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作文:家鄉的特產

作文:家鄉的特產

作文:家鄉的特產1

 對於家鄉的第壹個人來說,紅薯是再熟悉不過的了。我家裏也不例外,在姐姐家屋後的山地裏,種滿了紅薯。我和表妹是家中對紅薯最感興趣的,每年種紅薯,我們總要跟著到山地裏去。

 陽春三月,正是種紅薯的紅季節。爺爺打開地窖的門,壹股濃郁的紅薯香撲鼻而來,讓人忍不住咽下口水。而年幼的表妹幹脆吵著要吃紅薯。爺爺給了妹妹兩個紅薯,表妹蹦蹦跳跳地到廚房讓奶奶煨紅薯去了。

 爺爺挑上壹大擔紅薯種,帶著我和表妹上了山。爺爺在事先挖好的坑內放上壹個又壹個的大紅薯。看到爺爺播種,我仿佛看到了秋收時的景象。

 過了幾天,那壹片片嫩嫩的葉子悄悄地鉆出地面,綠綠的,充滿了春天的氣息。芽兒長得很快,兩三個星期便可長到兩米長。爺爺把藤兒切下來,剪成七八寸長的條,移植到另壹塊地裏。

 秋姑姑悄悄地走近了,紅薯也熟了。農民伯伯們揮舞著鋤頭,挖出了紅薯,裝進籮筐。在金色的夕陽下,農民伯伯們擔著壹擔擔紅薯回家,就像擔著壹筐筐希望。

 爺爺告訴我:“紅薯的用途可多了。它的根——紅薯,可以做來年的紅薯種,也可以吃成好吃的菜肴。”對我們小朋友來說,紅薯的吃法真是無窮無盡:可以蒸著、煮著、烤著、煨著也可以生吃。但無論怎麽吃,都是那麽甜滋滋的。“紅薯的葉和莖可以當菜,吃還可餵豬。”爺爺接著說。

 我從課外書上看到,紅薯不但好吃,而且它營養豐富。科學家還說,紅薯如果堅持經常吃,還能夠搞癌呢。

 紅薯長得快,不嬌氣,用不著細心照顧,而它卻為人們獻出了自己的壹切。看到它,我忽然覺得,它無私奉獻的紅薯,不正像家鄉無私奉獻的人們嗎?

作文:家鄉的特產2

 我的家鄉是壹個非常普通的小鎮,那裏環境優美,西北第壹個百貨批發市場就坐落在那裏——秦安。

 到了春天,我的家鄉到處都呈現出壹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各種各樣的花兒都開了。妳看山坡上,山坡下白色的梨花。壹團團潔白的雪花堆在樹上似的:多麽純潔的花呀!粉色的桃花。雖然沒有玫瑰的嬌艷。沒有牡丹的華貴,但它卻散發著無窮的魅力。蜜蜂這些可愛嘚小生靈循著桃花的香氣,長途跋涉,不遠千裏成群結隊來到這裏。看著它們忙碌的身影想到它們釀成清香的花蜜。我似乎也能聞到桃花蜜那香甜的味道。

 桃花剛落。桃樹上就長出了綠豆壹樣的小粒。那就是小桃子。漸漸地小桃子長大。它們躲在綠色的樹葉後面。像和我們玩捉迷藏。這時的桃子還不能吃,因為它們的味道又苦又澀。

 到了夏天,桃子成熟了,外形圓圓的,像壹個小小的皮球。最頂斷還有壹個小小的尖。有的桃子尖還有壹點點歪。真有趣!我摸了摸桃子的外皮感覺有點紮手。仔細壹看原來桃子皮上長著許多細毛毛沾的我滿手都是。看來桃子還穿了壹件“毛衣”呢。太好玩了。

 桃子的外皮是淺黃色的上面還附著壹些大小不同紅色的點。剝了皮,就看見紅紅的,嫩嫩的果肉,咬壹口,桃汁順著嘴角往下流,那味道別提多美了。

 如果妳們來我家鄉做客。這裏的人壹定會拿出最美,最香甜的桃子來招待妳們。

作文:家鄉的特產3

 我家住在古老的清江邊,八百裏的清江蘊育了土裏巴人千年的古文化和豐富的土特產。“長在樹枝上,衣服黃燦燦,塊塊像月牙,香香脆又甜”。這是我從小就聽到大人念的謎語,而謎底就是“橙子”。鐘靈毓秀的清江造就了兩岸溫暖濕潤的氣候特點,加上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橘子、柚子、橙子的生長創造了極為理想的好條件,使我家鄉的橙子不僅讓我們大飽口福,還漂洋過海,讓外國人也嘗到了我們清江邊的特產。

 我家的後院就有幾棵橙子樹。春天來了,橙子樹長出了綠油油的枝和葉,承載著壹家人新壹年的希望。四、五月間,壹簇簇潔白的花骨朵散發著濃郁的香氣,妳隨時會看到翩翩起舞的蝴蝶和辛勤勞作的蜜蜂。當妳走近橘樹,壹絲絲清香會鉆進妳的鼻子,沁入妳的心房,令妳醉而忘返。天氣壹天天變暖,小白花紛紛落下,綠豆般大小的橘子也爭先恐後地往外冒。經過壹個夏季的生長,到了十月,妳就會看到壹個個黃得發亮的橙子。

 橙子成熟了,壹個個圓鼓鼓的,肚臍外翻,個性張揚,金黃色的外表就像壹尊笑得合不攏嘴的彌勒佛。剝開壹個,就可以看見那鮮嫩的果肉壹瓣瓣的緊挨在壹起,像壹個個小朋友擁抱在壹起,似乎還在竊竊私語,嘗壹下,妳就會感覺到汁甜味美、皮薄,真讓人垂誕欲滴。

 聽老人說,除了橙子果肉外,毫不起眼的橙子皮還有消暑、治療腹痛的功效呢,若妳不太相信的話,也可以試壹試噢!

 我家的橙子雖然不多,但春天的期盼、秋天的甘甜也給我多了壹種人生的體驗!

作文:家鄉的特產4

 我的家鄉-溫州,是個漂亮而富饒的地方。那裏有各種各樣的風味小吃,我最喜歡的是餛飩。也許妳會覺得,餛飩都是壹樣,有什麽特別,假如妳這樣想,那就錯了,我們家鄉的餛飩可是遠近馳名的“色、香、味”俱全。

 我們家鄉的餛飩,它的皮似乎比紙還薄,比玻璃還要透明,在皮上簡直能透出餡兒來。在壹張皮裏包上幹貝、瘦肉、蔥花,壹看,晶瑩透亮的皮裏呈現出“朵朵鮮花”,小巧玲瓏,煞是好看。還沒有嘗上壹口,這外形就已經使人饞涎欲滴了。這餛飩不僅外形美,味道更美。壹碗餛飩在妳面前壹掠過,壹陣香氣撲鼻而來,深深地吸壹口氣,就能讓人情不自禁地說:“真香啊!”舀起壹個餛飩,就能使人不由自主地把它放進嘴裏,嚼著嚼著,壹股美味直入肺腑。再舀起餛飩湯,漂浮著綠油油的蔥花,紫色的榨菜,還有紅彤彤的'蝦米,組成了壹幅美景圖。喝到嘴裏,壹勺鮮美的汁水流入喉嚨,讓人感到神清氣爽。

 當妳來到我的家鄉時,走在街上,看看壹家家餛飩店,哪家不是人來人往。有的人壹邊吃壹邊贊不絕口,有的人甚至狼吞虎咽起來,還有的人不小心把餛飩湯濺到了自身的身上。壹些人吃飽了還不滿足,還要打包,有的買回去孝敬老人,有的買會去給孩子吃,還有的特地從外地跑來買給朋友吃。

 啊!我愛家鄉的餛飩。家鄉的餛飩不僅味道好,而且外形美觀,年輕人愛吃,小孩子,老人更愛吃。假如妳來到了我的家鄉,那壹定要嘗壹嘗餛飩,這餛飩壹定會使妳流連忘返。

作文:家鄉的特產5

 我的家鄉是山西省垣曲縣,是傳說中“虞舜”的故鄉。家鄉的特產有很多,多得連我也搞不清有多少種!我只是知道有靈芝、木耳、果脯、猴頭菇和土蜂蜜……但我認為最值得壹提的就是家鄉的“炒琪”了。

 炒琪的大小和壹粒粒的蠶豆的大小差不多。它的形狀有圓形的和長條形的,味道有甜的、五香的、鹹的和麻辣的,還有奶油味的。它看起來色澤焦黃,吃起來口感酥脆,是家鄉人民最喜歡的零食之壹。

 炒琪的做法也很簡單,它是純手工制做的,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制做的原料主要由家鄉農民們自產的面粉、土雞蛋、白糖、芝麻和垣曲獨有的白土炒制而成。做得時候首先把制做的配料放進面裏揉好,搓成條狀再切成壹小段壹小段的,然後再切成壹小塊壹小塊的小面塊,再放到鍋裏篩幹凈燒開了的白土裏面,把鍋裏的白土裏到面塊上面,然後用小鍁翻炒壹二十分鐘就熟了。最後把鍋裏的炒琪都放進篩子裏把土篩幹凈,就可以吃了。吃到嘴裏又香又脆,人們非常喜歡吃炒琪!

 爸爸還開了壹個網店專門出售家鄉的土特產,其中家鄉的炒琪賣得最多最好了,可見不但我們本地人愛吃,其他地方的人們也愛吃。

 炒琪不但好吃,而且也有很多作用,吃了炒琪可以健胃養脾,對腸胃不良者有壹定的調節改良作用。我們垣曲人去外地的時候,壹般都帶上幾斤,因為家裏人擔心在別的地方會水土不服。我們歡迎大家也要嘗嘗我們家鄉的炒琪呀!

作文:家鄉的特產6

 看到特產,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當地的各種特色美食吧!錯了,錯了……今天,我說的特產不壹般。

 我的家鄉在安徽宣城,詩韻宣城的“特產”有很多:有讓詩仙李白流連忘返的詩山——敬亭山,有全國唯壹的揚子鱷繁殖基地――鱷魚湖,有風景如畫的宛陵湖……但最讓我引以為豪的“特產”,還是有著20xx多年悠久歷史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今天我正好參觀了第八屆文房四寶旅遊節,下面,大家就跟我壹起感受文房四寶的魅力吧!

 走進文房四寶展覽館,我的眼球就被壹支巨大而富有特色的毛筆吸引了過去。這個毛筆中的巨無霸,個頭和我差不多高,掛在壹個巨型的筆架上,像掛在展館前的壹個大拖把。筆毛從遠處看去,像壹堆被繩子綁起來的雜草,近處看著又像是壹個在玩倒立的假發,用手摸起來卻硬而有力,富有彈性。妹妹卻說:“那毛更像我起床後,沒梳頭時的雜毛。”

 穿過筆的海洋,來到了墨和硯臺的世界。據工作人員介紹,這裏的每壹個硯臺都是用天然的歙石制作的,美觀耐用。展櫃上幾個形狀各異,圖案精致的硯臺特別吸引人的眼前,它們有的雕刻著八仙過海,有的雕刻著猛虎下山,壹個個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的好像要從畫裏走出來。據工作人員說,它們不是用來寫字的普通硯臺,而是有著收藏價值的珍品。

 過了墨汁和硯臺的展區,宣紙就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宣紙是我國傳統的書畫用紙,其手感比其他的紙柔軟,質地輕薄。宣紙最大的特點是:書寫作畫時,會比普通的紙更易吸墨,使墨體能保持在原位,不變形更整潔,且利於保存,經久不會褪色。

 我家鄉的特產,文房四寶是全國之最,文化底蘊深厚,歡迎喜歡書畫的妳來文化四寶文化園參觀。

作文:家鄉的特產7

 我的家鄉是個典型的農村,大部分的人口都以務農為生,種植香蕉。鳳梨。橙子與茶葉。每當太陽升起時,這些勤奮的人們就開始工作,大家雖然工作的汗流浹背,但是還是有說有笑的絲毫沒有壹絲倦容。

 我的外公在田裏種了許多橙子樹,剛開始種橙子樹時,外公將整好的田地挖了許多坑洞,將小樹苗種進土裏,又在旁邊灑了肥料與澆了水,柳丁樹就壹天壹天長高了。我問外公這些橙子樹哪時候才會結果呢?外公說還早呢!這些橙子樹需要三年的時間,除了給予除草。除蟲。施肥與噴灑農藥,還要訂時修剪樹枝,這樣細心的照顧,才會有甜美健康的果實。聽了外公的話,我才知道原來要享受甜美的果實,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耕耘與每天努力的工作,才能有香甜美味的柳丁可以吃。

 橙子是壹種貧民化的水果,他不像蘋果、櫻桃那麽高貴,所以人人都吃的起橙子有含許多維生素與纖維質,可以增加身體免疫力與幫助排便,還可以增加皮膚的亮度與潤澤。愛漂亮的女生只要天天食用,就可以保有健康的身體與曼妙的身材。

 橙子是我家鄉的特產,每年收獲的季節看到成箱的橙子裝滿了卡車,運往都市販售,我的心裏就很高興,因為這些甜美的橙子可以帶給我們許多財富,看著外公拿著這些錢,滿面笑容,我想外公壹定很有成就感!

作文:家鄉的特產8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水鄉——江南。它靠著水,所以它性情柔和,如水般,像壹位姑娘。家鄉的人民靠水吃水,夏天在河裏,池塘裏,甚至自家的大水缸都隨處可見蓮花。

 這蓮花全身都是“寶”:花可以觀賞;葉子可以治病,入藥;花瓣落光後,蓮子便可以食用;蓮花的根部——蓮藕,更是百姓桌上的壹道亮麗的風景線。家鄉的特產就藏在這蓮花中,對了,它們就是蓮子和蓮藕。

 蓮子藏在“噴頭”上壹個個小黑點下面。剝出壹個蓮子,它的外皮是綠色的,有的深些,有的淺些。幫它把外皮脫下,粉白如玉的蓮子就出現在妳面前了。這時妳可以吃了,不過,這樣吃會有些雜味混進來。我喜歡把純白的壹層剝去,就會看見半透明的蓮子的中心。放壹粒在嘴裏,妳便會覺得,它融化了妳的舌頭,更融化了妳的心。它甜絲絲的味道直逼妳的鼻和舌頭,使妳吃了壹粒又壹粒,欲罷不能。它使妳忘了壹切,只沈浸在這溫柔和甜蜜中。

 蓮藕的做法有很多種,可以水煮,可以紅燒,可以蒸,可以炒。每壹種做法,味道都各不相同。我最喜歡吃糖水煮蓮藕和紅燴藕。糖水煮藕吃起來軟綿綿的,仿佛化了似的,入口便散開了來,吃起來棉柔;紅燴藕就要硬些,咬起來脆生生的。

 江南風景秀麗,特產更是獨特,心動嗎?快來品嘗吧!

作文:家鄉的特產9

 我的家鄉在杭州,杭州的楊梅真是讓人壹見就垂涎三尺。那紫色的,那紅色的,那綠色的……哇!好爽!

 紫色的在中午吃最好了,只要吃壹口保妳還想吃第二口。壹吃那汁水嘩嘩地往妳嘴裏流,妳說爽不爽?

 那紅色的在下午吃最合適了。吃壹口那鮮紅的,水壹直往妳的心窩裏流,涼絲絲的、甜津津的。讓妳贊嘆不已,可謂“獨壹無二”。

 那綠色的別看它酸溜溜的妳就不敢吃。那酸裏還會帶著壹絲絲甜呢!在剛剛醒來,而又沒精神時,如果這時來壹口那綠色的,簡直賽過活神仙。妳那睡意也無意中煙消雲散了。

 還有剛成熟的楊梅,如果上面的三種楊梅拿它做比較,那就是小巫見大巫。妳看那多彩的顏色,婀娜的姿態,就像壹個小女孩掛在樹枝上蕩秋千。若妳有幸能在此時咬上壹口,天下之大,假如天下所有的珍品會聚在妳口中,那會是怎樣的味道呢。想象壹下吧,想得出來固然最好,想不出來也沒關系,只要妳嘗壹口剛成熟的楊梅,妳便會知道答案了。怎麽樣,剛成熟的楊梅味道就是不壹樣吧!

 有些過路人口渴了,我們就請他們到家裏壹坐,端出楊梅讓他們壹嘗。末了,他們竟吃上了隱,還向我們要,讓我們賣給他們也行,他們說他們還從來沒吃過這麽好的楊梅。最後,我們送他們壹大袋楊梅,讓他們帶回去給家人吃,順便也叫他們宣傳宣傳杭州的楊梅。

 妳想吃杭州楊梅,想吃就來吧,我們歡迎妳的到來,讓妳飽食終日,享受楊梅的無限樂趣。妳肯定會終身難忘這壹口的。

 楊梅,我們杭州人的驕傲!

作文:家鄉的特產10

 說起老青島的特產,我第壹個想起的是我從小就吃的“青食鈣奶餅幹”,從我記事開始它就存在了。

 青食鈣奶餅幹沒有什麽突出的、抓人眼球的外表,黃色的外皮白色的心,邊是波浪形的,上面帶有幾個小圓洞。而留在壹代又壹代人心裏的是它那讓人難以忘懷的味道,青食鈣奶餅幹有兩種吃法。第壹種是幹吃,幹吃的感覺是壹個讓人享受的過程,入口先是脆脆的,再變得糯糯的,香甜的味道隨之充滿妳的口腔,不知不覺滑入肚中。第二種吃法就是浸水後吃,青食鈣奶餅幹的融水性很強,壹但泡進水裏它就變軟,彎下腰去。我吃得時候喜歡浸入奶裏,浸後的餅幹黃裏透白、十分飽滿,壹碰就左搖右擺,不時湧出乳白的奶水。放入口中奶水從餅幹之中流了出來,濃濃的奶香,加上餅幹的甜味和奶溫熱的氣息從舌尖漫延到全身的每壹個角落,讓自己身上的所有地方都感到十分的舒服。

 青食鈣奶餅幹不僅味好而且富有很高的鈣,它可以預防貧血和佝僂病。現在已經成為青島的壹個向征。它正在走出國門去向世界。

 有人說青食鈣奶餅幹是無法復制的,吃來吃去還是它最好。它經過重重的把關,每壹步都做到精益求精,這就是它90年不倒的原因。青食鈣奶餅幹吃的是壹種情懷、是壹種記憶,它是壹代又壹代人的青春回憶。

作文:家鄉的特產11

 我的家鄉坐落在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那裏盛產南果梨。南果梨成熟的時候到處是南果梨的清香。

 夏日炎炎,壹棵棵南果梨樹貪婪的享受著燦爛的陽光,吮吸著雨水的清涼。它們伸展著碧綠的枝葉,慢慢的南果樹又開出了雪白的梨花,長出玻璃球大小的梨果。南果梨成熟的時候呈金黃色,皮薄果肉多,南果梨采摘的時候皮是綠色的,應該多存放幾天,因為那時的南果梨很酸。保存南果梨的溫度應該在0℃左右。如果存放二十天,則滿屋子都會是南果梨的香味。

 說到南果梨,這裏還有壹個動人的傳說。鞍山市西部有壹個村子裏,住著南老漢和他的女兒南果姑娘。南果姑娘心地善良。壹天,她和南老漢壹起去采藥,忽然聽見了有喊救命的聲音。南果姑娘連忙跑過去看,她發現是壹只小鳥在和老鷹搏鬥,不壹會,老鷹站了上風,眼看小鳥被老鷹吃掉了。南果姑娘突然撲上前去,老鷹被趕跑,小鳥得救了。哪知,這時突然又竄出壹只毒蛇把南果姑娘咬了壹口。南果姑娘去世了,南老漢非常傷心,可是卻沒有錢來厚葬南果姑娘,只好把南果姑娘簡單的埋了起來。那只曾經被南果姑娘救過的小鳥來了,它從南方帶來了壹顆種子,播種在南果姑娘的墳墓旁。幾天後,這顆種子發芽並結了果實,皮薄果肉多,十分香甜,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南果姑娘,把它叫做“南果梨”。南果梨不但味美香甜,對身體還有許多益處。壹是清肺化痰,對止咳有非常大的幫助;二是美容養顏,會使皮膚非常光滑。

 聽了我的描述,妳們是不是垂涎欲滴了?那麽,就到我的家鄉來品嘗品嘗南果梨吧!

作文:家鄉的特產12

 聽說江陰西門橋下的馬蹄酥十分有名。周日那天,我和爸爸便前往西門尋找這家店。果然,我們在壹條小馬路上找到了這家店。

 “天哪!”馬蹄酥的品種還真是不少,有的如拳頭那麽大,有的像壹個碗口;有的是瓜子仁餡的,還有的是核桃仁餡的……看得我眼花繚亂,難以抉擇,最終選中了壹個核桃仁餡的。

 回到家,我立即打開包裝。瞧,馬蹄酥裹著壹件土黃色的外衣,四周厚,中間薄,還被均勻地分成了十多份,好似壹朵盛開的菊花,又宛如壹個展開的煙花,煞是好看;銀黃色的面餅與黑色的豆沙交相輝映,壹粒粒芝麻如天女散花般撒落在上面;芝麻間鑲嵌著壹粒粒香噴噴的南瓜子肉,交融在銀黃色面餅中的豆沙,拼命地從縫隙中掙脫出來,就像快要把面餅給脹破了壹般。有詩為證:“乍經面起還留跡,不踏花蹄也自香。”

 我用嗅覺靈敏的鼻子深深壹吸,壹股豆沙的香氣撲鼻而來,所有香甜的滋味融合在了壹起,這的確是壹份家鄉的完美美食。我聞著享受著……

 真的,真的忍不住了!我輕輕捏下壹小塊馬蹄酥放入嘴中,酥酥的,香香的芝麻味在唇齒之間來回穿梭,壹不小心嚼破了壹粒白芝麻,瞬間,芝麻濃濃的香味,在我的嘴中立馬蔓延了開來,這壹小塊馬蹄酥完全是芝麻味,仿佛滿嘴都是芝麻香。

 我又張嘴咬上壹口,哇!配料還真不少,嗯!咬到了核桃。我將馬蹄酥含在嘴中細細咀嚼,壹股豆沙的甜味,融匯著核桃仁特有的脆香,在舌尖的味蕾上蔓延開來:豆沙甜而不膩,面餅脆而且酥,我將嚼碎的馬蹄酥咽入了胃中,頓時,使我整個人都精神起來了……

 “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江陰不吃馬蹄酥會遺憾!”

作文:家鄉的特產13

 我的家鄉東臺有許多特色,如:打嘴不丟的酥兒餅,又大又甜的西瓜等等。其中最出名、來東臺必嘗的美食,就屬魚湯面了。

 相傳乾隆年間,有壹位宮中的廚師因為湯沒有煮好,就被趕了出來。為了能養家糊口,只好四處擺面攤。這時,東臺壹家面館的老板,看上了他的手藝,就讓他到自己的店裏做面。因為湯又白又濃,口感好,人們都愛吃,就這樣壹傳十、十傳百。東臺魚湯面就聞名於世。

 魚場面的制作工序不是很難,先將鯽魚放入煮沸的水中,加入生姜、蔥去味。壹直等到完整的魚肉全部融入到乳白的湯裏,再把生姜、蔥、魚骨撈出來。這時的魚湯早已濃厚,可以加入壹把細細的面條。面煮熟了,就可以盛面了。壹碗香噴噴的魚湯面放在妳裏面前,讓妳“口水直流三千尺。”再加上壹些鹽花、蔥、小胡椒會更如美味。要是喜歡可以加入蒜泥、蟹肉,面會更香。

 妳初看這魚湯面,就會讓妳垂涎三尺,乳白色的魚湯裏,有很多細細軟軟的面條。嗅壹嗅,香味就像壹把無形的大手,把妳肚子裏的饞蟲拉了出來,恨不得狼吞虎咽地多吃幾碗。拿起筷子嘗壹下,原本漂浮在湯上的壹層黃色薄膜,便會纏繞在筷子上。吃壹口,香噴噴的面條上夾雜著細膩的蟹肉,味道不是壹般的好。吃完壹碗還不夠,讓妳百吃不厭,十分誘人。

 吃壹碗魚湯面,能讓妳忘記所有的煩惱。靜靜品嘗這碗魚湯面,是壹種美的享受。遠行的遊子們吃壹口,立即有壹種家的味道,勾起妳的思鄉之情。

 這就是我家鄉的魚湯面,如果聽了我的介紹讓妳流口水,那就趕快來我的家鄉品嘗吧!

作文:家鄉的特產14

 我的家鄉在信陽,那裏盛產著中國的十大名茶之壹:信陽毛尖。每年的三四月份是春茶采摘的黃金季節,於是,四月底的壹個周末,爸爸媽媽帶著我去信陽看采茶,順便踏春,吃農家飯。

 經過2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只見壹座座茶山綿延起伏,茶農們在成排成片的茶樹中忙碌的采摘茶葉,走近壹看,原來茶樹就是這樣的啊,還以為是萬年青呢,茶農只采摘剛冒出來的嫩芽,我就納悶了:茶葉就是這些普通的小葉子麽?

 走進壹戶茶農家中,茶農熱情的接待了我們,並沖上了壹杯剛炒制的新茶,細細的小毛尖壹遇熱水,不壹會兒就舒展開來,我湊近壹聞,壹股清香撲鼻而來,我細細的品嘗了壹口,哇!好苦啊,不好喝,爸爸在壹旁說,小孩子不能喝茶的,等長大了在學喝茶吧!

 吃完午飯,我們就在茶葉作坊裏觀看了茶葉的全部制作過程。第壹步是殺青,先把殺青機加熱到50度以上的溫度,然後把茶葉壹點點放進去,記住茶葉不能放太多,要不溫度會降低,所以控制溫度是最重要的。第二步是分離,把殺青後的茶葉倒進壹個容器裏,從左側出口出來的是好茶,右側出口出來的是劣茶,重復兩次即可。第三步是起潮,將分離後的茶葉倒進壹個桶裏,上面罩上壹片塑料紙,這樣茶葉裏的水分就能均勻分散。最後壹步,把起潮後的茶葉放進炒鍋炒成壹團,這樣茶葉就徹底幹燥,成品茶葉也就做好了。

 這次信陽之旅,不僅遊山玩水,最大的收獲就是明白了信陽毛尖的制作過程!

作文:家鄉的特產15

 我的家鄉在海濱城市青島。她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她依山傍海,盛產許多美味的海鮮,還有馳名中外的青島啤酒。但我最喜愛的還是醇香的嶗山綠茶。

 我們全家都喜歡喝嶗山綠茶,每當開春,我們都會去嶗山仰口選茶。壹進茶園,哇!漫山遍野都是茶樹。壹望無際的綠色仿佛讓我進入了童話世界。茶樹只比我膝蓋高壹點點,每株茶樹上都長滿了米粒大小的嫩芽,在陽光下翠色欲滴。我好奇地湊上去聞了壹聞,迎接我的不是撲鼻的芬芳,而是微微的青草氣息。我忍不住摘了壹片葉子放到嘴裏,還有淡淡的苦味呢。只見田間的阿姨們正小心翼翼地采茶,準備送去炒制。茶農把采摘的鮮茶葉晾曬幾天後,放入鐵鍋中炒制,經過不斷的翻炒,茶葉的翠綠變得濃綠,葉片也卷曲起來,這就是美味的嶗山綠茶了。

 如果抓壹小把綠茶放到玻璃杯中,用80℃的熱水壹泡,幾片茶葉搖晃著,越升越高,好像少女在輕盈地舞蹈,茶色也越來越濃,升騰的熱氣,清香彌漫……好像讓我看到了海上的仙山,那裏有我美麗的家鄉。當我們輕抿壹口,獨特香氣沁人心脾,微微的苦味在嘴巴裏蔓延,過後卻有壹股隱隱的香甜讓人回味無窮。

 其實,嶗山本不產茶葉,是當地農民為了致富從南方引進的技術。青島屬於溫帶海洋氣候,溫度適合種植茶葉。嶗山地區水質甘甜、土壤肥沃、呈弱酸性,提供了嶗山綠茶獨特的生長環境,才造就了它優良的品質。嶗山綠茶葉片厚、滋味濃、耐沖泡,得到了大家的喜愛。綠茶中還含有豐富的茶多酚和維生素,能有效抑制癌癥的形成,是公認的綠色健康食品。

 我愛美味的嶗山綠茶,也向所有的朋友推薦我家鄉的特產,希望大家都能夠喜歡這種健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