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在桂北9萬大山裏,
東臨柳州,北靠荔波,
夾在兩個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間,
但它很少出現在人民旅遊局的名單上。
即使在法定節假日也沒有多少人。
談起廣西,
很少有人會想到。
但這似乎是未知的,
但它有挑戰桂林的景觀。
不要失去天坑群,
與荔波茂蘭的喀斯特森林相比,
壯麗如金沙江和怒江,
這是中國和世界公認的長壽之鄉。
這裏有90多位百歲老人。
這裏風景優美,空氣清新,
吸引許多老人在此居住。
它就是廣西河池巴馬。
世界長壽之鄉、中國任銳聖地、
喀斯特王國,壯族歌手劉三姐的故鄉。
這座適合養老的山水小鎮,
是時候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
巴馬瑤族自治縣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和中國人民的聖地”,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位於廣西西北部。全縣總面積1971平方公裏,有瑤族、壯族、漢族等12個民族。巴馬西北部高,東南部低,山很少,土地很多。它被稱為“八山壹水壹分田”,土地非常珍貴。
巴馬百歲以上老年人占全縣人口的3.08%,居全國第壹位,位居世界前列。它是繼前蘇聯高加索、巴基斯坦漢薩、厄瓜多爾比爾卡班和中國新疆南疆之後的第五個長壽之鄉。在這裏的壯族瑤族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百歲兄弟、百歲姐妹和百歲夫婦。巴馬已成為國內外著名的“長壽區”。
為什麽這裏的人壽命更長?根據中外專家學者30多年來的反復調查研究和科學檢測,認為它與環境、飲食、勞動、習俗和社會因素有關,與天、地、山、水、人四個字密不可分。
天空
這裏日照充足,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20.4℃,夏季雨量充沛,有利於農作物生長,晝暖夜涼,利於睡眠休息。此外,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多達20000個(可凈化空氣),比城市街道高出10倍至數十倍。在這樣的天氣下,人體機器自然保持長期良好的運行狀態。
陸地
這個地區的土壤含有錳、鋅、硒、鎳、鉻、銅、鎘等多種元素。,而且錳、鋅含量高,銅、鎘含量低,是種植長壽食品的優質土壤。而這種土壤的分布與長壽老人的分布密度成正比,與心血管發病率的分布成反比。根據實驗室測試,這裏長壽老人頭發中的錳含量比廣州和東京的人高出10倍。
小山
潘陽河是壹個山區,壹般海拔400-600米,山區有山谷和農場,其中壹些是中溫帶的落基山或半落基山,許多長壽老人生活在這樣的山區。因為這些山區壹般偏遠、封閉或半封閉,沒有噪音和汙染,很少有傳染病和原發性疾病;此外,人們壹生都在山區生活和工作,運動量大,肺活量增加,新鮮空氣攝入更多,體育鍛煉和抗病能力增強,這自然有助於健康和長壽。因此,這壹喀斯特峰叢群被稱為“長壽地貌”。
水
這裏的水源還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測試的許多水源都是高等級和高質量的礦泉水。其中所含的硒和矽在其他礦泉水中很少見。著名長壽之鄉甲篆鄉博凱屯的清泉含有12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位於巴馬市東南12公裏處的民安礦泉水被華爾街日報稱為“神水”,含有人體所需的24種微量元素。還有從慈福湖山腰流下的礦泉水,除優質礦泉中存在的鍶、偏矽酸外,還含有溴、碘、鋅、鋰、硒等1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這在廣西尚屬首次發現。
許多泉水從地下湧出各種營養精華,流入潘陽河,哺育了壹代又壹代的長壽老人。因此,潘陽河成了“長壽河”。
人類
指人為因素,包括飲食、風俗、精神面貌等。潘陽河的壯族瑤族經常吃玉米粥。這裏有大量的玉米纖維素,蛋白質的含量高於普通大米,還具有抗癌作用。其中,著名的珍珠黃玉米,維生素B1、維生素E和胡蘿蔔素均高於其他地區。玉米粥已成為壹種營養豐富、易於消化、能減少腸胃疾病的“長壽粥”。
他們的食用油主要是火麻油,火麻油含有普通植物油中最高的不飽和脂肪,具有潤腸補溢的作用,可以治愈老年人的便秘,降低血壓和膽固醇,被稱為“長壽油”。那裏的人們飲食壹向清淡,當地的莧菜、竹筍、豆類和土豆都是長壽老人常吃的抗衰老食物。
此外,這裏的人們壹生都在工作,早睡早起,勤奮知足,樂觀大方,老有所養,樂於助人。同時,他們有傳統的節日和習俗來調節他們的生活,因此他們自然形成了壹個“無憂無慮”的生活空間。
白莫洞
位於巴馬州甲篆鄉坡月村西側,距縣城30公裏,距高速公路2公裏。“百妖”在壯語中的意思是“泉口”,因為這個洞穴靠近潘陽河的出口,入口處有泉水。泉水附近的壯族村莊叫白藥村,因此這個洞穴被命名為白墨,而“百妖”也反映了這個洞穴的神奇。
洞坐北朝南,高近百米,分南北兩洞,共分四層。目前只參觀了二樓和三樓,路程長達4000米。因為是洞上的洞,洞下的洞,洞旁的洞,洞後的洞,都遊過了,行程近萬米。
每個洞穴(包括壹些洞穴大廳)的高度和寬度為80米至100米,其中壹些達到140米,甚至上千米,並有十幾個黃色或白色的大型石廳。整個洞穴可同時容納壹萬人參觀,全年氣溫在20℃左右。洞內的牛奶石高大宏偉,完整雄偉。最高的石筍高39米,直徑10米。直徑35米的石柱非常多,可以形成壹片石柱林。
這個洞穴裏有壹座山,壹個洞,壹片天空和壹條河。在南洞和北洞之間,有壹個桶狀的田童洞穴。“桶墻”是100米的懸崖,“桶底”是方圓壹個20畝的橘園。妳可以沿著“桶邊”爬上“天窗”,俯瞰空谷奇觀。
南洞第二層和第三層各具特色:第二層洞的景觀以疏、奇、秀見長;第三層洞穴的景觀奇形怪狀,晶瑩剔透,氣勢恢宏,到處都是石簾,就像壹座宮殿壹樣,而且滿地都是石珠,大的像球,小的像豆。白墨洞內有泉水,與西來任翔的潘陽暗流相遇後,沿月亮河奔流而下。有壹條叫河西走廊的地下河通向竹筏。如果妳繼續向北發展,妳將進入距離白墨洞半英裏遠的興仁村的五人洞。五人洞長2000多米,風景優美,不亞於白墨洞。
百鳥巖溶洞
列屯位於巴馬縣甲篆鄉西北兩公裏處,距公路1公裏,距縣城20公裏。它是潘陽流經喀斯特地貌區的最後壹個暗流出口。洞穴高大幹燥,氣候溫和,巖燕、巖鷹、翠鳥和蝙蝠等鳥類生活在其中。每天早晚,成群的巖燕在洞口周圍飛來飛去,蔚為壯觀,因此得名百鳥巖洞。
離開洞口後,潘陽河與下遊不遠的壹個小水電站庫區相連,形成壹個長約2000米、寬約80米的小湖。寬約80米的洞被倒掛的鐘乳石分成兩部分,兩個洞的內側相連。洞內水面約654.38+萬平方米,可從洞口乘船進入洞內。隧道寬約40米,窄約654.38+00米,壹路蜿蜒曲折,與上遊的白熊洞相連。
在進入洞穴約300米的轉彎處,有壹個100米高的“天窗”。光束照射下來,使得洞穴金碧輝煌。右邊有壹個出口,出口外面有壹個海灘,所以妳可以停妳的船和碼頭。
沙灘右側有30多平方米的石臺,臺面上有坑有坑。平臺的壹側是雪白的洞壁,上面有石鷹、石幔和石觀音。平臺對面的洞壁上有多種奶石,頂部巖石倒掛。巖泉顫動,蝙蝠驚恐地飛翔。側洞外的香椿林下,野花耀眼,植被茂密。
甲磚村
甲篆村位於巴馬瑤族自治縣西北19公裏處,巴馬至鳳山公路經過此處,是甲篆鄉政府所在地。這裏有許多長壽老人,其他著名的長壽巴勒斯坦村潘屯、白馬村、平安屯和拉亨屯都在附近。潘陽河從甲篆村外2公裏處的列屯百鳥巖溶洞流出,河道蜿蜒曲折,四周水面美麗,漁船歸來,鵝鴨遊弋。
兩岸峰巒陡峭,村落星羅棋布,田園適宜。這裏還有虎山、香山、孔雀山和各種各樣的洞穴,這與陽朔的景色有些相似。夏天的傍晚,村子附近的小河成了天然的浴場。
男女分開,在不同的河段裸浴。附近的河裏還有壹種魷魚,體脂鮮嫩,油炸後味道鮮美。
賜福湖
慈福湖位於巴馬瑤族自治縣東部8公裏處福福村以下的潘陽河段。它是巖灘電站蓄水形成的長湖,平均水面寬約400米,綿延數十裏。
壹座長396米、高39米的雙曲拱橋橫跨湖面,將長湖分為東南湖和西北湖兩部分。橋南有海拔600多米的韓偉山,橋北有海拔500多米的直立山,兩山俯瞰湖面。湖上有數百個由山丘形成的島嶼和半島。
湖右岸的山丘連綿不斷,左岸的巖石和山脈重疊在壹起。中間是原始山谷,水深不可測。最好乘船遊覽這個湖。無論春夏秋冬,無論黎明還是午夜,無論刮風下雨還是霧天,妳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山是藍的,水是清的,竹是綠的,木是美的,這些都是壽鄉的美麗風景。
美食油卷粉
熱氣騰騰的粉絲出來了,
配香腸和花生壹起食用
還有黑豆豬腳湯、麻湯、羊扁湯、
熏肉、油肝、油魚、黑山羊......
此外,巴平蒂米在這裏。
環江“夏楠菜牛”和“五香”
(湘豬、湘牛、湘米、湘鴨、湘菇)
等待也很有名。
這是巴馬,
無論是峽谷探險還是景觀觀光,
無論是退休還是尋找食物,
壹個值得去的地方。
我們找個時間去巴馬過退休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