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人生需要多回頭的作文

人生需要多回頭的作文

人生需要多回頭

中國人對於美食的偏愛極大地促進了整個美食文化的發展。現在中國美食已經不僅僅是給人們帶來溫飽這壹最基本的功能了,在歷史舞臺上,中國美食已經成為壹種文化的符號,比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秋風起,蟹腳癢,九月圓臍十月尖”、“來晉不喝老陳醋,吃遍山西也枉然”等民間流傳的俗語,分別表達了古人對地域美食荔枝、大閘蟹、山西老陳醋的喜愛之情,而在沈陽,也千古流傳著壹句和當地美食相關的俗語:“人生需要多回頭”。

在沈陽,壹種名為“回頭(tou)”的特色小吃享譽中外。它是用面粉揉好面團,用手將劑子按扁、搟平、抽薄、上餡,折疊成長方形再把兩頭包緊炸制而成的食品,色澤金黃,皮焦餡嫩,口味鮮香,老少鹹宜,是沈陽當地著名特色小吃之壹,也是沈陽八大風味小吃之壹。“回頭”與鍋貼類似,但較之鍋貼要稍大,包的餡也多,呈長方形,兩頭不封口,而且要向中間褶回,疊上即可,用油煎制而成。食用時再佐以醋、蒜,口味絕佳。

回頭歷史悠久,相傳在清朝光緒年間,有姓金的壹家人在沈陽北門裏開設燒餅鋪謀生。因為經營不善,生意壹直不好。壹日正值中秋節,生意更加蕭條,時至中午尚不見食客上門,店主茫然,遂將鐵匣內幾枚銅錢取出,買了些牛肉回家剁成肉餡,將燒餅面搟成薄皮,壹折壹疊地包攏起來,準備自家過節食用。這時,從外面忽然進來壹位差人,進店見鍋中所烙食品造型新奇,壹經品嘗,品味甚佳。這位差人當即告訴店主,再烙壹盒送往館驛,眾人食後齊聲叫絕。此後,這種食品壹時名聲大振,官民爭相購買,生意日趨興隆,故而取名“回頭”。還有壹說是,名字是根據做法起的:因為包的時候要四面回頭,故名曰“回頭”。

回頭的皮是用面粉做的,屬於主食,它含有糖類、維生素等,是人體熱量的主要來源。回頭餡為蔬菜和肉類,這種搭配非常合理。肉中富含優質蛋白質,蔬菜中則有維生素、纖維素、微量元素等。有研究表明,肉在胃腸內消化需4—5小時,而如果只吃肉不吃菜,其營養吸收率為70%;加蔬菜後不僅味道好,營養吸收率也可提高到80%左右。此外,肉屬酸性食物,蔬菜屬堿性食物,肉菜搭配更有利於酸堿平衡。吃回頭有利於控制進食的數量,這也是其他很多食物難以達到的。為了科學進食,營養學家提倡“七八分飽”,這個“度”在吃米飯、面條時較難準確衡量,而吃回頭就可以計數,尤其對於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及限制食量的人來說,有很大的好處。因此“人生需要多回頭”不僅僅是人們對表達美食的喜愛,更是我國古人對科學飲食的探索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