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小小的食堂,不僅有美味的料理,還有壹個神奇之處:來這裏吃過料理的人,可以達成自己的心願。因為這個美麗的傳說,許多客人慕名而來,倫子也在和他們的交際之中,慢慢敞開了心扉。在得知母親琉璃子患癌後,雖然之前與母親的相處並不和睦,但倫子也開始認真思考自己與母親的關系,漸漸明白了母親的用心良苦後,慢慢與母親冰釋前嫌。
為了滿足母親的願望,倫子親自宰殺了豢養許久的豬,把它的每壹部分都做成不同的料理。母親走後,倫子消沈了壹陣子,直到她無意中發現母親寫給她的信件後,她才慢慢釋懷,生活也逐漸步上了正軌。
書裏,形形色色的食客輪番登場,也讓蝸牛食堂更富有人情味。被阿根廷籍老婆拋棄了的熊桑、愛人去世多年但為其壹直服喪的有錢人的小老婆、希望與暗戀對象兩情相悅的女孩桃子、患有厭食癥的兔子……
來到蝸牛食堂的他們,有著難言的苦衷,有著心碎的過往,更有著對未來的期待。但無壹例外地,食客們都達成了自己的願望。這並不是什麽魔法,而是倫子的用心,依托著食物的滋味和食堂的氛圍,讓客人卸下心防,得償所願。
同樣,倫子與母親長久以來的疏離也是她的心結之壹。她曾以為母親是壹個不檢點的女人,也覺得自己從未擁有過母愛,但在經營食堂的日子裏,她慢慢與母親重歸於好。
我們每個人都像壹列火車,奔走在成長的軌道上,壹往無前,想遠離生活的茍且,想去看詩和遠方。而母親就是沿途的站點,她無可奈何又滿心不舍地看著我們啟程離開,揮手告別。
但當我們看到所謂的的“遠方”是滿目荒蕪的時候,耗幹了燃料並對自己大失所望的時候,母親仍然在那裏,等著我們停靠,等著我們回家。
這本書的文風樸實細膩,壹字壹句都有著神奇的療愈效果。或許就像倫子的料理壹樣,作者的文字對讀者也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治愈吧。
我覺得在這世上,沒有比食物更靠得住的東西了。妳吃的每壹口,都被紮紮實實地吞咽下肚,或是變成能量,或是轉為脂肪。總之,它會在妳的身體裏紮根,成為妳身上不可或缺的壹部分,陪妳撐過這漫漫人生。
換句話說,食物是人類必須與之***度壹生的夥伴。因為食物,壹天之內就可以產生起碼三次能帶來滿足感和幸福感的時刻。因為這樣的“小確幸”,我有了珍惜每壹天的理由。
蝸牛食堂,並不是販賣用蝸牛制成的料理,而是指倫子用心做出的料理,以及她所遇到的每壹個人,也像看過這本書或正在看著這篇文章的妳們。
背著生活賜予的殼,像蝸牛壹樣,固執而努力地,負重前行。雖然緩慢,但無比堅定,因為我們有美食果腹,亦有愛滋養。
最後,想說壹段話,壹半是琉璃子對倫子的希冀,壹半是我想表達的心聲:
請妳更有自信地堂堂而活。
請妳穩穩地踩著地面而呼吸。
請珍惜那些帶妳去吃美食的人。
請善待為妳做壹頓飯的人。
因為這世上,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啊!
?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歡迎點贊,歡迎關註~
? ~手動比壹顆大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