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派潭鎮,東臨從化溫泉、龍門南昆山,西北臨石門國家森林公園。距廣州、東莞、深圳、惠州、香港約壹個半小時車程,交通便利。它是珠三角生態休閑度假區增城白水村的新明珠。
白水村山高林密,雨量充沛。2200毫升的年降雨量造就了景區千泉飛瀑的自然奇觀。大東坑有大瀑布,震山的生動面貌氣勢恢宏。還有格底河,它像壹條從天而降的巨龍從懸崖上下降,流經瀑布,遊向深潭。太壯觀了。更令人驚嘆的是,在海拔828米的白水村山上,有壹條從山頂飛流而下的壯麗瀑布,其落差和形狀在世界上首屈壹指,落差達428.5米。這是中國大陸的壹個醉酒瀑布,它看起來像莊睿的壹位美麗的古代女士,純潔而幹凈,手裏拿著壹朵白蓮花,站在風中,穿著漂亮的衣服,安詳而大方。相傳,它是八仙之壹何仙姑的化身。瀑布溪流流淌,近百平方公裏的景區內沒有工業汙染,空氣清新。
2.蕭樓人
蕭樓人家景區是壹個集田園風光、鄉村風情和宗教文化於壹體的生態鄉村旅遊景區,總面積約2萬畝,是增城北部888平方公裏南國田園公園的門戶景區。
距離在建的廣河高速出入口僅3公裏,交通發達,可有效吸納珠三角1小時自駕遊圈遊客。蕭樓人家景區依托千畝魚塘、萬畝瓜菜基地等良好的都市農業基礎。預計三年內規劃建設六大遊樂主題:荔枝主題鼻祖仙女山荔枝園;八仙湖為水上遊樂;三教合壹,報德殿;農家菜休閑中心;農耕體驗萬畝瓜菜園;休閑購物,東西老街。寶德寺是嶺南唯壹壹座三教合壹的建築,分別代表佛教、儒教和道教。整個古寺分為三個部分:寶德寺,倉居寺和敬行樓。寺廟的屋頂由木梁支撐,但整個古代寺廟沒有使用壹顆釘子。旁邊的壹棵木棉樹,與何仙姑桃、掛綠並稱增城“仙花、仙桃、仙果”。東井村和西井村已有約500年的歷史。該地區生態環境相對較好,風景優美,空氣清新;地勢北高南低,土壤以沙壤土為主,非常好。
3.正國寺
正果佛寺又名佛寺,位於廣東省增城市荔城鎮東北17公裏處正果鎮瑞山東麓。相傳宋代增城金牛獨番峰村香蒲塘有壹個牧童。8歲時,他喜歡談論佛教和道教,他生性慈善。後來,他的頭發被剪成了和尚的果實,佛光寺,並在北宋皇帝祐元年(1049)坐在瑞山的壹塊石頭上,和尚們建了壹座寺廟供奉它。
今天,正果的地名取自正果的佛教術語,這是壹個牧童冥想的結果。正國寺以東1.5公裏處,有皇祐元年刻“成佛巖”三個大字。正國寺始建於南宋慶元三年(1197),明、清兩代重建。寺廟建在山的南側,是壹座古雅的建築,有三個入口和三座建築,特別是“三個支架”(蓮花支架、燕子支架、龍鳳支架)和“三個雕塑”(石雕、木雕和浮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大雄寶殿重建於1992年。大殿重建後,門外有壹座石牌坊,上書“趙峰賢”二字,清光緒五年(1879)皇帝賜名。神廟前座的雕像;後座是供奉客佛的。
4.客家圍屋
廣埠村客家嶺屋位於府河鎮鰲頭崗埔村,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二年。房屋平面呈半月形,面寬38.8米,進深36.2米,面積為1,454.56平方米。它建在0.40-0.80米高的橋臺上,圍墻周圍的外墻上有1.5米高的樁墻,樁墻上建有約30米高的泥磚墻。
整個脊屋的中部是壹個兩英寸深的祠堂,寬度為17.60米,深度為18.70米..前立面寬三間,深三間,兩側有襯殿,依次分隔明室、次室、梢室、端室。硬頂,瓦面,船形屋脊,人字密封火山墻,兩柱屋檐下。天井有兩側,分為四個小房間,頂部很高,它與兩個自然屋頂融為壹體,看起來像壹只蝴蝶,只有屋檐的下部形成壹個走廊。二進制類似於二進制,而明朝分為兩部分:前面是供奉祖先的大廳,後面是大廳。兩邊有側門可以打開前後門,然後他們通過後門出去到祠堂外的鵝卵石半月形空地。在宗祠外,有多達23座扇形環屋。
5.南翔山
位於寧溪和永和交界處,北接寧溪,南接永和。四周都有小道。南香山古稱南橋山,意在與廣東中部著名景點西樵山和東樵山(即羅浮山)相對立。
雖然這座山不高,海拔只有433.2米,但它具有羅浮山雄偉和寧靜之美的特點,而且因為它突兀地矗立在平川之上而格外引人註目。在東江河口和珠江口的船只上也可以看到它,因此它被稱為珠江三角洲上的天然航標,歷代文人都在傳唱它。清初,屈大均作詩:“東樵西樵是南樵,四面芙蓉是海痕。十裏雲南枝味暖,秋瀑消。”山上原有的“百花寺”,比增城建縣(公元201年)早100多年,故有“先有花,後有增城”之說。過去山上有壹座蓮花書院,明代大儒詹若水曾在此講學。除了文物古跡,山上還有許多自然景點,如石廟、石室、瀑布、深不見底的水池等。,山是綠色和綠色的。遊客在漫步時,可以欣賞附近山脈和遠處山脈的神奇色彩。
6.瑛子馬術俱樂部
這是廣州的壹家專業馬術俱樂部,環境優美,場地寬闊,設施齊全。是成功人士騎馬健身、觀摩學習馬術、洽談業務的最理想場所。
我們的經營理念是:熱情、真誠、務實!我們的宗旨是關註國內外馬術運動的發展,學習最新研究成果,汲取其精髓,不斷完善自我,為廣大馬術愛好者提供優質服務,推動本地區馬術運動的發展。我們的服務範圍是:騎術培訓、休閑騎行、出售和出租馬匹、出售馬匹用品、騎士用品和相關書刊、為各種活動提供騎兵和馬車禮儀服務、為電影、電視劇和廣告拍攝提供專用馬匹和特技演員;承辦各種馬術比賽。
7.懸綠湖
掛綠湖總面積7000畝,其中水域面積3000畝,濕地面積400畝,中心島面積3600畝。
掛綠湖是增城城市新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按照城鄉壹體化示範項目的目標建設的,集山、水、園、林於壹體。湖區分為湖光山色區、湖濱休閑區、濕地生態區、森林氧吧區四大景觀功能區。它通過綠道和景觀水道與增江畫廊相連,起到改善人居環境、改善自然生態、增強水利調蓄功能的作用。瓜蔞湖的建成將引領新壹輪城市發展,逐步形成“森林圍城、綠道穿城、綠城環城”的城市新區。
8.海底洞穴
石海洞位於新塘鎮群星村,原名石祥。地面上漂浮著堆積如山的石頭,兩塊石頭之間形成了壹個洞。這個洞高2.5米,長20米。洞內的人就像進入了壹條小巷,因此它被命名為石祥。
據專家考證,新塘古海跡是在中國大陸發現的壹處大型醉海洞穴遺址。7000多萬年前,這座山由紅色砂巖和礫巖組成。大約2000年前,東江三角洲還是壹個巨大的海灣。海水不斷沖擊著山丘,將巖石沖出壹條小巷,這就是現在的海蝕洞。古海遺跡包括:石祥、伊勢廟、壹師巖、章安泉釣魚臺遺址等景區。
9.何仙姑家廟
何仙姑家廟是增城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被命名為新八景之壹,命名為“蕭樓仙源”。相傳,八仙人何仙姑出生在增城蕭樓,他的寺廟是為了供奉何仙姑而建的。該寺始建於明代,清鹹豐八年重建(1858)。在加繆磚石平臺的梁式結構中,帝乙和三晉13的前廊是火山墻,第二個入口的四根柱子和壹個五架亭是硬峰。
正殿供奉著香樟木雕刻的何仙姑塑像。左邊墻上有壹尊八仙浮雕,右邊有壹口天花井,名叫“仙姑井”。寺廟正殿右側瓦脊上有壹棵桃樹,名為“仙桃”。何仙姑家廟建於唐代。歷經滄桑和戰亂,明代大規模修繕,清鹹豐八年重建。家廟額上的“何仙姑家廟”五個隸書大字是黃佩芳於鹹豐嘉平年間所書。門的兩側,鐫刻著書法對聯:“千年走在單晶,百代衣冠拜古寺。”由歷史學家王撰寫。家廟有壹個磚石平臺梁結構,壹個堅硬的山頂屋頂和壹堵火山墻。殿內外裝飾以木雕、灰雕、磚雕為主,飛檐拍板遍布花鳥戲曲人物,工藝精湛。寺內有仙姑廟、廟頂仙桃、仙姑井、三中、八仙堂。
原憲蕭樓增城市10
蕭樓原憲位於歷城以北13公裏的蕭樓市場,是傳說中的八仙之壹何仙姑的故鄉。這裏有何仙姑家廟、顧靖和盤龍古藤等歷史遺跡,故名“蕭樓原憲”。傳說中的何仙姑來自增城的壹座小樓,在她悟道後被提升為長生不老。之後,村民們修建了何仙姑廟,世世代代供奉著她。國內外的誠信都相信它的功效,所以香火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