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 潤燥利腸, 養血, 止血, 常用於痔瘡出血, 血小板減少, 出血性疾患及因以上原因致貧血者. 大便滑泄者忌用。
材料: 黑木耳(五錢至壹兩), 紅棗(20-30粒), 水(5碗)。
做法: 木耳浸軟, 紅棗去核. 將材料洗凈放入煲內煎水至2碗即可。
清肺火祛痰止咳湯
功效: 清肺火, 祛痰止咳潤心肺, 慢性支氣管炎, 精神疲勞, 補氣和胃寒痰。
材料: 玉竹(五錢), 沙參(5枝), 百合(壹兩), 雪耳(1只), 黑棗(5粒), 燉肉(1塊), 白胡椒(1茶匙), 水(6碗)
做法: 將材料洗凈後放進煲內用慢火煲1小時, 煲至4碗加鹽即可。
黃耳燉鮮奶肌膚幼嫩
功效:潤肺, 滋陰, 養顏, 清心安神, 滋潤肌膚。
材料:黃耳(浸軟發大2朵), 鮮百合(1個), 鮮蓮子(10粒), 鮮奶(1瓶), 冰糖(適量), 滾水(1碗)。將材料洗凈放進燉盅內, 用文火燉1小時。
雪耳桂肉雞蛋茶
功效:潤燥養顏, 補腦益智, 寧神安心, 治心悸失眠, 記憶力減退, 腎虛耳鳴, 肺陰虛燥熱, 咳嗽, 大便秘結者
材料:雪耳(壹兩), 圓肉(五錢), 雞蛋(4只), 冰糖(適量), 水(適量)。
做法:雪耳浸軟, 雞蛋煮熟去殼, 將材料洗凈放進煲內, 水滾後轉慢火煲20分鐘, 加入雞蛋冰糖即可。
首烏黑豆素肉湯
功效:養血烏發, 補血養血, 使頭發不易變白, 面色紅潤
材料:首烏(六錢), 黑豆(四兩), 圓肉(15粒), 紅棗(10粒), 生姜(2片), 燉肉(2塊), 水(8碗)。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凈放進瓦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2小時即可。
田七棗參湯
功效:治虛不受補之婦女
材料:田七片(三錢), 黨參(五錢), 燉肉(1塊), 紅棗(5粒), 滾水(2碗)。
做法:將材料洗凈放入燉盅內, 用慢火燉2小時, 加鹽即可。
豬心當歸湯
功效:中醫素來有“以形補形”的說法。豬心與人心相似,吃豬心確能補心,有強壯心臟的作用。豬心能治心悸、心跳不正常等,是壹種很好的安神劑。現代的年輕人工作繁忙,日常生活中所要應付的繁雜事務多,心理壓力很大。作為年輕的媽媽,經常能買壹個豬心來煲壹味湯飲,增加心肌功能,確實是益處良多。用豬心煲湯,可選用的配料很多。這裏介紹壹種廣東人常飲的豬心當歸湯。
材料:豬心壹個(500克左右),當歸10克,黑豆200克,香菇6個,蔥半棵。
材料處理:豬心切成兩塊,洗去中間淤血,再用熱水燙洗幹凈。當歸(買的時候請藥店工作人員焙好切片)用2碗水煎成壹碗。黑豆用水浸,香菇浸發,去蒂。
做法:豬心放入六碗水中煮開(可將泡香菇的水加入),撇除泡沫浮油,放入半棵蔥、少許姜、浸好的黑豆,小火煮1小時後,將煎好的當歸及水壹並倒入,加入去蒂的香菇,中火再煲半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中藥材講究:此湯的口感非常好,是集美食兼保健的壹款靚湯。黑豆有凈血、解毒和清理腎臟的功能,對治療媽媽們常見的貧血有相當療效。當歸的功用很多,主要為滋養、鎮靜、調經補血,是治血病的主藥,它既是婦科要藥,也是婦女補血佳品。但是當歸活血功用較大,所以月經量多或在行經期間的媽媽,使用時必須謹慎。
蓮子元肉排骨湯
功效:這壹款湯中所選用的配料很常見,幾味合在壹起,與排骨同煲,滋味鮮美,湯色清亮,既滋潤養顏,又有助消化,媽媽喝好,全家喝都好。尤其適合春夏飲用。
材料:蓮子100克,元肉1湯匙,銀耳、黨參各25克,排骨500克斬小件。
材料處理:蓮子開邊除去蓮心,洗凈;淮山、元肉用清水洗凈;銀耳用清水浸至發大,剪去耳腳硬的部分,用開水燙壹下撈出控幹水;排骨放入開水中氽壹下,撈起洗凈控幹水。
做法:水約15碗,大火燒開,放入材料煲滾,然後再用小火煲3小時左右,加鹽調味即可。
中藥材講究:蓮子有補虛損、養心安神健脾止瀉的作用。元肉(即桂圓肉)有補血安神、健腦益智的作用。銀耳有潤肺生津止咳、益氣、補腦、強心和補腎的功用,不僅是美容佳品,還能增加人體免疫力。黨參是常用的補氣中藥,其補氣功效與人參相似,但是價格比人參便宜很多,在廣東,是煲湯中常常添加的壹味中藥,每次放入壹兩根就可以。
生地土茯苓煲龍骨
材料:龍骨(豬脊梁骨)500克,生地20克左右(或取塊根壹塊),土茯苓20克(切片)。
做法:瓦煲中放適量清水,大火煲滾,放入各種材料,再滾後,改用中小火,煲3小時左右,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中藥材講究:這款湯取材簡單,做法也簡單。生地和土茯苓價格低廉,此湯中所用材料,在中藥店大約花2元錢即可購得。湯中選用的生地有清熱涼血、生津潤燥的功效。土伏苓有清熱,除濕,解毒、通利關節的功效。梅雨季節濕氣重,皮膚容易瘙癢、起無名腫癤,喝此湯非常有效。
功效:此湯煲好後,湯色呈黑色,中藥味較重,所以水可以適量放多壹些。飲習慣後,會喜歡上此湯特別的味道。廣東人還喜歡用土茯苓煲蛇,對於養顏、潤膚、解皮膚瘙癢都非常有效。
川芎白芷魚頭湯
材料:川芎10克,白芷20克,鰱魚頭壹個(約400至500克),生姜2片,紅棗2粒。
材料處理:魚頭用刀縱剖成兩塊,用油略煎過。
做法:水約12碗,加入川芎、白芷、姜、紅棗大火燒開,轉慢火煲60分鐘,然後放入煎好的魚頭,再滾後,改小火煲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中藥材講究:川芎主要用來治療頭痛、腹痛、月經不調等癥。白芷用來治療頭痛、骨痛。對媽媽們的保健尤其有益。此湯中的白芷也可用當歸代替,這兩種中藥在功效上有相近的地方。有些媽媽看見中藥就“退避三舍”,覺得不可親近。其實,這兩味中藥很尋常,在藥店裏很容易買到,且價格低廉:10克川芎的價格約為2角;20克白芷約為5角。這些中藥在煲湯中可經常使用,媽媽可壹次多買些備用。
淡菜燉豬舌
材料:豬舌壹條,淡菜50克。
做法:將豬舌的喉管從中間切開,鍋中放約兩碗水置火上燒滾,將豬舌放水中燙約2分鐘,取出,用刀刮去舌面上的那層白色舌苔及喉管部分的壹層白膜,然後用刀橫切成二分厚的薄片。淡菜洗去泥沙。
將豬舌和淡菜放入冷開水中,然後隔水燉,先用大火燉至湯開,然後改小火慢燉,三小時後取出,加鹽調味即可。
中藥材講究:豬舌補益氣血、滋補強壯。淡菜生在海藻間,是貽貝的肉,味甘美而清淡,性溫而不燥,為滋補佳品,亦是菜中佳肴。淡菜和豬舌合而為湯,湯色清,氣味清甜、甘潤,具補血斂精、聚氣寬中的功效。按中醫以形補形的說法,治口舌生瘡最是有效。年輕的媽媽們因為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容易導致口腔潰瘍、口舌生瘡等疾病,煲這款湯喝再好不過。
鴨梨南北杏瘦肉湯
材料: 新鮮鴨嘴梨三個,瘦肉十兩(約四百克),南北杏***壹兩(約四十克),花生油,鹽各少許,清水十二碗。
做法: 鴨嘴梨洗凈,去皮除心;南北杏洗凈,瘦肉原塊洗凈備用。燒滾清水,下豬肉、梨和杏仁,旺火燒至大滾,改中火以至文火,煲約二小時即成。
附註: 本湯可加油,鹽調味,也可淡飲,清爽潤喉。
羅漢果瘦肉湯
材料: 大羅漢果四分之壹個,豬腿精肉八兩(約三百二十克),陳皮壹小塊,清水十碗。
做法:陳皮浸透洗凈,豬肉原塊洗凈。 把清水,羅漢果和陳皮同放直身瓦煲內,旺火燒滾,然後下豬肉,再滾起改用文火煲約兩小時即可。
附註:買羅漢果,要以顏色黑褐,有光澤,搖時不響者為佳。這個湯適合哮喘患者,因羅漢果有解熱消暑,治咳化痰,促進腸胃機能和抑制哮喘的功能。
菇清湯
材料: 冬菇三兩(約壹百二十克),清水三杯,雞精壹粒半,葡萄酒壹湯匙,生油壹茶匙。
做法:將冬菇(又稱香菇)洗凈,放入大碗中加清水浸軟,剪出菇蒂,與浸冬菇水同留用。把清水,冬菇同放鍋內,加雞精,生油和冬菇(連蒂)同燒滾,改用文火煲約半小時,離火稍溫,淋下葡萄酒蓋好,片刻即可。
附註: 如用日本香菇,湯味更鮮。
紅蘿蔔豬肉湯
材料: 青蘿蔔壹斤(約六百四十克),紅蘿蔔四兩(約壹百六十克),蜜棗四個,豬腿精肉十兩(約四百克),陳皮壹小塊,清水適量。
做法: 把蘿蔔去皮,切角塊;豬肉原塊洗凈;陳皮浸軟,洗凈。把清水與陳皮同放直身瓦煲內,旺火燒滾,下全部原料,再滾起改用文火煲約三小時即可。
附註:購買煲湯蘿蔔,以粗壯身重,上圓下尖為好。這個湯有治肺燥,喉幹,眼澀等食療功能。
腳栗子百合湯
材料:新鮮雞腳10只,豬手1只,百合50克(1兩),鮮栗子肉250克(半斤),湘蓮子50克(1兩)。
做法:剝去雞腳附著之黃衣,斬去趾骨,洗凈,斬開兩段,放落滾水中煮5分鐘,取出過冷河。燒凈豬手上之余毛,洗刮凈,斬件,放落滾水中煮5分鐘,取出過冷河。栗子肉用滾水燙過,去衣。洗凈蓮子,百合。把適量清水煲滾,放入雞腳、豬手、栗子肉、蓮子煲2小時,加入百合再煲半小時,下鹽調味。
清補涼瘦肉湯
材料:瘦肉250克(5兩),生熟薏米10克(2錢),蓮子5克(1錢),百合5克(1錢),淮生10克(2錢),玉 竹5克(1錢),茨實5克(1錢)。
做法:把瘦肉放落滾水中煮5分鐘,取出洗凈。洗凈全部清補涼配料。把適量的請水煲滾,放入全部材料,煲3小時,湯成用鹽、生調適味即可。
功效:此湯清甜滋補,有去濕開胃,除痰健肺等溫和清涼功效,特別適宜身體瘦弱,虛不受補者飲用,是夏秋季節的合時湯水。
清燥潤肺老鴿湯
材料:光鴿2只約500克、沙參20克、玉竹20克、麥冬15克、姜片5克、骨湯2000克、精鹽少許。
做法:將每只鴿斬成四大塊,放進開水鍋內焯過,洗去血水,瀝幹待用。將鴿肉和洗凈沙參、玉竹、麥冬、姜片壹同放進砂鍋內,註入骨湯,加蓋,用慢火煨約60分鐘至肉熟湯濃,調味即成。
功效:滋陰益氣,清熱解毒,潤肺養肺,生津潤燥。
白菜幹豬肺湯
材料:豬肺120克,白菜幹90克,蜜棗5個。
做法:將白菜幹用清水浸軟,切斷,用開水略泡,去除澀味;蜜棗去核,洗凈;豬費用清水反復蹊 徑,切塊,擠幹水,再放入鍋內爆幹水分,取出再放入清水中漂洗凈。把全部材料壹齊放入鍋內 加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後,文火煮兩小時, 調味即可。
功效:慢性支氣管炎屬燥熱咳嗽者.癥見咳嗽, 氣喘,痰少而粘,微熱口幹,咽喉幹燥,舌紅。
用法: 隨量飲用。
百葉蘿蔔湯
材料:牛百葉500克,羅蔔1000克,陳皮5克,精鹽適量。
做法:先將牛百葉放在開水中泡3分鐘,取出刮去黑衣,洗凈切碎,再將蘿蔔洗凈切塊,陳皮水浸去白,與牛百葉壹同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再轉用文火2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潤肺化痰,降氣止咳。適用於肺燥咳嗽、咯痰不易、食少難消、咽幹嗆咳等。
用法:佐餐食用。
沙參百合鴨湯
材料:北沙參、百合各30克,肥鴨肉150克。
做法:將北沙參、百合、鴨肉分別洗凈,壹同入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至鴨肉熟爛即成。
功效:養陰潤肺,清熱化痰。適用於肺熱陰虛所致的咳嗽咯痰、口燥咽幹、結核咳嗽等。
用法:飲湯吃鴨肉。
百合雞蛋湯
材料:百合60克,雞蛋2個。
做法:先將百合洗凈,再與洗凈的雞蛋壹同入鍋內,加水適量,煮至蛋熟,去蛋殼即成。
功效:適用於肺虛久咳。
用法:日服1劑,飲湯,吃蛋和百合。
胡蘿蔔紅棗湯
材料:胡蘿蔔120克,紅棗40克。
制法:先將紅棗洗凈,浸泡2小時,再將胡蘿蔔洗凈,與紅棗壹並放入砂鍋內,加入清水,煮約l小時左右,以紅棗熟爛為度。
功效:養陰益氣,利氣止咳。適用於氣陰不足、肺氣上逆所致的嗆咳陣作、口幹自汗、精神疲乏等癥。
用法:日服l劑,分早晚2次服用。
蜂蜜雞蛋湯
材料:蜂蜜35克,雞蛋1個。
做法:將蜂蜜加水300克煮開,打入雞蛋,煮至微沸。
功效:潤肺止咳。適用於肺燥幹咳、久咳。
用法:頓服,早晚空腹服用。
火腿雞茸湯
材料: 雞胸肉壹大塊,金華火腿八十克,雞蛋壹只,鹽、胡椒粉、麻油各適量,清水六碗。
做法: 雞胸肉洗凈,蒸熟,撕成絲,剁茸,裝碗;火腿切絲雞茸與火腿同入砂鍋,下清水,用文火煲約三十分鐘;放入雞蛋搗散成蛋花,加鹽調味。
附註:可去超市買急凍的雞胸肉,以乳黃色或微紅有透亮感為佳愛吃芫荽(香菜),蔥者,可在湯煮好後加入同吃,湯味更美。
羊肉清湯
材料: 羊肉六百克,冬筍三條,紅頭蔥三根,姜二個,水八碗,鹽壹茶匙,酒壹湯匙。
做法:羊肉切塊;冬筍去衣,取筍肉切角塊;蔥洗凈,打結,姜拍裂羊肉入滾水氽過,撈出瀝幹清水用直身瓦煲燒滾,下材料及酒,加蓋,旺火燒約十五分鐘;改中火煲約三十分鐘,再用文火煲至羊肉和筍均酥軟,加鹽調味,揀去姜蔥供飲。
附註: 若嫌羊肉膻味,可用壹個小白蘿蔔切開入水與羊肉整塊***煮十五分鐘,羊肉取出切塊煲湯。
金寶牛尾湯
材料: 新鮮牛尾壹大條,牛肉、椰菜各壹百六十克,紅蘿蔔、蕃茄、土豆各四百克,姜、青豆仁各四十克,砂糖二茶匙,清水適量。
做法:牛尾斬段,氽水後洗凈,入滾水鍋;姜拍碎,入鍋同煲紅蘿蔔(胡蘿蔔)、土豆切粒,蕃茄切塊,椰菜切絲,青豆仁洗凈;牛肉刴茸,調味均勻牛尾煲約二小時半,下紅蘿蔔煲半小時;加土豆、蕃茄,土豆軟時調味,下椰菜(卷心菜)、牛肉煮滾,加青豆仁滾起即可。
附註: 牛尾要去皮後煲湯,味道更鮮,營養豐富如把椰菜先炸過再煲湯,可增加湯的鮮味。
淮杞牛肉湯
材料: 牛腿腱肉四百八十克,淮山八片,杞子四湯匙,桂圓肉四十克,芡實半碗,姜二片,鹽半茶匙,清水適量
做法:旺火燒滾清水,下姜片、洗凈的牛肉,滾起後文火煲壹小時放入其他材料,旺火復滾改文火煲至牛肉和其他材料均熟透時,以鹽調味即可。
附註:牛肉洗凈後,宜放沸水中煮五分鐘,再用作煲湯杞子應挑粒大,幹身,結實,肉厚,色潤者;圓肉即龍眼肉幹,也稱元肉,宜選片大肉厚無蟲蛀者。
花生牛肉湯(五-六人份)
材料: 牛腿腱肉六百克,花生仁壹百六十克,淡奶壹小罐,陳皮壹小塊,姜二個,紅棗十二個,鹽半茶匙,清水十四碗。
做法:陳皮浸軟,刮去內層;紅棗去核洗凈把紅棗、花生、陳皮、清水同放直身瓦煲內燒滾,下牛肉燒滾後改文火煲三小時,至牛肉夠軟時,註入淡奶,以鹽調味即可。
附註:此湯補血奍顏,花生最好連衣煲煮 (註:花生生痰) 。牛腿腱肉即為牛的前腿瘦肉,肉質滑嫩,除煲湯外還可炒、炆、蒸等。
大豆芽菜豬血湯
材料: 大豆芽菜四百八十克,熟豬血四百八十克,姜四片,花生油壹茶題,鹽壹茶匙半。
做法:大豆芽菜洗凈,去根,切段;把豬血用清水洗凈 ,炒鍋燒紅, 下花生油, 爆香姜片,下大豆芽炒香, 註入清水旺火燒滾約三十分;下豬血,燒滾即成,加鹽調味。
腐竹白果豬肚湯
材料: 豬肚壹個,瘦肉壹百六十克,腐竹八十克,白果仁八十克,生薏米、熟薏米各半碗,馬碲肉四個量,鹽少許,清水適量。
做法: 先將豬肚上的脂肪去除,翻開用鹽、生粉揉捏擦勻,洗凈;再如法處理壹次,洗幹凈,放滾水中滾片刻,取出再洗凈, 腐竹折段,白果去心,馬蹄切片用直身瓦煲燒滾清水約八成滿,下豬肚煲約壹小時, 加入其他材料再煲壹小時, 撈出豬肚切片,與其他料同裝碟。
附註:湯料可用生抽蘸食腐竹就是由豆腐皮加工制成的扁圓長棍狀的枝竹,素食中常用。
金銀菜杏仁豬肺湯
材料: 豬肺壹個,豬肉壹百六十克,大白菜六百克,白菜幹四十到八十克,南北杏***四十克,蜜棗六粒,陳皮壹小塊,清水十六碗。
做法:陳皮洗凈浸軟;棗去核,白菜幹浸軟洗凈;豬肺用水沖洗幹凈,切開大塊,置燒紅鐵鍋中(無油)爆過,再洗凈,瀝去水分把杏仁、白菜幹、蜜棗,陳皮與清水同放直身瓦煲內,旺火燒滾,下豬肺、白菜,再滾起時, 改文火煲三小時。
附註: 清洗豬肺時,可將連著豬肺的喉管套在水龍頭上,壹邊灌水壹邊輕拍豬肺,用力搓,並倒去肺中汙水,反復搓洗數次,最後再割破肺膜,把內外洗凈、切塊,放鍋內爆過再煲湯。
西洋菜豬胰臟湯
材料: 西洋菜六百克,豬胰臟三個,瘦肉二百克,南北杏***四十克,蜜棗四粒,新鮮鴨肫二個,鹽壹茶匙,清水十四碗。
做法:先將西洋菜逐條摘除黃葉部分,洗凈;豬胰臟略燙,刮白膜洗凈蜜棗去核;南北杏洗過;鴨肫剖開,去黃衣,用鹽、油擦勻,洗凈用直身瓦煲燒滾清水,下全部材料;旺火燒滾後改文火煲三小時。
附註: 此湯能去煩悶,除心火,健肺去痰,有利於呼吸系統有疾患者。
蜜瓜豬踭湯
材料: 白蜜瓜二斤半(約壹點五公斤),南北杏***二兩(約八十克),瘦豬踭肉十二兩(約四百八十克),清水適量。
做法:將蜜瓜切開數塊,去瓤把清水與豬肉、南北杏同放鍋內燒滾,下蜜瓜,待滾起,改文火煲約三小時。
附註: 可買半生熟的蜜瓜煲湯,本湯有潤肺功能。
蛋卷白菜肉末湯
材料: 豬腿肉末四兩(約壹百六十克),鹹豬肉片二兩(約八十克),白菜十四兩(約五百六十克),雞蛋壹只,上湯四兩。
調味料: A 麻油、姜汁各壹茶匙,酒半湯匙,鹽、胡椒粉各少許,栗粉二茶匙。 B 鹽、胡椒粉各少許,酒壹湯匙。
做法:豬肉放碗內,下A拌勻成肉餡雞蛋打散,以鹽調勻,攤成薄蛋皮,有其上撒少許幹栗粉,中央放下肉餡,卷成蛋卷,放蒸籠用中火蒸約八分鐘白菜放入鹽滾水中氽軟,取出;鹹肉煮過,撈出取蛋卷切壹厘米小段;白菜、鹹肉均切五厘米長塊,上湯加B調味將蛋卷排入扣碗底部,貼碗邊排列豬肉片,白菜放入中央,註入湯至八成滿,入蒸籠蒸約十五分鐘,潷出湯,將菜倒扣入湯碗,再註入原湯即成。
附註: 要蛋皮不破,可在蛋液中加少許栗米粉,再打勻攤皮。
竹筍腌鮮湯
材料: 五花肉六兩(約二百四十克),熟鹹瘦肉四兩(約壹百六十克),熟竹筍八兩(約三百二十克),姜二片,蔥二根,韭菜半兩(約二十克),紹酒壹湯匙,清水六碗,鹹肉湯二碗。
做法:花肉和鹹肉分別切成長方片蔥切段,韮菜切段,竹筍切滾刀片將五花肉放入鍋內,加水、姜、蔥、酒,加蓋,旺火燒滾,撇去浮沫。改文火燒半小時,加入鹹肉湯、鹹肉片和筍塊,燒滾再煲十五分鐘,下韭菜,離火推勻。
附註: 如不喜歡太鹹者,把鹹肉湯改清湯,加適量生抽。
栗子瘦肉排骨湯
材料: 新鮮栗子肉十兩(約四百克),新鮮瘦肉四兩(約壹百六十克),肉排八兩(約三百二十克),生抽壹湯匙半,清水十二碗。
做法: 將栗子肉冼凈,去衣,瘦肉,排骨原塊洗凈,薯仔去皮洗凈; 蕃茄去皮,每個切開四份用直身瓦煲燒滾清水,下肉和栗子,旺火煲滾約半小時,改文火煲約壹小時將瘦肉、肉排撈出切塊,倒回湯肉,加鹽調味,裝碗食用。
附註:扁身的栗子易軟味甜, 把去殼栗子買回家,可放在沸水中煮五分鐘,熄火片刻,取出很容易撕去外皮。等冷卻再剝就不易了。
薯仔排骨湯
材料:新鮮肉排十兩(約四百克),薯仔四個,蕃茄兩個,鹽壹茶匙,清水十二碗。
做法:排骨原塊洗凈,薯仔去皮洗凈;蕃茄去皮,每個切開四份;用直身瓦煲燒滾清水,下排骨,薯仔,旺火燒滾,改文火煲約兩個小時,加蕃茄滾幾滾即成。
附註:把蕃茄放在沸水中略燙過,再放在冷水中浸片刻,便很容易剝皮,薯仔洗凈,放沸水中略煮片刻,再取出用冷水沖過也易剝皮。
冬菜肉餅湯
材料:瘦肉六兩(約二百四十克),大豆芽二兩(約八十克),冬菜壹兩(約四十克),清湯八碗,雞蛋壹只,炒過米粉半兩(約二十克)。
調味料:酒壹茶匙,姜汁半茶匙,鹽,胡椒粉各少許。
做法:把瘦肉切成碎茸,放碗內加入雞蛋和調味料,下炒米粉和清湯半杯,調勻腌片刻,待湯汁全部被肉茸吸收成大肉餅為止;把去凈根之大豆芽與冬菜同放入較深之平底碗中,加余下之清湯並將肉餅鋪在上面,上蒸鍋內蒸熟即成。
附註:可把冬菜切成絲或細長條再煲湯,應試味後才下鹽,因冬菜味鹹。
火腿火鴨豆腐羮
材料:火鴨肉壹百六十克,火腿三片,豆腐二塊,西芹壹條,紅蘿蔔半個,姜壹小塊,蔥粒壹湯匙,鹽、胡椒粉各少許,清水適量。
做法:火鴨肉切小粒;火腿切成指甲般小片;豆腐切小粒,瀝去水份西芹去老筋絡,斜切方粒;紅蘿蔔去皮切粒,姜剁茸起油鍋,加鹽略爆蔥、姜,下西芹、紅蘿蔔抄勻,加入豆腐,註入清水,候滾起,加入火鴨粒和火腿片,調味滾好,勾芡,推勻,加蔥粒即成。
附註:豆腐可在勾芡前才加入,否則煮得時間過長,吃起來口感不嫩滑。
雙冬肉絲豆腐羮
材料:冬筍八十克,冬菇四只,豬瘦肉壹百二十克,豆腐二塊,鹽壹茶匙,生抽、生粉各壹茶匙,粟粉半湯匙,水二湯匙,清水五碗,花生油少許。
做法:冬菇浸軟洗凈,與冬筍分別切絲;豬肉切絲,下生抽、生粉拌勻;豆腐每塊剁開成十六件方塊燒熱砂鍋,下花生油,略爆肉絲,下雙冬和豆腐,加清水推勻,調味,蓋好,旺火燒滾,以水溶粟粉,埋芡即成。
附註:凡是做湯羮,以馬蹄粉勾芡為好。
瘦肉鳳爪響螺湯
材料:幹響螺片六十克,瘦肉壹百六十克,雞腳十二只,杞子二十克(五錢),淮山八片,蜜棗二個,姜壹片,陳皮壹小塊,鹽壹茶匙,清水十四碗。
做法:螺片用清水浸軟,置滾水十五分鐘,撈出洗凈瀝幹瘦肉原塊下沸水焯過,撈出洗凈切塊;雞爪入沸水氽過,撕去黃皮,斬去爪尖;淮山、杞子洗凈,姜拍裂,陳皮浸軟洗凈直身瓦煲加清水,下全部材料,加蓋,猛火煲滾,改文火煲二至三小時,加鹽調味即成。
附註:幹響螺片洗凈後,要用熱水浸半小時才會軟,浸水可做湯,湯煲好後,可將湯料蘸蝦醬進食,味極佳。
豬肉鮑片湯
材料:幹鮑片八十克,豬腿精肉三百二十克,瑤柱四大粒,鹽半茶匙,清水適量
做法:幹鮑片、瑤柱洗凈,溫水浸軟;豬腿精肉洗凈直身瓦煲燒滾清水,下全部材料,旺火燒滾後改文火煲三小時,加鹽調味。
附註:壹般的幹鮑片並非用真正的鮑魚切片制成,而是幹螺肉片,但用於煲湯亦可。
生蠔清湯
材料:生蠔四百八十克,蔥壹條,姜四塊,紫菜二塊,鹽、麻油各壹茶匙,酒壹湯匙,胡椒粉少許,清水五碗。
做法:開殼取出生蠔肉,用鹽、生粉調勻,洗凈,入沸水焯過,瀝水洗凈姜切絲,蔥切小粒,紫菜切小塊燒滾清水,以鹽、胡椒粉調味,下生蠔再煮滾,即下紫菜片、蔥粒熄火,加酒、麻油,裝碗,下姜絲即成。
附註:生通常用粗鹽、生粉揉擦;但也有人認為只將生蠔置於瀝水籃內,在水喉下輕輕沖凈其滑潺就行了,這樣烹出的湯味更鮮美 。
菜幹豆腐鹹魚頭湯
材料:鹹魚頭二個,白菜幹六十克,豆腐三塊,花生油壹茶匙,姜六片。
做法:鹹魚頭去腮、去鱗等,洗凈,用姜爆過白菜幹洗凈,浸軟,瀝幹;豆腐洗過直身瓦煲註入大量清水,旺火燒滾,下料,滾起,改中火煲三小時。
附註:此湯本身已有鹹味,無須加鹽調味。
火腿白菜湯
材料:黃芽白菜心壹個,瑤柱二粒,瘦肉壹百二十克,火腿四十克,清湯八碗,鹽、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取鮮嫩之黃芽菜心洗凈,只在頭部切十字切瑤柱用清水浸軟,蒸軟,撕成幼條;火腿、瘦肉切絲燒熱戀砂鍋,下花生油兩湯匙,加入白菜兜勻,註入清湯,滾約二十五分鐘,下火腿絲,以鹽、胡椒粉調味。
附註:瑤柱用清水浸軟後,用刀拍松,再用手撕就容易了。
西洋菜生魚湯
材料:西洋菜九百克,生魚壹大條,瘦豬肉三百二十克,陳皮壹小塊,清水十三碗,姜二片,鹽半茶匙。
做法:西洋菜摘段,洗凈;陳皮浸軟;生魚劏除內臟,去鱗,洗凈,煎黃備用清水與陳皮燒滾,下生魚、瘦肉和西洋菜,燒滾後再用文火煲約二小時,用鹽調味。
附註:這是壹款清潤去熱毒、生肌愈合的良湯,但魚刺多,可作煲湯裝生魚煲,或飲前挑凈魚刺。
黨參田雞湯
材料:田雞六百克,瘦肉壹百六十克,黨參四十克,鹽半茶匙,清水十二碗。
做法:田雞劏好洗凈;黨參、瘦肉洗凈直身瓦煲燒滾清水,下田雞、瘦肉和黨參,旺火燒滾後,改中火煲約二小時,用鹽調味。
附註:本湯最宜秋天飲用,補氣益脾胃,利水消腫疳,老少鹹宜;但外感發熱者不宜。
節瓜鹹蛋湯
材料:大嫩節瓜三個,生鹹蛋二只,鹽四分之壹茶匙,花生油壹湯匙半,清水八碗。
做法:節瓜刮去表層之毛皮,留青,洗凈,切長方塊燒熱砂鍋,用油、鹽略炒節瓜,註入清水煲約半小時鹹蛋打開加入湯中再煲十五分鐘。
附註:此湯加淡菜仔(小的貽貝幹),瘦肉同煲,味更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