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競爭激烈,盈利企業比例較低,主要是因為供應鏈采購體系的中間成本較高,餐飲企業營銷手段落後。首先,供應鏈采購體系的中間成本較高。壹般中小型餐飲企業在采購時完全依賴中間商,存在采購方回扣的問題。來自產地的原材料和餐館的價格差距幾乎是3-8倍。自2003年10以來,我國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餐飲企業成本越來越高;但由於餐廳數量多,競爭激烈,企業不敢隨意提價。這使得餐飲業的平均利潤越來越低,壹些餐館雖然生意很好,但並不賺錢;餐廳存在頻繁轉讓的現象。當現代企業的競爭力不斷強調供應鏈物流的管理時,餐飲業這壹古老的行業需要在供應鏈采購的創新上下功夫,從而降低中間成本,而發展電子商務是解決這壹問題的好方法。
其次,目前中國餐飲業的營銷理念還很陳舊,經營者對消費者需求的了解還很不足。因此,經營者只憑感覺猜測消費者需要什麽,消費者更換食物的速度非常快。與此同時,消費者也處於非常被動的地位,他們只能根據餐廳的做法來選擇他們吃的東西。同時,餐廳之間的信息非常封閉,餐廳經營者之間關於信息、管理經驗、廚師和服務員的招聘以及餐廳銷售的溝通非常少。因此,發展網絡營銷對拓寬傳統經營模式、提高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壹,餐飲業適合發展電子商務的特點
餐飲業給人的印象是壹個老行業,而電子商務是壹個新發展的技術,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但是,如果我們研究餐飲業的特點,我們可以發現這壹傳統行業具有適合使用電子商務技術的特點。
首先,中國的餐飲業以中小企業為中心,其中國有成分僅占65,438+0%以上,因此大多數餐飲老板希望通過電子商務降低成本並增加利潤。。快餐業是最敏感的現代餐飲業。隨著技術、配方、設備和人才的引進,其營業額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技術創新的財富效應極大地刺激了許多傳統餐飲企業,大家都在尋找壹種安全、穩定、綠色、快速的增值方式。
第二,電子商務本質上是壹種服務經濟,在中國或世界上沒有其他行業比餐飲業更精通服務經濟。服務行業的顯著特點是其靈活的管理模式和以客戶為中心,這可以說是相同的。綠色營銷作為壹種新的營銷理念,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特征,逐漸被現代餐飲業所接受和重視。綠色營銷要求餐飲企業加強技術改造,在引進環保設備的同時積極開展餐飲電子商務,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綠色環保、受眾廣泛、與其他旅遊服務相匹配的特點,實現環境保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壹。
第三,餐飲業是壹個有大有小的行業。大的是民以食為天,小的是遍布大街小巷,就餐方式多樣,經營機制靈活,價格豐富節儉,特色個性化。電子商務是壹種柔性定制和個性化服務的生產模式,兩者在經濟意義上是同構的。特許經營、連鎖店、品牌效應、電子物流和配送都是電子商務的優勢。正是因為餐飲的分散性,才特別適合網絡聚集,所以餐飲業不僅適合發展電子商務,而且很可能成為第壹個盈利的行業。
二、電子商務在餐飲業的應用措施
電子商務技術在傳統餐飲業的應用對餐飲企業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首先,供應鏈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可以大大降低餐飲企業的采購成本。其次,在電子商務中實施網絡營銷可以為餐飲企業提供廣闊的客戶渠道。再次,物流技術的應用可以為餐飲企業拓展銷售模式。
下面分析壹下電子商務技術在餐飲業的應用措施。
首先,將科技引入餐飲業,實現烹飪技術的現代化。這在以連鎖經營為特征的現代快餐業中表現得非常明顯。例如,自動控制設備用於控制產品的生產和加工過程,電子收銀機用於提高銷售服務的準確性和速度,互聯網用於遠距離信息傳輸,點餐機用於為客戶提供方便和準確的服務,計算機軟件系統用於幫助客戶進行營養分析並指導其消費。科技產品的應用水平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壹家餐飲企業的競爭實力。實現烹飪技術的現代化,根本上是實現烹飪技術的標準化,如舊產品的改造和新產品的創新、加工程序的重新設計、新型調味料的開發和應用、現代加工設備的開發和應用、具有溫度控制、時間控制和數量控制功能的設備的應用等等。電子商務首先強調技術含量和標準化建設。
二是加強餐飲業的網絡化建設,特別是餐飲網站的建設。連鎖經營是現代餐飲業的主要標誌,是餐飲企業實現跨區域規模化擴張的有效途徑,也是餐飲電子商務的良好形式。由於餐飲企業的產品“腿短”,無法像其他工業企業壹樣通過批發、零售、直銷等各種銷售渠道將產品銷往全國甚至全世界。只有在外面開店,才能實現大規模跨區域擴張的目標。相反,只有構建良好的餐飲業網絡,才能順利進行采購、外賣和配送這壹連鎖經營。同時,大力加強餐飲網站的特色建設,廣泛開展宣傳、廣告、點餐、咨詢、投訴和法律救濟等服務,並借助這壹運營平臺,達到提高整個餐飲行業網絡化水平的目的。
三是註重餐飲業品牌建設和特色經營,提升餐飲業文化品位和線上餐飲文化特色。從事電子商務必須提高餐飲業的文化品位,摒棄傳統餐飲業的低水平服務模式,走特色飲食文化之路。有了自己的網站或虛擬店面,妳不能簡單地介紹酒店地址、預訂電話或幾張烹飪圖片,而必須突出餐飲的深層次服務,如企業精神、特色菜肴、休閑、文化和娛樂、在同行業中的獨特優勢、投訴處理、反饋甚至互動交流。總之,餐飲業觸網最重要的是提升其特色文化品位,重點培養各級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處處體現了企業對顧客“愛、樂、潔、精”的考量;同時,也要考慮到網絡文化的特點,讓消費者在網絡上有聞其香、誘其色、隨其意、吃其飯、沈醉其中的感覺。
三是嚴控餐飲物流(采購、分揀、保鮮、配送),實現電商壹體化服務。如上所述,餐飲業的成本居高不下,主要問題出在采購、分揀、保存和物資配送等環節。大市場不懂,小市場壟斷,加上保鮮運輸,物流成本自然高。在電子商務的幫助下,實現了電子物流,這在購買餐飲材料方面具有廣闊的市場,信息靈通,訂單方便快捷。配送(包括分揀、保存、運輸等。)可以交給第三方物流代理商,其在溫度技術、保質期、物料需求預測、交貨時間等方面都有安全、穩定、綠色的保障。,這對餐飲企業做大做強、特色鮮明、效益顯著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第四,借助電子商務和專業協會的指導,加強信息交流和共享,從行業競爭走向戰略聯盟。目前很多企業都是同業之友,互不往來,餐飲企業也不例外。過分強調自己的業務特點實際上是拒絕同行之間的友好合作。其實沒必要。電子商務的壹大特點是它可以共享信息資源和共享消費者客戶。我們可以經營專業的網絡平臺。在餐飲專業協會的指導下,餐館應加強信息交流和共享,實現從行業競爭到戰略聯盟的轉變,將中國餐飲企業在世界上越做越大。
五是加強餐飲業電商人才培養。人才壹直是制約餐飲行業電商發展的瓶頸。按照傳統慣例,餐飲業的進入門檻較低,人才素質普遍較低。這是不爭的事實,懂信息技術的人少之又少。我認為必須加強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旅遊專業學校、烹飪專業學校和電子商務專業學校應該在這方面對專業做出相應的調整,讓懂信息技術的人了解餐飲,讓懂餐飲的人通過網絡經營,讓復合型人才適應市場發展的趨勢,從而實現觀念、決策和激勵的創新,消除家庭觀念、親屬關系和家族勢力對企業發展的不利影響。沒有現代經營者,就沒有現代餐飲業。
六是與文化旅遊、休閑娛樂等其他服務業聯動發展,發揮網絡服務的開放性和包容性。餐飲電子商務不能單獨開展,必須與文化旅遊、休閑娛樂等其他服務業共同發展,充分發揮網絡服務的開放性和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