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麽要找“隱形冠軍”?
近年來,滬深300的表現主導了趨勢,藍籌風格的價值市場在過去幾年中多次連續上漲。2020年以來,價值藍籌的短期投資機會難以把握,長期內生動力相對不足。
當前背景下,相較於過去幾年持續上漲的“明顯冠軍”價值藍籌公司,我們認為投資估值相對便宜、基本面穩定、細分賽道領先、具備壹定市場定價權的“隱形冠軍”是風險收益比更高的投資策略。
2.什麽是“隱形冠軍”?
在哪些領域?-傳統還是新興?隱形冠軍誕生於不同的領域,但它們總會隨著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的交匯而朝著某個方向發展;
2B還是2C?隱形冠軍大多在2B領域,他們是客戶背後的配套產品供應商。
市場規模大還是小?隱形冠軍專註於其業務,其市場規模通常較小,其自身規模大多為中小型企業。
隱形冠軍所在的行業多集中在制造業和化工行業,不同國家隱形冠軍的優勢行業各有側重。中國隱形冠軍主要分布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它們的發展恰逢其時。
篩選a股“隱形冠軍”有三個標準:在世界市場或中國市場排名前三,鮮為外界所知,年收入低於200億元;四個特征:業務重點、資源優勢(R&D和創新能力)、業績穩步增長和領先的市場份額。
3.“隱形冠軍”的評選標準
4.首批“隱形冠軍”名單
廣州酒家:廣式月餅龍頭&;速凍食品線索。
賽輪輪胎:全球領先的礦用輪胎供應商。
蔔式股份有限公司:石化行業後期自動化領導者&:工業機器人領先。
安全檢查:機動車綜合檢查龍頭。
金城醫藥:頭孢中間體&;谷胱甘肽的領先供應商。
4、企業詳情
1)廣州酒家:廣式月餅龍頭&;速凍食品線索。
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35,現公司於2017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廣州酒家,603043)。公司已發展成為具有嶺南特色的大型食品制造和餐飲服務集團。2012年至2018年月餅產銷量位居全國第壹,是廣式月餅的龍頭。同時大力發展冷凍食品,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業務以“粵味”為主,在餐飲、美食方面立足廣東,開拓國內外市場。
①“餐飲品牌”,深耕廣州。該公司以餐飲業務起家,主要品牌為自營粵菜“廣州酒家”和“天記”。此外,還培育發展了“西溪地”“好唐興”“星悅城”等壹批特色餐飲品牌,還開發了“滿漢全席”“五代宴”“南越王宴”等仿古名宴。2019年,公司簽署《陶陶居合作框架協議》,推動廣州老字號復興再造。目前公司餐飲銷售模式以直營為主,擁有19家餐飲直營店,其中大部分位於廣州;
②“食創規模”,走向國內外。公司食品制造業務以月餅系列產品和速凍食品為主,輔以臘肉、蛋糕酥、面包、西式糕點等品類,擁有“利口福”“秋風”“制作酥”等知名品牌。該板塊主要采用直銷和分銷模式,包括自營連鎖店、電商、超市、特殊渠道、分銷商和連鎖加盟商。目前,公司及子公司擁有200多家蛋糕房(含加盟店)。其中,“利口福”是公司的主要品牌,在市內擁有多家連鎖店和直銷店,並在中國多個省市自治區進行總經銷。其產品涵蓋中秋月餅、速凍小吃、廣式臘肉、蓮蓉餡料、蛋糕面包、安全午餐、休閑食品、端午湯圓等八大系列,暢銷國內並出口歐盟、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
老字號和創新品牌連年享有盛譽,產銷率仍供不應求。公司通過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銷量,帶動產量增長,產銷量保持較高水平。“廣州酒家”品牌在餐飲行業消費者中具有較高的認可度,享有“廣州第壹吃”的美譽,並以“粵菜技藝”入選廣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公司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2012-2018連續七年產銷量全國第壹,被中國飯店協會授予“中國月餅第壹股”榮譽;2017年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2019年被認定為“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截至目前,公司培養了六代粵菜技藝傳承人和近百名粵菜名匠,多次代表國家、省市參加烹飪比賽。廚師團多年受國務院僑辦委托,以美食大使身份出訪拉美、大洋洲、北歐等地,推廣粵菜文化。
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公司的生產能力不斷擴大。公司在番禺、梅州、茂名、湘潭等地設立了食品制造和生產基地。截至2018年度報告,公司月餅系列產品產量為1.1.6萬噸,銷量為1.6萬噸,產銷率為99.49%。速凍食品產量2.06萬噸,銷量2.02萬噸,產銷率98.09%。根據公司2065438+2009年3月的公告,即使產能已擴大至7040噸/年,但不少於2000噸/年的月餅及餡料產能仍在建設中。
業績多年穩定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從2011到2018,公司營收從165438+6600萬元上升至25.37億元,CAGR達到11.75%,增長2.18倍;歸母凈利潤從654.38+0.48億元上升至3.84億元,CAGR達到654.38+0.456%,增長2.59倍;毛利率得益於生產規模和原材料成本的適當控制,降低了成本並實現了持續改善。2018年為54.66%,增長7.38pct與2011相比。凈利率多年來壹直穩步增長,2018年達到15.11%,與2011相比增長了2.39pct。2019年公司開拓線上渠道,雙十壹天貓旗艦店單店銷售額同比增長138%,JD.COM渠道銷售成交額同比增長100%,雙十二JD.COM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700%。該公司在JD.COM自營糕點排行榜上排名第三。65438+2月17日,我公司還與JD.COM超市達成合作,使其老字號食品搭上電商快車,共同推動2020年銷售額的大幅增長。
2)賽車輪胎:全球領先的礦用輪胎供應商。
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02年在青島成立,並於2011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賽輪輪胎,601058)。是國內首家a股上市的民營輪胎企業。公司主要從事輪胎的研究、生產、營銷和服務,是礦用各類輪胎的領先供應商。
深耕輪胎行業,致力於“做好輪胎”。公司輪胎產品主要分為半鋼子午線輪胎、全鋼子午線輪胎和越野輪胎,廣泛應用於轎車、輕型卡車、大型客車、卡車、特種車輛等領域;回收產品主要包括翻新輪胎、胎面膠、橡膠粉、鋼絲等。,分別用於輪胎置換、舊輪胎翻新、再生膠制造、優質鋼材生產等領域;輪胎貿易業務主要采用市場化運作模式,從其他公司采購輪胎產品並對外銷售。
國際化和走出去是公司壹直堅持的重要戰略。在渠道方面,公司壹半以上的產品出口海外,暢銷歐美、亞洲、非洲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銷售規模的擴大得益於公司全球營銷體系的完善。目前,公司已形成以北美、非洲、東南亞和歐洲的銷售公司和服務中心為主,其他地區的銷售代表處為輔的全球營銷網絡。在人才方面,公司不斷為R&D團隊和管理團隊引進海外專家,同時從生產工人中培養和選拔優秀人才到海外深造,並在公司內部培養國際化人才。
公司從兩個方面建立優勢壁壘:
①從技術上建立行業領先地位。自成立以來,公司高度重視技術創新,每年投入大量研發費用支持自主創新。公司是“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研示範基地。截至2018年末,公司擁有約253項專利,參與制定或修訂88項國家和行業標準。公司是國內首家研發出具有“電子身份”的輪胎——RFID智能輪胎的先進技術企業,也是業內首家采用信息技術控制生產全過程的企業。近年來,公司先後獲得“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範企業”“國家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企業”“國家物聯網融合創新與融合應用示範企業”“國家服務型制造示範企業”等國家級榮譽資質。
業績多年穩定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從2010到2018,公司營收從40.50億元上升到13685億元,CAGR達到16.44%,增長3.38倍;歸母凈利潤從1.1.3億元上升至6.68億元,CAGR達到24.84%,增長5.90倍;2018年毛利率為19.82%,較2010年毛利率提升11.47 pct。2018年度的凈利潤增長率為4.80%,比2010年度的凈利潤增長率高2.00個百分點。整體來看,公司全鋼輪胎和半鋼輪胎產銷穩步增長,毛利率持續提升。越野輪胎在生產、銷售、渠道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盈利能力不斷提升。2019業績報告顯示,公司持續受益於市場發展及原材料價格低迷。與此同時,越南工廠的新產能運行良好。在201510億元營收中,同比增長10.34%,歸母凈利潤為12億元,同比增長79.9%。
3)博世股份:石油化工後期自動化龍頭&;工業機器人領先。
哈爾濱蔔式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在哈爾濱成立,現於2012在深交所上市(蔔式股份,002698)。公司主要從事大型智能成套設備和環保工藝裝備的研發、生產和營銷,並提供與裝備相關的配套增值服務。是中國石化後處理成套設備領域的領導者,也是高溫礦熱爐機器人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立足傳統石化物流自動化領域,抓住新興機器人產品機遇。公司傳統主營業務為石化領域顆粒物料自動化碼垛成套設備,可為下遊石化、煤化工、鹽化工、化肥、精細化工等化工行業的固體物料後處理提供全自動化解決方案。多年來,該業務不斷擴展到具有自動稱重和包裝要求的領域,如谷物、食品、飲料、建築材料、港口和飼料。在石化後端自動化領域的技術積累為公司業務向同源異用的高端工業機器人產品延伸奠定了基礎,目前已在多個領域取得行業第壹,並形成了新的業績增長點:
①在冶金領域,公司自主研發的電石爐爐前高溫作業專用機器人產品可替代人工作業,實現高溫危險作業。同時,公司持續推進礦熱爐及合金冶煉各環節機器人的研發,部分產品已進入調試階段;
②在高端醫療領域,公司通過投資測試高端醫療機器人投資了多家醫療公司。涉及的項目包括微創腹部手術機器人研發、影像引導放療精準定位系統研發、遠程輔助微創椎弓根植入機器人研發等。
同時,為滿足下遊客戶的其他後加工需求,公司
①收購奧地利寶潔公司;在節能環保領域;P公司收購了廢酸處理技術,其相關業務現已實現快速增長;
②在智慧物流領域,支持智能貨運中轉設備的智能信息系統可以實現物流倉儲、存儲和交付的自動化。目前公司主要市場為國內,產品銷往除港澳臺以外的全國各省市地區,並出口歐、亞、非十多個國家。下遊客戶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環球工程、中泰礦冶、鄭鈞集團和益海嘉裏等行業巨頭。
公司廠房和生產線設施齊全,為打造智能制造“精密工具”奠定了基礎。
在生產方面,公司現已建成4萬多平方米的制造、裝配和調試車間,擁有100多套生產加工設備和實驗檢測設備。截至2018年末,公司智能成套設備核心產品及配套服務年產值達413萬元;
在研發方面,公司整合產業資源積累與哈工大強大的學術優勢,自主研發了多項填補國內空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主要產品性能指標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根據專利網關的數據,截至2019,公司已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225項專利,其中包括99項實用新型、76項發明、47項發明和3項外觀設計。同時,公司有相當數量的核技術以專有技術的形式受到保密措施的保護,技術壁壘穩固。
公司在行業內具有技術權威性,曾負責和參與多項行業和國家標準的制定,包括行業標準JB/T《堆垛機通用技術要求》和國家標準《堆垛機安全要求\堆垛機器人通用技術要求》。公司獲獎無數,其領先地位得到政府和市場的認可。公司是國家認定的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承擔多項國家級和省級重大項目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任務。公司技術中心於2018年度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公司是中國機器人TOP10峰會成員、Capek“通用行業十佳系統集成商”、中國機器人峰會“百強機器人系統集成商”、“中國人工智能企業100強”和“2017年中國智能制造企業100強”,並被列入“福布斯中國100最具上市潛力企業”。此外,該公司還獲得了科技部等政府機構的專項資金支持,並在多個工業機器人和醫療機器人領域啟動了系統研究、開發和示範項目。此外,由思哲瑞醫療(公司)持股16.54%研發的微創腹部手術機器人已成功完成全球首例5G遠程手術。
受益於石化行業下遊客戶的穩定和業務領域的延伸,公司業績和盈利能力在2015後企穩並進入上行快車道。2011-2019年公司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86%和9.45%。公司依托原有業務技術和客戶資源優勢,發展產品配套服務、機器人、環保減排等戰略性新業務,在冶金、食品、物流等領域開拓新市場。2015後業務升級效果逐步顯現,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均大幅增長,公司營收和歸母由2015增長至2019。2019業績報告顯示,預計實現營收146億元,同比增長59.43%;歸母凈利潤3654.38+0萬元,同比增長70.18%,新業務增長潛力已經顯現。
4)安全檢查:機動車綜合檢查龍頭。
深圳車安檢測股份有限公司於2006年在深圳成立,現已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為2016(車安檢測,300572。SZ)。公司是中國機動車檢測領域整體解決方案的主要提供商,是機動車檢測壹體化領域的領導者。
機動車檢測領域的壹體化供應商,產品線全覆蓋,產業鏈從上遊設備延伸至下遊運營。公司專註於機動車檢測領域並持續創新。產品線全面覆蓋機動車檢測系統、聯網檢測行業監管系統、機動車尾氣遙感檢測系統和智能駕駛人考試培訓系統,可為車輛制造、維修、檢測、研究、監管、駕考培訓等機動車領域各類機構客戶提供涵蓋產品和系統方案設計、安裝集成、運維及行業監管的綜合解決方案。其中,機動車檢測系統方案為公司核心業務,2018年實現營收4.89億元,占營收的92.7%,市場份額為12.83%;該業務板塊的新車下線檢測設備為高端產品,未來有望突破國外巨頭壟斷,實現國產替代;其他聯網監管系統、機動車尾氣遙感檢測系統等業務受益於政策支持和較高的行業壁壘,同樣潛力巨大。
公司積極推動業務向產業鏈下遊延伸,完善業務結構,完成產業閉環。自2018以來,公司通過壹系列收購切入下遊汽車檢測站業務領域,先後投資了興車安檢(70%)、中檢集團(75%)和深圳車安盛輝(20%),快速收購檢測站,開拓機動車市場。公司從上遊設備向下遊經營延伸的勢頭已基本形成。高質量和老式的檢測站在客戶和客流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並且檢測站的成本相對固定。2018年,公司收購的檢測站毛利率達到56.17%,較原核心業務車輛檢測系統毛利率提升7.5個百分點。2020年6月8日,65438+2020年10月8日,公司擬以3.44億元的價格收購山東鄭智五家公司70%的股份,進壹步切入二手車交易服務和機動車保險代理業務領域,正式完成產業鏈閉環。公司銷售渠道分布完整,截至2018,已覆蓋華東、華中、西南、東北、華北、華南、西北等多個地區。
公司在R&D能力、生產技術和產業布局方面建立了高壁壘。在R&D和技術方面,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重視創新,R&D費用占總收入的5%-7%。此外,公司成立了持股平臺公司,使其技術人員間接持有公司股份,形成了員工與公司共同發展的長效激勵機制,目前已形成較為成熟的R&D;d流程和高效的R&D團隊,人均產出得到了持續提高,而工程師李鴻也得到了充分釋放。自主研發的智能駕駛教官機器人培訓系統技術、機動車尾氣遙感檢測系統等多項核心技術均領先全國。截至2018 12 31,公司擁有1項專利和54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並擁有多項非專利技術。在產業布局方面,公司是國內少數能夠同時提供機動車檢測系統綜合解決方案、智能駕駛人考試培訓系統、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解決方案和機動車行業聯網監管系統解決方案的企業之壹,也是國內唯壹壹家布局了機動車檢測全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公司榮獲“中國汽車維修30強”、“中國汽車維修最具成長性企業”和“中國汽車維修科技創新優秀企業”。憑借自身的競爭壁壘,該公司在收入增長和銷量上都領先於同行。
業績多年高速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從2011到2018,公司營收從65438+5600萬元上升至5.28億元,CAGR達到18.97%,增長3.37倍;歸母凈利潤從0.22億元上升至654.38+0.89億元,CAGR達到28.34%,增長5.73倍;在2018之前,公司的收入增長率始終高於同行業的機動車檢測系統,並且在數量上也領先於同行業的公司,並以超過25%的年增長率增長。從2017到2018,高出行業近3倍,這意味著公司緊跟行業發展,深化市場份額。
公司毛利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並保持在45%以上,2018年毛利率為49.04%,同比增長2.16 pct;與2011相比。2017年後凈利率超過20%並穩步上升,2018年凈利率達到23.69%,較2011年增長9.68pct。隨著公司自身R&D能力的提升,產品升級有望進壹步提高公司的毛利率,而凈利潤的增加或使公司所處的汽車檢測行業仍有發展空間。公司2019年度業績報告顯示,2019年度營業總收入為9.73億元,同比增長84.30%,主要來自檢測行業機動車檢測系統和聯網監管系統的銷售。歸母凈利潤為654.38+0.89億元,同比增長5056.5438+0%。
5)金城醫藥:頭孢中間體&;谷胱甘肽領先供應商
山東金城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04年在山東淄博起步,於2011年6月在創業板上市(金城醫藥,300233)。主要從事醫藥中間體、生物制藥和終端制劑的研究、生產和營銷。我公司是中國最大的頭孢菌素類藥物中間體生產企業,也是中國唯壹獲得谷胱甘肽原料藥批準的生產企業。
以醫藥中間體起家,通過獲得資質和合作,業務逐漸向下遊延伸。公司的中間體產品包括頭孢菌素粉針劑、頭孢菌素側鏈中間體等。,廣泛用於下遊主流抗生素制劑。客戶包括華倫特、阿拉賓、ACS DOBFAR等海外制藥巨頭,以及齊魯安鐵、廣西科倫、焦作麗珠等國內知名頭孢類藥物生產商。2014以來,公司先後收購上海天辰藥業(現上海金城藥業)、中山道博發(現金城金素)等終端制劑生產企業,以獲得批件資質進入下遊頭孢制劑領域。
2016與ACS DOBFAR SPA達成合作,在抗生素領域構建了中間體出口-原料藥進口-制劑生產銷售的閉環產業鏈。2017公司通過收購朗逸藥業(現金誠泰)將業務拓展至婦科和兒科終端制劑領域;公司還獲得了特色原料藥稀缺資質,推動多肽特色生物制藥產業鏈建設。
公司特色原料藥產品主要為谷胱甘肽原料藥和腺苷蛋氨酸。其中,谷胱甘肽是主要產品,該技術是公司於2009年從日本公司簽署的“技術許可合同”中獲得的。2012年,公司獲得中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目前公司已成長為谷胱甘肽原料領域的領軍企業,並正在積極探索產品在下遊保健品、飼料、生物肥料等領域的應用;同時,公司前瞻性地以合作方式布局創新藥領域,與東方略於2018達成合作,獲得美國宮頸癌病毒治療性疫苗和TOCA 511 &;TocaFC惡性腫瘤基因治療等項目在國內具有產業化優先權,相關產品應用前景廣闊。在開拓國內市場的同時,公司也在持續加強海外新客戶的拓展,產品遠銷日本、德國、意大利、韓國、印度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罕見批文+技術資源加持+產能持續擴張,為公司構築護城河。
資質方面,公司通過購買終端制劑生產廠家掌握了涵蓋主流頭孢制劑、婦科和免疫學的生產批件,子公司近20家制劑生產廠家通過國家GMP認證;
在生產方面,公司生產能力不斷提升。截至2018,公司醫藥中間體、生物制藥、特色原料藥和醫藥化工產品年產量分別達到4478.98噸、219.65噸和8787.388+0噸。
在技術方面,公司擁有國家級和山東省級技術中心,組建了專註於頭孢類藥物中間體、生物制藥和終端制劑的R&D團隊,並與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達成了長期合作。截至2019年末,公司擁有授權專利125項,其中發明專利112項,實用新型12項,外觀設計1項。
公司的價值得到國家和行業的認可。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企業、山東省科技攻關計劃實施單位。公司“第三代頭孢菌素中間體活酯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201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公司被列為“中國醫藥工業100強”、“中國醫藥工業50強”、“中國化工百強”和“最具創新力上市公司”等。本公司子公司金城柯睿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評為“第三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醫藥中間體傳統業務長期穩定增長,下遊終端制劑業務快速增長。從2010到2018,公司的營收CAGR達到18.78%,歸母CAGR的凈利潤達到12.26%。2014之後,公司大力向下遊延伸,使終端制劑業務迅速成長為公司新的業務支柱,隨後業績大幅增長。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呈上升趨勢,受益於高毛利的產品占比持續提升。公司2018年毛利率為50.07%,為21.25 pct;高於2010。凈利率常年保持在10%左右。2019業績報告顯示,年內公司主營業務經營情況良好,醫藥化工板塊市場保持穩定,生物原料藥、頭孢粉針劑等產品銷售較上年同期也實現穩步增長。剔除2065,438+08年度和2065,438+09年度子公司金城泰爾65,438+0.22和2.9億元商譽減值的臨時影響,預計公司2065,438+09年度凈利潤為426,543.8萬元,同比增長9.12%。
寫在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