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文言文怎麽形容好吃

文言文怎麽形容好吃

1. “美食”用文言文怎麽說

“美食”用文言文可以如下:

玉盤珍饈、山珍海味、珍饈佳肴、龍肝鳳膽、八珍玉食、垂涎三尺、八珍玉食、饕餮大餐等。

1、垂涎三尺chuí xián sān chǐ

釋義:涎:口水。 口水掛下三尺長。形容極其貪婪的樣子。也形容非常眼熱。

出處:唐·柳宗元《三戒》:“臨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

2、垂涎欲滴chuí xián yù dī

釋義:涎:口水。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形容十分貪婪的樣子。

出處:唐·柳宗元《招海賈文》:“垂涎閃舌兮,揮霍旁午。”

3、八珍玉食bā zhēn yù shí

釋義:泛指精美的肴饌。

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萬語對生意。”

4、饕餮大餐tāo tiè dà cān

釋義:是壹種想象中的神秘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只有壹個大頭和壹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麽吃什麽,由於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它是貪欲的象征。

出處:傳說龍生九子,其第五子叫饕餮,是上古壹種兇猛且殘忍的魔獸,喜食人,食量大。饕餮原是《左傳》中用來形容貪財貪食之不仁不義者。

擴展資料:

美食,顧名思義就是美味的食物,貴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邊小吃。其實美食是不分貴賤的,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都可以稱之為美食。中國素有”烹飪王國“這個美譽。在中國這個大家庭裏,我們有五十六個小家庭,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

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後有回味,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壹種精神享受。享受美食也要看場合,場合好美食吃起來才有味道。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營養物質各不相同,品味更多美食,享受更多健康,也讓人吃的更加開心。

美食不僅僅是餐桌上的食物。還包括休閑零食、各種餅幹、糕點、糖類,蜜餞、幹果、肉制食品、茶飲沖泡等制品,各有各的風味,都可稱之為美食。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_美食

2. 吃用古文怎麽說

古文中用“食”、“啖”、“饗”來表示吃。

食——嗟來之食:嗟表示呼呵的聲音(吃飯時的聲音)。

啖——日啖荔枝三百顆:每天吃三百顆荔枝。

饗——先祭而後饗:先祭祀再吃。

擴展資料:

“食”出自《禮記·檀弓下》:

齊大饑。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

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白話釋義:

齊國發生了嚴重的饑荒。黔敖做好飯湯等食物擺在大路邊,等待把食物給饑餓的人來吃。

有壹個饑腸轆轆的人用衣袖遮住臉,拖著鞋子,昏昏沈沈地走了過來,黔敖左手端著食物,右手端著湯,對他吆喝道:“餵!來吃吧!”那人瞪大他的眼睛盯著黔敖,說:“我就是因為不吃侮辱我的尊嚴的食物,才餓成這個樣子的。”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終餓死了。曾子聽到這件事後說:“恐怕不用這樣吧!黔敖無禮呼喚時,當然可以拒絕,但他道歉之後,仍然可以去吃。”

“啖”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惠州壹絕》: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白話譯文:

羅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楊梅天天都有新鮮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願意永遠都做嶺南的人。

“饗”出自《淮南子·說山》:先祭而後饗。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嗟來之食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惠州壹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