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關於上海世博會的作文

關於上海世博會的作文

上海世博會以色列國家館

2008年11月12日,以色列政府與上海世博局正式簽署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參展合同,並確認參與網上世博會項目。

主題: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特色:國家館被稱作海貝殼

以色列館效果圖

以色列國家館由兩座流線型建築體組成,好像環抱在壹起的雙手,又好似壹只海中的貝殼。為了突出上海這座沿海城市,也為了呼應“海寶”的名稱,以色列國家館特意為展館取名“海貝殼”。這只美麗的貝殼不僅要向參觀者展現傳統的猶太文化,更要展示不斷進步的猶太文化,並通過各種展示形式,傳遞猶太文化與中國文化的***通之處。

在建築上,以色列館也盡顯“創新與未來”。低語花園、光之廳、創新廳等三個體驗區,讓參觀者親身體驗現代技術帶來的視聽享受。在低語花園中,參觀者可以同自然對話;在光之廳裏,能與猶太的歷史進行交談。整個展館最精彩的部分在創新廳,遊客們將在這裏享受到壹場由漂浮在三維空間裏的燈球所呈現的360度視聽演出,演出將展現以色列在各個領域的科技創新及重要成果,讓參觀者與未來的挑戰進行壹場思想的碰撞.

上海世博會荷蘭國家館

2007年11月16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荷蘭展館建築設計方案公布。

主題:“快樂街”

造型亮點:變換多姿的燈光效果

設計師:約翰?考美林

荷蘭選擇了“快樂街”為荷蘭國家館的主題

17幢造型獨特的房子勾勒出壹條呈8字形的“快樂街”,每壹幢房子都采用了不同類型的裝飾,展示荷蘭在空間、能源和水利方面的創新。

從遠處看,“快樂街”就宛若壹條穿懸而過的過山車;夜晚,變換多姿的燈光效果又會將它映襯得如夢如幻,壹定會不同興趣、不同品位的參觀者駐足遊玩。

這條快樂美麗的街道由荷蘭設計師,約翰?考美林設計創造。“快樂街”其實是壹個理想化的城市。它還把生活區、工作區和工業區進行了劃分,體現了現代城市生活的合理規劃.

上海世博會日本國家館

2008年10月28日,日本政府與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正式簽署2010年上海世博會參展合同並公布展館方案。

主題:“心之和、技之和”

造型亮點:分為過去、現在、未來3大展區,形態融合了日本傳統特色與現代風格。

日本館效果圖

日本館效果圖

日本館效果圖

日本館效果圖

銀白色的日本展館形成壹個半圓型的大穹頂,宛如壹座“太空堡壘”,其實,這是壹層含太陽能發電裝置的超輕“膜結構”。這讓日本館成為壹座會“呼吸”的展館。

日本展館延續了愛知世博會“與自然***生”的理念,在設計上采用了環境控制技術,使得光、水、空氣等自然資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館外部透光性高的雙層外膜配以內部的太陽電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展館內將使用循環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術。

而在展示方面,日本館將融合了日本傳統特色與現代風格兩種形態,通過過去、現在、未來三部分的講述,讓參觀者在視覺、觸覺、聽覺的感受下,了解壹個真實的日本,以及可持續發展的21世紀新型的城市生活形態。

行走於自然與城市的奧地利館

世博網4月1日消息:記者近日獲悉,上海世博會奧地利館展示方案已初具雛形。奧地利館***分5個展區,參觀者將親身感受從高聳的山脈跨越森林和草地,穿過河谷低地,最終來到城市,體驗奧地利的經濟和文化。下面,請跟隨記者壹起通過想象,先行領略獨特的“奧地利之旅”。

上海世博會奧地利展館模型

通往維也納的“快車”

從等候區開始,參觀者就踏上了奧地利之旅。從華爾茲到薩克斯,耳熟能詳的美妙音符把“世界音樂之鄉”送到參觀者的耳畔;虛擬的壁紙上,希茜公主、莫紮特、施特勞斯,奧地利的名人們也將和參觀者***同踏上愉快的旅程。

經過展館通道,這列從上海出發的列車很快將參觀者帶到了奧地利的維也納。黃浦江上的大橋變成了維也納皇家大橋、上海市政府大樓變成了維也納市政廳、東方明珠電視塔變成了維也納的超級摩天輪、中式的庭院變成了奧地利的自然風光,當然,最不能缺少的,還是奧地利人的真誠友好的“servus”(妳好)。

上海世博會奧地利展館模型

跨越自然之旅

沿著展館內的爬坡向上,參觀者將漸漸遠離城市,開始體驗奧地利奇幻多變的自然風貌。崇山峻嶺、冰雪覆蓋、氣溫低至零點;耳邊是積雪的摩擦聲、冰川的斷裂聲和寒風的呼嘯聲;參觀者們甚至可以摸到雪花,感受到寒冷。在三分之二國土被東阿爾卑斯山脈所覆蓋的奧地利,參觀者可以體驗到高山滑雪的刺激,同樣也可以親臨電閃雷鳴的雪崩。

針葉樹、闊葉樹、莓子、蘑菇散發出香氣;樹葉的沙沙聲、各種飛禽如歌般的鳴唱;走獸偶爾發出的低吼;從雪山下來,森林出現在參觀者的眼前,奧地利這片雪山環抱、綠意盈懷的土地,有47.2%的國土被森林覆蓋。

在這裏,參觀者可以看到樹葉由於四季更叠而產生的色彩變化,不遠處會有壹只膽怯驚慌的小鹿,或許壹只調皮的虛擬小松鼠會跳到妳的身上,嗅嗅氣味。

穿過叢林茂密的山丘,參觀者們將來到壹片水的世界。豐富的湖泊資源、嚴格的環境保護使奧地利的水不但清澈甜美,更有豐富的魚類資源。參觀者可以沿河漫步,可以戲水遊樂,還將可以看到來自歐洲中部原始森林和多瑙河流域的各種魚類和其他動物。

回歸都市

跨越了雪山、森林、湖泊,參觀者的最後壹站重新回到生活的家園——城市。草地和森林壹直延伸到城市中央、人們喝著來自雪山的清泉、在維也納的森林邊郊遊野炊、在多瑙河中遊泳嬉戲,這愜意的城市生活是奧地利城市與自然和諧的真實寫照。

莫紮特和施特勞斯會在城市裏歡迎參觀者,城市交通隨著華爾茲的節拍起舞,天花板、墻壁和地板交相輝映,展示著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這壹展廳也將是奧地利的大舞臺,從擊鞋舞到時尚服裝秀、從古典音樂會到國際VJ之夜,各種美輪美奐的奧地利文化將在這裏上演。

上海世博會捷克館交館儀式舉行捷克將接手新建國家館

世博網4月28日消息:28日下午,上海世博會捷克租賃館移交儀式在世博園區C片區的捷克館現場隆重舉行。捷克駐華大使維捷斯拉夫.格雷普爾(Vitezslav Grepl)、捷克參展總代表斯德理克(Pavel A. Stehlik)、上海世博局副局長胡勁軍等出席捷克展館交接儀式。

捷克展館效果圖

據介紹,捷克館將由捷克FilmDekor公司負責展館布置和設計,計劃用壹年時間裝修,預算費用達18262,5萬克朗(近900萬美元)。展館的主設計風格為都市風景,展館正面將誇張地表現布拉格街道。遊客壹進館,就會看到崗巒起伏綠色風景襯托的城市。

斯德理克(Pavel A. Stehlik)透露,捷克計劃在2010年5月17日舉行國家活動日。

捷克政府於2007年2月7日正式確認參展,並選擇了2000平方米的租賃館作為其展館。2008年1月23日,捷克政府和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正式簽署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參展合同,成為上海世博會第12個簽約國。

展示"城市與和諧" 上海世博會印度館設計方案出爐

印度館整體效果圖

世博網4月27日消息:今天上午,上海世博會印度國家館展示方案揭曉。2010年,在世博園區A片區,這座有著濃郁傳統風格的展館將帶領參觀者回到公元前2000年的古印度,穿越中世紀時期,再到達現代印度,沿途展現古印度文化對現代文明的貢獻。

印度展區總代表希拉與上海世博局副局長胡勁軍簽署印度館建館土地移交備忘錄,印度駐上海總領事戴思銳、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政府總代表華君鐸出席揭曉儀式。 “小”展館融合“大”景象

上海世博會印度館面積4000平方米,設計靈感全部源自印度最古老、最氣勢恢宏的建築。展館的圓拱形大門,建築靈感來自位於艾哈邁達巴德的“Siddi Syed”寺;廣場地面為陶土與青石修建,靈感來自瓦那納西的蘭浦爾宮殿,通過內置水管實現制冷;中央穹頂象征著印度“萬象和諧”的主題,設計靈感來自桑奇佛塔,是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耆那教、錫克教以及基督教中經常出現的建築風格,讓參觀者宛若置身於佛法聖地,找回內心的寧靜。

印度館設計師之壹Naidu表示,古色古香的印度館其實內含高科技元素。印度館使用的建築材料大部分均為可再利用材料。建築設計中大力推行低能耗的手工材料,鼓勵重復利用。采用最先進的制冷與照明系統,實現低能耗高效率。小型風車與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充分利用永久性的可再生能源。零化學物質的場館設計,安全排放無汙染。經過工廠處理的再循環水將用於綠化灌溉,並將展示壹個雨水收集系統。中央穹頂外覆各種草本植物,配以銅質生命之樹,楠竹網格與鋼筋混凝土的使用織就了壹個吸音天花板。太陽能電池板、風車以及穹頂上草本與竹木等建築元素的運用,充分體現節能高效的理念。

從古印度走向未來

“展館每小時能接待1500名參觀者,平均每15-20分鐘接待450名。參觀者將通過影片、演出、美食和特產觸摸印度。”印度展區總代表希拉表示,“豐富的傳統文化、多樣化的宗教信仰、傳統與現代科技發展、城市和農村的融合都將是印度館的展示內容。”。

據悉,印度館所有的展示都圍繞“城市與和諧”的主題展開,通過由古至今的印度城市時空之旅,從公元前2000-3000年的莫漢佐達羅和哈萊潘文明,到中世紀時期的Mohallahs城市生活形態,都被惟妙惟肖地描繪了出來。

同時,印度展館也展現了城市生活的演變,在不斷增長的人口壓力和不斷嚴重的環境問題面前,社會不同部門、不同階層、城鄉之間如何以貿易和服務的交換獲得最大程度的和諧***處。

此外,近年來發展迅速的印度科技產業,如創意設計、科學技術以及最新技術的展示也將是展示重點,包括信息技術、衛星通信技術、生物科學技術等領域的多家印度前沿公司也都將在世博會上得到充分的展示。

印度館的穹頂中央

印度館的圓拱形大門

印度館空中俯瞰圖

印度館全景

智利國家館效果圖

智利國家館效果圖

智利國家館效果圖

智利國家館效果圖

智利國家館內部效果圖

智利國家館內部效果圖

瑞典館主題和方案

瑞典國家館效果圖

2008年11月15日,上海世博會瑞典國家館方案揭曉,展館將呈現瑞典面對挑戰時采取的解決方案,體現“創新”的力量。

主題:創意之光

設計團隊:SWECO公司

造型亮點:展現城市與鄉村的互動,采用傳統的城市建築,並突出展示木材在現代建築領域的運用。

瑞典展館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城市與鄉村生活的互動。整個展館的建築式樣采用傳統的城市建築,由四個相互鏈接的建築物組成。建築外型還將突出展示,木材是如何應用於現代建築領域,以及如何選用適當的材料來實現節能效果的內容。

“可持續發展”、“創新”以及“交流”是瑞典館的三個主題詞,具體展示了瑞典面對挑戰時采取的解決方案,展現瑞典提高城市環境水平的措施和能力,以及新技術環境下,加強交流的重要性等方面內容。每位參觀者都可以在瑞典展館中,興趣盎然地體驗到瑞典的文化、社會精神、工程技術、傳統、對自然的熱愛,以及最重要的創新精神。

圖就不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