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就會勇敢地講我愛妳。當我們長成了大人,我們永遠只記得說我恨妳。當我們還是小孩的時候,我們就會流著眼淚說我很難過。當我們長成了大人,我們就永遠在臉上掛著壹副玩世不恭的笑容說我不在乎。
小雪節氣養生註意事項有哪些?小雪節氣是我國歷來很重要的壹個節氣,小雪開始人們很容易患病,因此需要格外註意。下面來看看小雪節氣養生註意事項。
小雪節氣養生註意事項
1、小雪節氣養生的註意事項
1.1、註意調節情緒
應調節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經常參加壹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聽聽音樂,會會朋友。清代醫學家吳尚說:“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也。”
1.2、多曬太陽
我國傳統的醫學理論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為常曬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在冬季,由於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也不例外,故冬天時常曬曬太陽,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
1.3、註意預防感冒
采取開窗通風,室內加濕,註意保暖,註射疫苗等辦法,特別是在冷空氣到來之前,預防感冒以及其他腦血管、心血管、肺炎、呼吸道感染等,十分重要。
1.4、飲食可以溫補
冬季,氣候幹燥時,許多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幹、便秘、皮膚幹燥等現象。對於容易上火的人,日常飲食以清淡為原則,少吃辛辣、油膩。
2、小雪節氣如何養生
2.1、運動保睡眠
小雪節氣要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寒能力,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中醫認為,冬季應該早睡晚起,最好不要遲於22時休息。如果超過淩晨1時還不休息,人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之小雪節氣後氣溫下降明顯,太晚休息更易生病。
2.2、泡腳能抗寒
每天晚上都用熱水泡泡腳,這樣可以刺激到腳底的穴位,提高了我們的機體禦寒能力。
2.3、養腎按太溪
中醫認為,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分別對應五行木、火、土、金、水,而五行相對應的季節是春、夏、長夏、秋、冬。不同的季節所需要重點保養的臟腑也就有所不同。
3、小雪節氣吃什麽食物好
3.1、羊肉
冬季常吃羊肉,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禦寒冷,還能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修復胃粘膜,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3.2、白蘿蔔
冬季服食白蘿蔔,可健脾養胃、益氣補精,且能預防疾病,有益於健康。冬季人們很註重養生飲食,卻缺乏運動,體內會積聚過多的熱,而白蘿蔔可助於消化、去咳止痰的作用。
3.3、黑米
黑米的顏色之所以與其他米不同,主要是因為它的外部皮層中含有抗衰老的花青素類色素。米的顏色越深,表皮色素抗衰老的效果則越強。
3.4、黑芝麻
進入小雪節氣,人體皮膚易幹燥,而芝麻有滋潤皮膚的特點。中醫對芝麻的藥用有較高的認識,稱它是壹味強壯劑,有補血、潤腸、生津、通乳、養發等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頭發早白、貧血萎黃、津液不足、大便燥結、頭暈耳鳴等癥狀。
3.5、大白菜
大白菜中膳食纖維和維生素A、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對人體的腸道健康、視力發育和免疫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幫助。它具有消食的作用;除此之外,它還具有清肺止咳的作用。
小雪節氣如何防治疾病
1、心腦血管疾病
高血壓患者在冬天更要堅持服藥,按時監測血壓,老年人最好隨身攜帶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藥物,如果連續幾天都感覺乏力、頭暈、胸部不適,最好及時就醫。
2、流感
流感的最大危害是引發並發癥,加重潛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而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種慢性病的人得了流感後,容易出現更嚴重的並發癥,甚至可能致死。
流感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註意衛生,勤洗手,還要及時接種流感疫苗。
3、呼吸系統疾病
老人、吸煙者、患有慢性病和免疫力低的人冬天都易發作慢性咽炎、急性鼻炎,嚴重的可能會導致肺氣腫或肺心病,寒冷刺激也容易誘發哮喘。
小雪節氣有什麽飲食禁忌
1、忌吃燥熱食物
冬季寒冷,人們喜歡吃溫熱的食物以抵禦嚴寒。比如,我國北方冬季愛吃羊肉,南方冬季愛吃甲魚,都屬於溫補的食物。但是並不是熱性的食物都適合在小雪季節食用,燥熱的東西吃多了容易上火,甚至產生熱性的疾病。
2、忌肥甘厚味
到了冬季人體的消化機能比春季、夏季、秋季都為活躍,胃液分泌增多,酸度增強,食量增大,這反映了冬季機體對熱能需要的增加。當機體處於寒冷環境中,要維持體溫平衡,就必須增加體內的代謝率,即增加對食物的需要量,特別是增加對脂肪性食物的攝入,攝食食量的脂肪有較好的抗寒耐凍作用,但不宜過多,以防止高血壓和高血脂的情況出現。
老年人不宜吃太多的厚味食物,但可以增加優質蛋白的比重,比如雞蛋、豆腐或者各種海產品等,不僅便於消化,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營養價值較高,也可以增強抵抗力。
壹、飲食養生
諺語雲:節到小雪天下雪。食補在冬季調養中尤為重要。而冬季的飲食調養不宜過多食用鹹味食物,以免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致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冬天的飲食原則是減鹹增苦,抵禦腎水,滋養心氣,以保心神相交,維持人體的陰陽平衡。壹般來說,苦味食物具有清熱降燥的功效,適用於熱癥和濕癥食用。
中醫專家表示,冬季氣溫過低,人體為了保持壹定的熱量,就必須增加體內糖、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以產生更多的能量,適應機體的需要,所以必須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同時,天氣寒冷也影響人體的泌尿系統,排尿增加,隨尿排出的鈉、鉀、鈣等無機鹽也較多,因此應多吃含鉀、鈉、鈣等無機鹽的食物。
在眾多的食物中,此季節最適宜的飲食有:
1、水果:香蕉(香蕉有助於增加人腦內5-羥色胺的含量,豆制品中則含有植物雌激素和微量元素鈣,有助於安定人的情緒)。
2、飲品:①荸薺豆漿飲(荸薺5個絞汁,兌入250克豆漿內煮熟,加入白糖適量);②香蕉豆漿飲(香蕉1個去皮,搗爛後加入適量熟豆漿,即可飲用。每日1~2次。)。
3、菜肴:①芹菜炒香菇(芹菜400克,水發香菇50克,二者加調味品同炒);②菠菜,研究發現,葉酸攝入不足的人容易出現失眠、健忘、焦慮等抑郁癥狀。菠菜中富含葉酸,冬季應適當增加菠菜的攝入;③此外,蘆筍、獼猴桃、牡蠣、橘子、豌豆、黃豆和深綠色的蔬菜中也都含有葉酸,可以幫助我們抵抗抑郁;④粗面粉制品、谷物顆粒、酵母、動物肝臟及水果等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對改善不良情緒及抑郁癥也大有裨益;⑤苦瓜,味苦性寒,佐餐可收到清熱明目、解毒瀉火之效;蓮子心,味甘而涼,有清泄之功,能清利頭目,除煩止渴。
此外,也要多吃蔬菜,適當增加動物內臟、瘦肉類、魚類、蛋類等食品,還可多吃雞、甲魚、羊肉、桂圓、木耳等食品,這些食品不但味道鮮美,而且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不僅能補充因冬季寒冷而消耗的熱量,還能益氣養血補虛,對身體虛弱的人尤為適宜。
二、起居養生
1、穿衣:天氣轉冷,感冒也進入多發季節,專家建議,要及時添衣註意保暖。很多人認為,衣服裹得越緊越暖和,其實不然。衣服太緊太厚,不但會限制身體活動,還會影響血液循環。所以冬季穿衣感覺溫暖就可以了。壹般來說,老人衣著應以質輕暖和為宜,年輕人穿衣不可過厚,嬰幼兒體溫調節能力低,應以保暖為主,但切忌捂得過厚、出汗。
2、環境:在冬季,人們往往最關心室內的溫度,而忽略了室內的通風和濕度。房間溫度太高而濕度太低,也會引起身體不適,極易發生疾病。冬季室內保濕除每日向地上灑些水,或用濕拖把拖地板以增加濕度外也可在散熱設施附近放壹盆水,讓水慢慢蒸發,以保持室內空氣濕潤。另外,在居室內養幾盆花草或是購買加濕器,也可調節室內濕度,使居室內充滿清新空氣。
三、情緒養生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季節變化對抑郁癥患者有直接影響,因為與抑郁癥相關的神經遞質中,腦內5-羥色胺系統與季節變化密切相關。為避免冬季給抑郁癥朋友帶來的不利因素,建議大家變被動為主動,調節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節喜制怒,經常參加壹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多曬太陽以保持腦內5-羥色胺的穩定,多聽音樂讓那美妙的旋律為妳增添生活中的樂趣。同時,多參加娛樂活動,以激起對生活的熱情和向往。清代醫學家吳尚說過:“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也。”
四、運動養生
冬季養生要適當活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泄氣,有悖於冬季陽氣伏藏之道。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促進血液循環。
不過冬季鍛煉也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例如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杜絕做打球、登山等劇烈運動;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患者,運動應選擇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時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誘發急病。老年人更應註意保暖,要避免過早起床鍛煉,以防腦供血不足誘發中風。此外盡量以溫和的有氧運動為主。
由於下雪降溫,在做調理的過程中註意如下細節:1、由於自然界的冬季在人體絡屬腎臟,腎主骨生髓,易引起骨關節發病,引起疼痛。調理重點項目——熏蒸,以預防和治療關節疾玻。2、做熏蒸項目壹定要多穿衣服,操作過程中要喝店內專門配制的三杯果飲以上,薰蒸後要註意防寒,不宜馬上外出。
養生之道網再為大家介紹壹些運動養生方法:
1、腰部導引功
適應病癥:治腰無力。
具體方法:開腳站立,兩腳距離與肩同寬,兩臂松垂,掌心貼近股骨外側,手中指尖緊貼風市穴;頭頂正直,舌頂上腭,體重平均在兩腳,摒除雜念,使身心達到虛靜和松空。①兩手心向下,側平上舉至肩平,手心轉向前,兩掌合向身前45度處,上身微前傾,目視兩掌,腳趾抓地,兩手相搓36下。兩手向後繞胯至背後,兩手心貼腎命穴,兩手在腎命穴上下摩擦。壹上壹下為壹次。磨擦36或64次。②站式同上,兩臂自然松垂,頭向左後轉,以腰轉到極度為限兩臂自然松隨。然後再向右轉到極限,左轉右轉為1次,轉動108次。早晚各做1次。
2、旋臂調息功
適應病癥:上臂痛,上臂麻木。
具體方法:雙腿並攏站立,雙臂自然垂下,兩掌心貼近股骨外側,中指指尖緊貼風市穴;拔頂,舌抵上腭,除心中雜念。面向南方站,全身放松,排除雜念,用鼻緩緩吸氣,意念想吸氣到命門,然後慢慢呼氣,呼氣時意念想氣由命門送到肚臍,如此壹吸壹呼為壹息,然後兩眼平遠視,兩臂向前向上舉過頭頂兩手心相對,兩臂向上伸直,指尖向上,兩手掌向前向外旋轉3次,再向後向外旋轉3次。兩臂放松自然垂於身體兩側,此為壹次,***做7次。兩臂松垂於身體兩側,手心轉向後,兩臂向後推7次,推時要慢,意想病氣由勞宮穴排出。
3、腳部按摩功
適應病癥:治下肢無力。
具體方法:坐在床上或沙發上,左腳曲回,左手抓握左腳趾,右手稍用力搓左腳心108次,然後按同樣方法再搓右腳心108次。然後彈腳趾,將大腳趾壓在二腳趾上,兩腳趾相彈,開始先彈36下,腳趾相彈習慣後,每次彈108下。以上兩項早晚各做1次。因腳上有足太陰脾經、足太膀胱經、足少陰腎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足陽明胃經、陰躋脈、陽躋脈、陰維脈、陽維脈等,它集中了全身的經絡,因此腳的活動是全身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