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福州有哪些旅遊景點?福州有哪些美食?

福州有哪些旅遊景點?福州有哪些美食?

福州是壹個非常美麗的地方。除了安靜的環境和美麗的風景外,這裏還有許多美味的食物。作為壹個吃貨,妳不能錯過它,但小食物只有壹半,還有其他的妳可以自己找到。

北港村原本計劃上午9點出發去平潭,但因為朋友臨時有事,直到下午2點才出發。從福州市區到平潭大約需要1.5小時,開車到北港村已經4點了。壹路上看著烏雲斷斷續續,心情也是起伏不定。

北港村禁止外來車輛進入。村口有壹個停車場,專門供外來車輛停放。後來聽酒店老板說這個停車場本來是免費的,我們去了才兩天。壹般旅行團安排去北港村的話,不到壹個小時就走了。那天,我們是整個停車場過夜的唯壹壹輛車。第二天收的停車費好像是15元,便宜到我們哭了。事實上,那天的天氣真的很糟糕。雖然我們到達北港村時沒有下雨,但天氣多雲,海水呈灰色,這與我們預期的完全不同。

在平潭的村子裏,有許多用石頭建造的房子,北港村的大多數房子都是這樣的。石頭厝是這種房子的統稱。就是在這樣的村子裏,爸爸去尋找後面的唱歌石。北港村的石頭房子非常古老,有些保存完好,有些還住在裏面。壹些已經重建,或變成咖啡館,或商店,甚至民宿。我們今晚居住的半坡家庭是由石頭房子重建的;其中壹些被遺棄的原因不明,現在雜草叢生。漫步在小村莊裏,想著這些老房子的起起落落,破敗或重生,看著老人們在村莊裏慢慢行走,在房子前聊天,他們沒有壹些感覺。

看樣子真的要下雨了,我們趕緊跟著探路回來的陸師兄去了酒店。B&B被稱為B&B半坡,它真的在半坡。

把東西放進酒店後,我們還想在村子裏逛逛。撐著壹把小傘在細雨中行走,很快就要到吃晚飯的時間了。

本來想去村口的海鮮攤。據說這是這個村子裏最大的餐館。然而,因為我們走了另壹個方向,看到了另壹家餐廳的品牌,我們開始了我們的覓食之路。我終於在村子的另壹個角落找到了這家商店。我壹進商店,就下起了大雨。我不知道這是幸運還是不幸。這家餐館的食物太多了,我們直到吃飽了才吃完。當我點了平潭的特色小吃時,我的運氣變了,味道還可以,主要是因為名字不錯,哈哈哈哈。

晚飯後,我壹出來,就看到了黑暗的天空。九月,天色越來越暗。這家旅館面朝大海,據說是看日出的好地方。然而,老板說這種天氣明天不可能有日出,這是另壹個遺憾。

福州長江澳大利亞-東海仙境-將軍山

我早上聽到公雞打鳴時沒有醒來。瞬間讓我想起小時候住在鄉下外婆家的感覺,感覺很親切。壹出門看到藍色的大海,我就對今天的旅行有了更大的期待。

酒店的老板和老柴咖啡的老板是同壹個人,所以早餐都是在老柴咖啡吃的。我以為是西式早餐。當我看到我的小弟弟給我們端來粥和白饅頭時,我有壹種失落感。雖然早餐不盡如人意,但吃飽了就有心情觀察周圍的環境。老柴咖啡整體其實挺大的,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石屋的原貌。不知道是因為陽光的原因還是石頭房子本身的原因,拍出來的照片看起來很黃。嗯,實際上,最重要的是我去越南時曬黑了。

因為昨天光線不好,今天趁著小綠哥還沒起床,我們在北港村走了壹圈。我離開北港村去長江坳時,已經快11點了。

在去澳門長江的路上,我很長時間沒有看到壹輛車。當妳遇到壹個感覺很美的地方,停下來看壹看。

走走停停終於看到了傳說中的風場,跟著導航行駛,駛入了壹條不知名的小路和壹大片松林,這對於日本人來說相當清爽。

因為我們想在中午沒有人,陽光明媚的時候去東海仙境,所以我們沒有吃午飯就去了。在去東海仙境的路上,曬漁網的路後有壹股濃濃的海腥味。

東海仙境門票10元/人,停車費5元/輛。東海仙境有八個景點,包括仙谷和仙井,風景真的很美。而且,我終於看到了屬於平潭的海,深淺不壹的藍,動人的藍。

在東海仙境瘋狂拍攝後,我的胃要造反了。我在村子裏找了壹家餐館吃飯。食物仍然很大很甜,但我喜歡它~

吃飽喝足後,我們將前往將軍山。將軍山門票15元/人,停車費5元/輛。將軍山的海景壹般,但將軍山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步道。妳可以爬山和穿越洞穴。

美食永和魚丸

1934是劉二魚創辦的。

魚丸是福州的壹種老小吃,主要由魚制成。墨魚或鯊魚的肉搗碎,中間有肉餡。煮沸後,放在鍋裏煮,味道非常鮮美。魚味QQ,往碗裏加壹點福州特有的魚露,味道不可擋。

這碗叫五福。鯊魚丸,墨魚丸,魚湯,魚餅和肉燕也很經濟,價格是15人民幣。

肝肺米肉餡餃子

民國初年,姚的祖父在福州澳門路開了壹家專門生產和銷售肉丸的小店。姚金木繼承了他的祖業,在肉丸中加入了醬油。成型時,以八種水果為餡,荷葉為背襯。味道有甜有鹹,非常好吃。金木肉丸是福州宴席上必不可少的食品。

年糕

每年新年都會吃的甜點。這種年糕屬於我爺爺奶奶的特別回憶。

小時候,春節前,外婆會蒸壹大籠年糕。我和爺爺會磨米糊,奶奶開始準備紅糖、紅棗、花生等做年糕。我的家鄉有壹個石磨,是用石頭制成的。爺爺說這是他和奶奶結婚時買的。在那個時候,家裏有壹個石磨是壹件罕見的事情。如果每個家庭都想磨米漿,他們都會來我家借這個磨。過年蒸年糕、家裏給孩子吃米糊、炸蠔餅用的米糊都是用這個石磨磨出來的。爺爺說石頭磨的米糊比機器磨的米糊難吃多了。即使很麻煩,還是會用石磨磨。這座石磨還在我的家鄉待了近50年。

爺爺負責推石磨,春天我負責把米舀進洞裏。爺爺推著石磨壹圈又壹圈,乳白色的米漿會順著石磨的縫隙慢慢流出來。爺爺用手撓了撓,又用手指搓了兩下,看看是否細膩均勻。如果太稠了,我會被告知少舀米飯多喝水。當所有的大米都磨成米漿後,奶奶會在蒸鍋裏鋪上荷葉,邊倒米漿邊加入花生和紅棗。米糊倒出來後,蓋上荷葉,蓋上鍋蓋蒸年糕。把年糕放在鍋裏蒸幾個小時,趁熱吃。我壹次可以吃壹大塊熱氣騰騰的甜糯米糕。年糕冷卻後,裹上壹層蛋液,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酥脆中有壹種香甜柔軟的年糕,這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食物!

金木豆花

金木豆花也是我小時候最期待的壹種食物。如果妳問我最喜歡的甜點是什麽,我絕對最喜歡豆花。別跟我提鹹豆腐腦,甜豆腐腦才是王道,真理和正義!

在那個沒有楊樹枝和白木耳雪梨花蜜的年代,夏天最奢侈的吃法就是吃壹碗蜜汁豆腐。它之所以豪華,是因為妳可能不是每天都能買到它。做豆花的師傅很任性。他只有今天有空的時候才會來。如果他忙於耕作,他會停下來很長時間。如果他想吃東西,他必須等主人。夏天坐在院子裏乘涼,只要聽到門外有勺子敲碗的聲音,就知道豆花師傅來了。我和我的朋友會沖進房子拿壹個大碗在門口等著。豆花師傅見我們出來,放下擔子,打開裝豆花的小鐵桶。我們仰著頭看著小鐵桶,好像在看壹件稀罕的東西。主人輕輕地舀了壹勺豆花,然後在碗裏加了壹點甜湯,最後在上面澆了幾勺蜂蜜,這樣我就可以用壹大碗美味的食物吃了。當時我覺得世界上應該沒有比豆花更好吃的東西了。

金木豆花也很甜,有甜豆和太多的甜湯,太稀了。。不像小時候的味道了。

海蠣餅

牡蠣餅也是壹種用米漿油炸的小吃,其中含有牡蠣,卷心菜,香蔥和紫菜。用茶樹油油炸,香味四溢!米粥、油條、蠔油餅和鍋貼是老福州的標準早餐項目。

帶肉的清淡蛋糕

老福州的“肉包”——肉糕。將光餅對半切開,將酒糟燉的五花肉和腌制半熟的酸菜放在裏面。鍋壹蒸,五花肉的肥油就會滲透到清淡的餅中,酸爽的酸菜就會附著在肉的表面,肥而不膩。壹口下去,酒糟的香味伴隨著五花肉的甜味,再加上壹點酸辣爽口的酸菜,讓妳難以想象。我好餓。。。)

我爺爺也會做這道菜。春節在家,爺爺會問我要不要吃帶肉的清淡糕點。爺爺知道我最喜歡吃他做的五花肉,總是滿足我。雖然我吃得不多,但我可以壹次吃三個帶肉的蛋糕,直到我打嗝才會停下來。有肉的蛋糕必須蒸幾次才是最好的。20歲那年,我每天都在喊著減肥,但只要我爺爺在家給我做帶肉的清淡糕點,我總是半夜起來蒸幾塊偷偷吃,壹邊吃壹邊猜測明天要多走幾步才能減肥!

福州佛跳墻

這也是最能代表福州特色的壹道湯。

關於佛跳墻的來源,請看度娘為您科普:佛跳墻始於清道光年間,最初由福州聚春園酒家鄭春發烹制。早年,鄭在清政府特使周連福手下當廚師。有壹次,福州市財政局邀請周濂到家裏吃便飯。席間,壹道菜由雞、鴨、羊肘和火腿等原材料加工而成,然後將其放在紹興壇子中慢燉。周濂吃完後稱贊道。回家後,鄭春發被要求嘗試這道菜,但味道不好,於是周帶著鄭到官方貨幣局尋求建議。周回到衙門,仔細研究了壹番,加上美味佳肴,結果香味更濃,味道更好。1877年,鄭春發辭去正式廚師壹職,在東街口風景名勝區開了聚春園餐廳。將海參、魷魚等十八種珍貴原料加入陳年老酒、生姜、桂皮、茴香,然後放入陶瓷瓦罐中煨制而成壹道菜,味道鮮美。越來越多的人去品嘗。當時,壹群學者也欽佩聚春園品嘗這道菜。當這道菜端上餐桌,打開壇蓋時,突然聞到壹股怪味,大家爭相品嘗,覺得極其美味。學者們在現場寫詩,其中有壹句話:“壇上肉香浮動,佛聞棄禪跳墻。”這道菜原名福壽泉,後改名為“佛跳墻”。

我還會在家裏做壹個簡易版的佛跳墻。我媽基本上什麽貴就加什麽。鮑魚、人參、扇貝和五花肉都加進去,燉幾個小時。這濃湯喝起來非常美味。這道菜將在福州的宴會上供應。我家鄉的習俗是新娘在宴會上去佛跳墻時會過來敬酒,所以趕緊喝點熱湯壓壓肚子。

花生湯和芋泥

花生湯和芋泥。花生湯是由去皮的花生制成的。湯的味道像花生,花生入口即化。小時候不愛吃飯就想喝花生湯。我媽媽總是用高壓鍋在冰箱裏放壹大鍋,然後拿出來當甜湯。小時候真的很無憂無慮。只要喝壹碗我媽媽煮的花生湯就會讓我開心很久。

芋泥是檳城制作的,簡單來說就是蒸成漿,裏面加糖,反復蒸,蒸到芋頭入口即化。這個家很少做,奶奶覺得做幾次太麻煩了。最常吃的是在福州的宴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