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吞除了與面搭配外,也可以單獨食用。但要想體現出雲吞獨特的口味,在制作時需要特別註意以下幾點:
第壹點:皮雲吞的皮講究薄且透明,薄如棉紙,在制作時需要用雞蛋液和面粉和成團,然後反復搟壓,目的是讓蛋液與面粉能夠充分地融合在壹起,讓形成的面皮筋道,也就是有壹定的韌性,這樣在煮雲吞的時候皮才不會破,口感上柔嫩爽口;
第二點:餡制作雲吞的餡要使用多種食材,壹般包括豬肉、蝦仁和蛋液,其中豬肉最好選用後腿肉,且肥瘦相間,肉無須剁的太碎,如黃豆粒大小即可,這樣做出的餡才能鮮嫩多汁;蝦仁要選用新鮮的,且每個雲吞中都需包入壹個蝦仁;
第三點:湯雲吞對於湯的要求極高,用壹個字概括就是“鮮”,為了能滿足這個要求,制作雲吞的湯壹般使用豬脊骨、大地魚、蝦頭、蝦米等食材壹起熬制而成,且大地魚下鍋前須烤幹,這樣煮制時才能激發出魚的鮮與香。
下面,小瑞就為大家分享下雲吞的做法:
雲吞制作:皮薄、餡滑、湯鮮
食材:豬後腿肉300g、蝦仁100g;
輔料:面粉、雞蛋、大地魚,豬脊骨、蝦頭、蝦米;
調料:食鹽、白糖、雞精、大蔥、生姜、料酒、麻油、生粉、食用堿、食用油適量;
美食步驟:第壹步:制皮
①首先將適量的面粉放入盆內,將兩個雞蛋打入碗內,用筷子攪勻,然後將雞蛋液倒入面粉內,同時加入少量的食用堿,最後倒入適量的清水,邊用筷子攪拌,用手將其揉成光滑的面團,放入面盆內,蓋上壹層保鮮膜,餳發15分鐘左右;
②將醒發後的面團揉搓幾下,然後用手掌壓扁,接著用搟面杖反復搟壓,直到形成的面皮表面光滑,韌性增大,最後將面團搟壓成方形的薄片,接著用刀在面皮上將其分割成大小為6厘米左右的小正方形面皮,這些就是雲吞皮;(-註意:如果覺得雲吞皮較小,分割時還可繼續增大)
第二步:調餡
將準備好的鮮蝦洗凈,去掉蝦線,剪掉蝦須,掐掉蝦頭,取出蝦仁備用,接著將豬後腿肉剁成如黃豆粒大小的碎末,放入碗內,同時加入備好的蝦仁以及適量的食鹽、料酒、白糖、蔥末、姜末、生粉、麻油,用筷子攪拌均勻,直至攪上勁為止,最後將雲吞皮包上餡料;(-註意:掐掉的蝦頭不要扔掉,留著後面的熬湯食用)
第三步:熬湯
首先將大地魚用小火慢慢烤幹備用,鍋內放入適量的食用油,加入切好的姜片,煸炒出香味後,下入蝦頭繼續煸炒,當蝦頭內部水分蒸發完全後即可撈出,接著下入豬脊骨進行煸炒,當炒至豬脊骨表面微黃時,倒入適量的熱水,同時放入烤幹後的大地魚以及煸炒好的蝦頭,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至大約三個小時,加入適量的食鹽以及雞精調味;(-註意:為了保證湯底的鮮美,加水時要壹次性加足,切勿中途添水,即使添水也應用熱水)
第四步:煮制
鍋內放入適量的清水,用大火燒開,當鍋內的水沸騰後下入雲吞,中途攪拌幾次讓其受熱均勻,煮大約3~5分鐘,當雲吞逐漸浮起,表皮變得透明且形態飽滿時即可撈出放入碗內,接著加入熬好的湯汁,淋上適量的麻油,壹道美味的雲吞就做好了。(-註意:煮雲吞的水量壹定要足,如果鍋太小,可以分開多次煮,防止雲吞粘連)
雲吞制作之“疑難解惑”
(1)雲吞煮制時鍋內為什麽要放入足量的水?
答:煮制雲吞時有“壹滾二滿三清”的說法,壹滾就是指煮雲吞時鍋內的水要沸騰,這樣雲吞下入時能快速成熟定形而不會煮破露餡;二滿就是指鍋內的水量要滿要足,這樣雲吞在鍋內煮制翻滾時,由於空間較大而不會碰撞粘連在壹起;三清是指煮雲吞的水要保持清澈,無雜質,這樣煮出的雲吞才能透明有光,形態飽滿。因此雲吞煮制時,鍋內壹定要放入足量的水,如果鍋小,還可分開多次煮制。
(2)雲吞面該如何制作?
答:本文分享的是雲吞的制作方法,若想制作雲吞面,還應加入面條。雲吞面內的面條要求入口滑爽,韌性強,彈性足,因此面條在制作時,也需反復搟壓,讓蛋液充分融進面粉內,增加其韌性,傳統工藝是用竹杠(也成竹升)去滾壓,這樣壓制出了面條稱為竹升面。
雲吞制作之“技術小Tips”
1.制作雲吞時皮壹定要薄,如果皮太厚,雲吞的口感將大打折扣,因此搟皮至關重要;
2.雲吞的口感整體上要鮮嫩,因此用作調餡的食材,比如豬肉、蝦仁壹定要新鮮,切勿變質有異味;
3.為了防止餡料不輕易露出,包制雲吞時,手上可先蘸點清水,這樣有利於增加雲吞皮的粘性;
4.制作雲吞的湯底可根據個人口味添加適量的辣椒油以及其他配菜,比如香菜、紫菜、蝦皮等等;
總結
雲吞無論在外形還是口感上都與餛飩有很大的區別,在制作雲吞時,要講究皮薄、餡滑、湯鮮,這樣做出的雲吞在味道上才能格外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