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蕪湖 關鍵詞

蕪湖 關鍵詞

蕪湖市即蕪湖(安徽省下轄市)。

蕪湖市,中國安徽省省轄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長江下遊。下設鳩江區、鏡湖區、弋江區、三山區四個市轄區,管轄蕪湖縣、繁昌縣、南陵縣、無為縣四個縣(無為縣及沈巷鎮2011年由原屬巢湖市劃歸蕪湖市管轄)。城市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已逾2500年,近代為“中國四大米市”之壹。因“長江巨埠、皖之中堅”名譽華夏,有“雲開看樹色,江靜聽潮聲”之美譽。今為安徽省經濟、文化、交通、政治次中心城市,安徽省第二大城市,安徽省三大旅遊中心城市之壹。也是國務院批準的沿江重點開放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合蕪蚌自主創新試驗區城市。

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是安徽省第二大城市。 城區位於長江南岸,青弋江與長江匯合處。是安徽省下轄的壹個地級市,南京都市圈組成城市之壹,人口構成主要為漢族,市區通用蕪湖話,另有郊縣部分地區使用吳語等。蕪湖被孫中山稱為“長江巨埠,皖之中堅”。

2歷史沿革

蕪湖已經有2600多年歷史,最早的故址名鳩茲,在市東南約四十裏的水陽江南岸。《左傳》:“魯襄公三年(公元前570)楚子重伐吳,克鳩茲。至於衡山。”此處記敘的衡山是當塗縣東北面的橫山。而鳩茲城址則位於水陽江南岸壹帶侵蝕殘丘向北延伸的盡頭。由此往西地勢低平,多為湖塘沼澤地區,因湖沼草叢,鳩鳥雲集,而得名鳩茲,又稱“勾茲”、“臯茲”、“祝茲”等。在鳩茲附近有壹長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蕪藻”,故得名蕪湖。此段水陽江當時稱為中江,西連長江,東通太湖,為壹條重要的東西交通水道。鳩茲是控制中江的壹個渡口,位置相當重要。公元前109年即漢武帝元封二年,鳩茲已設縣,易名蕪湖,此乃早期的蕪湖城。

公元前109年蕪湖設縣後經兩漢時期的發展,到三國時因戰爭頻繁,蕪湖地位日顯重要。吳國地處江東,以長江為天險與曹魏對峙。但其主要城鎮距長江較遠,為了適應軍事上的需要,黃武二年(223)孫權將蕪湖縣治由鳩茲西遷到青弋江口不遠的今城東南隅的雞毛山壹帶的高地上(古鳩茲舊治再未復用),成為今日蕪湖市最老的城區。東晉時期,蕪湖已成為臨江重鎮。公元324年,大將王敦在雞毛山屯兵築城駐守,故有“王敦城”之稱。東晉安帝義熙九年(413),省蕪湖入襄垣縣,蕪湖縣級行政建置被撤銷。隋唐時期,蕪湖皆為當塗縣屬鎮。五代十國時南唐升元(937~943)年間復置蕪湖縣。從此蕪湖作為縣壹級行政建置直至1949年。

兩宋時期,全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為促使農業的發展,大興築圩,大片湖沼變成良田。在蕪湖地區修築了政和圩、行春圩、陶辛圩和萬春圩等。農業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手工業和商業的興起,城區也迅速擴大,蕪湖成為當時沿江的壹座名城。約在十壹世紀初,蕪湖築城垣即宋城。今北

蕪湖景點2(22張)

門外高城板,東門外鼓樓崗等皆為宋城遺址。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金兵不斷南侵,蕪湖城遭兵焚毀成廢墟。淳熙七年(1180)又築城,但已不如以前繁榮。元初蕪湖縣城又行恢復,人口曾達五萬人左右,但在元末又遭兵火毀壞。明代蕪湖的經濟又逐步恢復發展起來,各地商人和工匠紛至經營各業,以染漿業和煉鋼業尤為發達,南北貨物匯集。明萬歷三年(1575)蕪湖再次築城,大部分與宋城重合。清代200多年間(1876年以前),蕪湖商業同手工業不斷發展,成為新興的工商業城市,沿青弋江到江口形成商業中心地帶,號稱“十裏長街”,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蕪湖因交通位置和經濟條件重要而成為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重要據點。光緒二年(1876)中英煙臺條約將蕪湖列為通商口岸。次年英國在範羅山建立了領事行署,劃定沿江灘地為租界。接著美、俄、法、日等帝國主義相繼侵入,又於1902年將南起陶溝,北至弋

蕪湖濱江大劇院

磯山,東至普潼山,西至長江岸邊的46.5公頃土地劃為公***租界。從此大量洋貨湧進蕪湖市場,既嚴重摧殘了傳統的民族工業,又刺激了商業的畸形發展,同時大量糧食、農副產品及礦產原料被廉價掠奪運走。他們在租界內修馬路,建碼頭、倉庫、堆棧、樓房,開辦教堂、醫院、學校等,使蕪湖市區由青弋江兩岸壹帶向西北沿長江右岸發展,擴大了市區範圍。

開埠通商以後,由於地理、經濟條件以李鴻章為代表的官僚買辦采取政治手段等,使米商雲集蕪湖開設米號,米市中心遂由鎮江遷來蕪湖,並發展成為全國著名的四大米市之首。每年“經蕪湖輸出之米糧數五六百萬石至壹千萬石”,有“堆則如山,銷則如江”之說。同時官僚買辦資本及民族資本開辦了“裕中紗廠”、“明遠電廠”、“益新面粉廠”等新式工廠及其它壹些小工廠,後因帝國主義侵略、壓榨加劇等原因大都被迫停辦、倒閉。由於經濟的畸形發展,老城區與外國租界之間的大片空地辟為新的街道,使市區進壹步擴大。人口由1745年的1萬多人增加到1915年的10萬多人。[1]

1949年4月24日蕪湖縣解放,同年5月10日設立蕪湖市,為安徽省省轄市。1876年9月,中英《煙臺條約》將蕪湖辟為通商口岸,1877年9月,蕪湖設立海關。1882年,鎮江米市移師蕪湖,發展迅速,居中國近代四大米市之首。1912年10月,孫中山乘“聯鯨”號遊輪,從南京順長江巡視蕪湖、安慶、九江、武漢,在蕪湖發表禁煙演說,蕪湖的“中山路步行街”即得名於此。2011年8月22日,原巢湖市無為縣、和縣沈巷鎮劃歸蕪湖市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