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武漢10大美食小吃是什麽?

武漢10大美食小吃是什麽?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 ,中國中部地區最大都市及唯壹的副省級城市,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城區壹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漢市素有漁米之鄉美譽,糧食作物,***240多個品種;經濟作物,***50種;魚類資源,***11目11科88種,水生動物,***有8目14科45種。

武漢飲食,可謂壹早壹晚,過早和宵夜最為經典,有?早嘗戶部巷,夜吃吉慶街?之美談。武漢菜秉承湖北菜系風格,匯聚東西南北精華,菜品豐富多樣,又自成特色,是著名的?美食之都?。下面就來看看武漢10大美食小吃,經濟又實惠,本地人愛吃,外地食客稱贊!

1、三鮮豆皮

三鮮豆皮是湖北武漢人早點的主要食品之壹,也是民間極具特色的地方傳統小吃之壹。三鮮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作而成,以餡中有鮮肉、鮮蛋、鮮蝦(或鮮肉、鮮菇和鮮筍)而得名。最初是武漢人逢年過節時特制的節日佳肴,後來成為尋常早點。色澤金黃透亮,鮮艷奪目,皮薄軟潤爽口,滋味鮮美,含有蝦、菇、肉香。以其獨特風味遠近聞名。

2、四季美湯包?

四季美湯包是湖北武漢著名的小吃,四季美湯包是在蘇式湯包的傳統做法基礎上不斷改進形成的。這種湯包具有皮薄、湯多、餡嫩、味鮮的武漢風味特色,有蝦仁湯包、香菇湯包、蟹黃湯包、雞茸湯包、什錦湯包等新品種,花樣繁多,風味獨特。不僅為武漢人所喜愛,而且在全國也頗有名氣。

3、面窩

面窩, 是武漢的小吃之壹,也是武漢特有的。通常只在早餐時間(武漢人稱為"過早")提供。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創始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9年)。當時漢口漢正街集稼咀附近有個賣燒餅的,名叫昌智仁,看到賣燒餅生意不好,就想辦法創制新的早點品種。經過反復琢磨,他請鐵匠打制幹把窩形中凸的鐵勺,內澆用大米、黃豆混合磨成的米漿,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鍋裏炸,很快就作出壹個個邊厚中空、色黃脆香的圓形米餅。人們覺得很別致,吃起來厚處松軟,薄處酥脆,很有味道。昌智仁稱之為面窩,流傳壹百多年,成為壹種價廉物美的特色早點。

4、糯米包油條

糯米包油條是武漢的特色小吃。將糯米蒸熟後,平鋪撒上炒好的黑芝麻,或者在糯米飯內外各粘壹層炒熟的黃豆粉,再將油條放在糯米飯上,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放上榨菜、火腿等,然後用糯米飯將油條包住,即可食用。此食用方法最好是緊挨著油條攤,熱糯米飯裹上熱的油條,香酥綿軟,兼有嚼勁與糯口,風味絕佳。

5、青山麻烘糕

青山麻烘糕是湖北省著名的傳統糕類特產,是壹道糕點美食,這種麻烘糕,選用上等糯米、黑芝麻、桂花和棉白糖精制而成。糕點呈長方形薄片,白線邊,黑麻芯,既有米烘糕香、松、脆、爽口特點,又有雲片糕甜潤易溶的風味。

6、雲夢魚面

雲夢魚面是湖北地區的特色傳統名吃之壹,采用以鮮魚(青、鯉、草魚為佳),除去內臟、魚鱗、頭尾、骨皮,絞成肉漿,與上等面粉、包谷豆粉、海鹽、純堿、清水攪拌均勻,壓成薄面皮(每張150-200克,厚度1厘米),蒸熟,取出攤晾,折疊切絲,曬幹裝盒,便可以貯存攜帶。食用方法多樣,可煮可炒可炸,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雲夢魚面主產於古澤雲夢(即今湖北雲夢),始產於清道光年間,歷史悠久。雲夢魚面選用"白鶴分流"之魚,桂花潭中之水,新麥上等面粉及芝麻香油等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白如銀、細如絲,故又稱"銀絲魚面"。

7、清蒸武昌魚

清蒸武昌魚,是湖北省的壹道傳統名菜。制作時通常選用鮮活的武昌魚為主料,配以冬菇、冬筍,並用雞清湯調味而成,口感滑嫩,清香鮮美。武昌魚又名團頭魴,因產於鄂州梁子湖而得名,頭小體高,面扁背厚,呈菱形,脂肪豐叟,肉味鮮美。隨著時代的發展,烹飪武昌魚的制作技術不斷改進和提高,從傳統的蒸、煮、炙三種,發展到清蒸、油燜、網衣、滑溜等多種方法,其中尤以清蒸武昌魚別具壹格。

8、煎蝦餅

湖北地區盛產湖蝦,色青中帶白,殼薄而肉質豐腴飽滿,鮮嫩細膩,烹制菜肴則味道香醇,鮮美可口。蝦餅煎制是用去殼蝦肉剁成茸泥,加配料打勻,煎成圓形小餅。肉色雪白,外衣金黃,滋味鮮美。制作"煎"菜,用油較少,加熱的溫度不太高,原料本身所含的各種營養素損失較少。"煎蝦餅"是武漢傳統名菜,以鮮蝦仁為主料,成菜形如金錢,鮮嫩利口,蘸花椒鹽食用,風味獨特。蝦餅很多地方都有,而武漢的煎蝦餅,特點在於用簡單的材料和簡單的做法,帶出蝦仁自身的鮮美滋味,點睛之妙在於其中的熟豬油。

9、赤壁東坡餅

赤壁東坡餅是湖北武漢著名的特色小吃,制作原料有以雞蛋清和面粉。此餅原為黃州赤壁地區的油炸酥餅,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貶任黃州團副練使時喜食,後改稱此餅為東坡餅。西山古靈泉寺制作"東坡餅",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該寺有泉水,清流味甘,富含人體必須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用此泉水合面制餅可自然酥脆,不添香料而自有清香,再加上制作過程中繼承了傳統技藝,使"東坡餅"至今仍保留了蘇東坡時代的特色。

10、酥糖酥糖是湖北馳名的三大特產之壹,有著悠久的生產歷史,最早源於唐代,享有:"茶罷壹塊糖,咽而即消爽,細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的美譽,為歷代名人所稱贊。傳統特色產品--桂花酥糖由屑子和麥芽糖骨子組成。屑子是酥糖的基本原料,用面粉、棉白糖、熟純芝麻仁、桂花等合制,麥芽糖骨子是麥芽糖釀制而成,經過原料配制、碾霄、熬糖、拉糖、壓糖等多道特殊的傳統工藝精制而成,產品呈長條和麻將形,塊型整齊,用蠟紙包好,酥糖霄中均勻分布著麥芽糖骨子,吃時酥糖霄香甜、桂花麻香濃郁、骨子松脆入口即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