“咯吱咯吱”聲,那聲音由遠及近,反映了喜洲古鎮的居民淳樸而安逸的生活。

 當黃昏下的最後壹抹夕陽逐漸消失,夜色漸濃,我回到了大理古城。這是我在大理停留的最後壹個夜晚,明天就要返回昆明並搭乘飛機回去了,因此這個夜晚對我來說顯得格外珍貴。漫步在大理古城裏,四周的遊人熙熙攘攘,街邊有賣燒餌塊,烤乳扇等小吃,古城裏最具有特色的是人民路和洋人街,人民路有賣壹些雲南傳統民族樂器,如葫蘆絲,手鼓等。還有壹些酒吧,裏面有駐唱歌手。

 在大理遊玩的兩天雖然短暫,卻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回憶。大理的美,如蒼山洱海般恬靜,如大理古城般古老卻不失活力,是千年的文化與自然融於壹體的巧妙結合。大理的美,是壹種清新脫俗的美,是壹種靜謐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