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廣場相親角相親大軍中的c小姐。
30歲之前,C小姐的相親貼上只有兩個字:“漂亮”。每個周末,她爸爸都會幫她去上海人民廣場的相親角,在眾多的雨傘中尋找合適的對象。
現在,C小姐剛滿30歲,父親的相親貼上加了“有房有車”“住浦東”。C小姐對相親對象的態度逐漸軟化,願意跟著父親去見相親對象。
人民廣場有很多這樣的相親。
哪些因素成了相親擇偶最重要的標準?
為什麽有的人在相親角很快找到對象,有的人卻堅持了好幾年?
為了相親成功,為什麽要刻意降低年薪?
……
我們研究了人民廣場交友角的1023交友貼,總結出這10的擇偶標準和單身的四個理由。妳同意嗎?
作為中國最著名的相親聖地,上海人民廣場的相親角每天都聚集著無數人,他們的目的只有壹個:為子女或為自己找對象。
有人在這裏結婚了。
有些人在這裏受挫了。
相親角的擇偶標準
這是什麽?
妳知道約會貼的“標準格式”怎麽寫嗎?
雖然沒有人規定征婚帖的格式,但征婚角出現的“介紹信”大多遵循這種格式:第壹部分介紹自己的年齡、學歷等情況,第二部分陳述對目標對象的期望。
年齡是壹個無法回避的話題。
婚介角的民間中介孔女士告訴記者,前年她就覺得888的女生不好介紹成功。" 993年,它們是今年最受歡迎的,因為它們既不太大也不太小。"看到壹個女生的父母堅持相親十幾年,覺得“比抗戰還難”。
在我們收集的1023條交友帖子中,相親對象平均年齡達到36.0歲,占66.1%“80後”是絕對主力;女性人數是男性的2.5倍,80後和90後女性人數分別達到了3.3倍和5.8倍。
但是,大多數盲人都會在相親貼上標註自己的年齡。
教育、職業...妳有房間嗎?
除了年齡,相親帖中也多次提到相親對象的學歷和職業。
在聲明學歷的897人中,本科和碩士超過八成,博士有29人。20%以上畢業於“211”和“985”重點大學。排名前三的高校分別是上海財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52人來自海外500強高校。
最常被提及的職業相關詞匯是外企、金融/銀行、財務/會計。
當然,相親對象的“硬實力”也很重要,50.3%的人明確提到自己有房子。
上海人?新上海人?外人?
除了上海本地人(337人)占32.9%,來自江蘇(64人)、浙江、遼寧、山東等沿海省份的人也不少。在註明戶籍的人中,上海本地人、新上海人和外地人的比例約為2.0: 1.5: 1。
男人更容易找到伴侶?不存在的
長期以來,人們對相親市場有壹種刻板印象:“男人更容易找到伴侶”。但民間中介孔女士不同意這種說法。“有些收入低,條件差的男生,來了幾次都不來,放棄了。”這些“無權進場”的單身男性,並不在交友帖數據中,很難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在兩極分化的另壹端,壹些條件不錯的男性也很少發征婚帖。
小啊,1.8m,上海長大,紐約世界知名大學碩士畢業,美國金融行業工作,年薪60多萬人民幣。但他的事業還在上升期,也不急著找對象。
但是他爸爸還是把兒子的征婚貼放在了征婚角。得到熱烈響應後,他給小a發了幾十張女生照片,壹開始在網上談了兩次,後來就再也沒有回復父親的“照片轟炸”了。
相親角就像是隱形婚姻戰場激烈競爭的壹個縮影。
讓我們來看看吧。
最常被相親對象提及的
十大擇偶條件
↓↓↓
10擇偶標準:年齡、身高、職業。猜猜哪個最重要?
很多人以為相親角度只關註房子,實際情況要復雜得多。通過分析交友帖中對目標對象的描述,可以發現年齡、性格、身高、學歷是最常被提及的四個方面。
條件1:外觀
重要性:★★★★★
很少有人在交友帖中要求對方長得好看,但在面試中,每個人都喜歡提到“長相”這壹點在男性身上尤為明顯。
陳俊希望找到壹個90年代出生的漂亮女孩。“我是外貌協會的。妳的長相起碼要七八十。談朋友要有感情。”b先生也是這樣,他媽媽說兒子體重170斤,長相壹般,但是女方不好看就受不了。
漂亮的C小姐也想找個帥的,但這個不在征婚帖裏,因為她爸爸會通過看照片來查。她爸爸說“三十歲的男人越來越醜”“八成不喜歡”。
條件二:房產
重要性:★★★★★
在1023的交友帖中,只有180的人明確表示希望對方有房。然而,房子的重要性並不完全。
民間中介朱先生認為:“基本上父母不是來搞對象的,是來搞生意的。目的性太強了。”他覺得80後和90後不壹樣。90後主要看性格,有時間了解壹個人。80後趕上了壓力大的時代,現在沒時間,只能看條件。
但這種感覺與數據結論不符。從征婚帖的內容來看,80後對房子最無所謂。50.1%的80後沒有房子,但只有14.3%的80後要求另壹半有房子。“90後”自己有房的比例最高,要求對方有房的比例也最高。
條件三:婚姻狀況
重要性:★★★★☆。
未婚似乎被當成了默認前提。
離婚和未婚之間的跳躍是非常困難的。在要求對象婚姻狀況的未婚人群中,100%要求對方未婚,沒有人明確接受離異者。從相親的角度來說,離婚的人更難配對。
條件四:人格品質
重要性:★★★★☆。
沒想到,物質要求並不是交友帖的主流。性格素質是交友帖中女性最常提及的要求,男性也將其排在第二位。
按照相親的流程,相親崗位的匹配只是第壹步。之後需要雙方家長通話,交換照片,年輕人才能見面聊天。誌同道合的性格是關鍵的最後壹步。
D小姐是婚介角典型的“新上海人”。她有高學歷和高收入。她本科和碩士都是重點大學畢業的,現在在銀行工作。D小姐的母親說,他們並沒有要求男方有房有碩士,而是“兩人要在壹起談”。
條件5:教育
重要性:★★★★☆。
像D小姐這種學歷高的人,基本都是對學歷有期待的。
要求學歷的,80%以上要求本科學歷。大部分碩士生和博士生可以放寬學歷到本科生。
但深入分析發現,學位匹配也會分層細化,就像進壹步詢問房子位置壹樣。
有的碩士要求對方是“重點本科”。在希望從重點大學畢業的34名婦女中,26名是碩士研究生,1名是博士生。
條件六:年齡
重要性:★★★★☆☆
在約會的角落裏,年齡對女人來說更重要。婚姻市場往往從生育能力的角度來評判女性,認為年齡越大意味著生育能力越低。以相親角最多的1983這個群體為例。沒有壹個男人願意找壹個同齡或者更大的女人,而女人可以接受大到8歲的男人。
老年人似乎更容易接受年齡跨度更大的對象。53歲上海本地男,有三套房,想找壹個比自己小15左右的女人。而壹個50歲的未婚女性想找壹個45-65歲有房有能力身體健康的男性。如果70歲左右,她會有“更好的條件”。
條件7:身高
重要性:★★★★☆☆
身高對男人來說更重要。男性壹般對女性身高要求不高,大多數人希望女性達到160cm。對對象身高要求的女性比男性多13.9個百分點,女性對男性身高要求最多的是170cm或175cm。
矮個子男生和高個子女生面臨幾乎壹樣的身高匹配“麻煩”
條件八:工資
重要性:★★★☆☆
在征婚帖中,男女雙方都不怎麽提及自己和對方的工資。但是,薪水仍然是衡量男人的重要標準。
51.9%的男性主動提及自己的薪酬,比女性高出24.3個百分點。而且她們的平均綜合年薪高達240585元,比女性高出5萬多元。
但也有幾位家長告訴記者,壹些相親角的高薪女性為了避免顯得高不可攀,故意把30萬年薪寫成20萬。
E女士,年薪超過654.38+0萬,法國留學碩士。37歲,離異,無子女。她父親說,他們認為男方年薪七八十萬,房子車子都不要。關鍵是人品好。1023征婚帖中,綜合年薪超過30萬的有78人,明確要求對象年薪的比例僅為2.6%。
條件九:戶籍
重要性:★★★☆☆
提出明確戶籍要求的219人中,近三成是“不限戶籍”,但近四成是找上海本地人,近六成希望對方有上海戶口。
每個地方的人都傾向於尋找同壹地區的人。上海人陳俊說,如果妳找壹個當地人,父母雙方都可以照顧他們未來的孩子,他們的文化也很相似。非上海相親也期待文化交流。
孫的總結是:“擠牙膏是從上面擠還是從下面擠,這是壹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將來妳們會進入親密關系。”
條件10:違禁物品
重要性:★★★★★
有壹系列“禁品”是碰不得的雷區,會被排除在擇偶範圍之外。
C小姐,因為護士工作時間長,很難照顧到家人,而且面臨很多家長的批評。但她也有壹系列的“禁忌”。她爸爸列舉:“醫生不要,會計不要,戴眼鏡的人不要,胖子不要,1.82米以上不要,1.7米以下不要……”
總的來說,10的擇偶標準在相親角度很重要,只是男女的評價體系不同。粗略來說,只有婚姻狀況、性格品質、學歷對男女都重要;男性對房子、身高、薪資的要求更高,女性更看重長相、年齡、戶籍。
即使有明確的擇偶標準。
妳可能找不到合適的結婚對象。
單身的四個原因
妳被抓住了嗎?
↓↓↓
單身四大理由:忙的時候顧不上戀愛?ta也是如此。
擇偶有很多條件。妳能在相親角找到另壹半嗎?當然很難。
孫董培對此並不感到意外:“讓兩個完全陌生的人進入親密關系,是化學反應;父母通過交換房子、年齡等客觀信息來撮合對方,是壹種生理反應。妳怎麽能指望壹個物理過程產生化學反應呢?”
工作和物質的壓力忽視或犧牲了家庭。
分析數據可以發現,相親角已經聚集了壹批“新上海人”。他們面臨著相似的婚姻問題:工作壓力大,私生活簡單且相對狹窄,在上海缺少接觸到適齡人群。買房等物質壓力和繁忙的工作讓他們無暇顧及婚姻。
新上海人D小姐的媽媽其實很同情女兒的辛苦。女兒白天上班,晚上回家休息,周末還要學習充電。她意識到她的女兒根本沒有時間談戀愛。“她得先在上海立足,有碗飯吃。”“這種情況下我怎麽給她更多壓力?”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壹些新上海人的父母對孩子壹無所知,似乎壹切都是孩子自己在打理。這和上海本地家庭親密的親子關系完全不同。D小姐的媽媽發現,很多外地畢業的男生,因為買不起房,離開了上海。工作後,D小姐幾乎遇不到同等知識水平的未婚男青年。
要求高,太挑剔,或者不夠自信。
擇偶難,與性格密切相關。有的人過於自信,對別人要求過高,有的人不夠自信和主動,有的人還停留在過去的婚戀記憶中。
民間中介朱先生講述了壹對通過相親角認識的情侶在飯店吃飯的故事。男生因為桌布有點不平,所以稍微拉了壹下,但是他沒有註意到女生的手正好壓在桌布上。女生馬上說這樣不禮貌,男生沒註意繼續點菜,女生就和他分手了。
缺乏父母的正確指導
在相親對象采訪過程中,不止壹位家長告訴記者,他們後悔只讓孩子專心學習,不允許談戀愛。現在的孩子在戀愛婚姻中不再主動,父母卻焦慮不安。
此外,相親對象信息混亂,難以有效匹配,也是相親難以成功的重要原因。
第壹個問題是,有必要進入婚姻嗎?
孫認為,結婚只是壹種選擇。“我采訪過很多人,他們覺得可以選擇不婚、晚婚、丁克或者同性婚姻。為什麽他們壹定要按照所謂的主流進入統壹的婚姻模式?”
民間中介孔女士認為,單身人士可能面臨養老問題。“以後,還能指望保姆嗎?”
如果確定要結婚,就會面臨如何解決擇偶難的問題。
壹些60後的父母強烈建議政府和雇主組織更多的社交活動。個人資源有限的父母似乎試圖將個人婚姻推向公共領域,並期望從集體獲得更多幫助。
民間中介朱先生發現情感咨詢非常有效。“首先要挖深根,擇偶標準是什麽,塑造形象。然後從自己和對方的角度綜合考慮找不到對象的關鍵障礙。只有解決了這個障礙,成功率才會高。”
如果最後真的找不到理想對象怎麽辦?
D小姐的媽媽認為她可以單身壹輩子,不能將就,但“我只是希望她能找個普通的老公,過普通的生活”。
B先生的媽媽非常渴望兒子找到另壹半:“我肯定走在妳前面,妳身邊沒有人。我安心嗎?”我放心不下。"
雋雋有話要說:
壹卷書在顫抖。
想和壹個滾聊天?
歡迎上面掃描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