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白果炒蝦仁這味道怎麽樣?炒的時候要註意什麽嗎?

白果炒蝦仁這味道怎麽樣?炒的時候要註意什麽嗎?

銀杏(學名:Ginkgo biloba L.)。

出現在幾億年前,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後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現存活在世的銀杏稀少而分散,上百歲的老樹已不多見,和它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滅絕,所以銀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稱。? 銀杏樹的果實俗稱白果,因此銀杏又名白果樹。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具有觀賞,經濟,藥用價值。?

白果,壹身都是寶的果實,營養豐富的高級滋補品。含有粗蛋白、粗脂肪、還原糖、核蛋白、礦物質、粗纖維及多種維生素等成分。

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保健價值,對人類健康有神奇的功效。 ?

經常食用白果,可以滋陰養顏抗衰老,擴張微血管,促進血液循環,使人肌膚、面部紅潤,精神煥發,延年益壽,是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和款待國賓上客的特制佳肴。無論從營養還是菜色搭配都很合理。白果鮮香,軟綿可口,蝦仁潔白,滑嫩鮮香,黃瓜脆爽,清甜可口,非常美味。?

蝦仁適量白果適量料酒5克糖5克胡椒粉少許小蘇打少許生粉10克油適量鹽少許所需食材浸泡壹夜(皮變軟),清洗白果去殼(使用鉗子或者開果器夾開白果有棱角的壹邊)將白果在鍋中煮15分鐘(把白果的殼全部去除)再將白果的薄皮去掉少許鹽放入蝦仁中用手抓勻、再放小蘇打、料酒、胡椒粉、生粉、少量油繼續用手抓勻,腌制15分鐘起鍋燒水,水開後放入腌制好的蝦仁(待蝦變紅後撈出,將鍋中的水倒掉)起鍋放油,再放入白果、蝦仁,再加入糖,翻炒幾下出鍋,銀杏果炒蝦仁就完成l?

第壹,作為菜肴中的拌料。

用作拌料的白果,先要去除骨質中種皮。中種皮可以通過機械,在腹縫線方向加壓破碎的辦法清除。剝出的種仁外面蒙有淡褐色的膜狀內種皮。只要在開水中泡3—5分鐘,就能方便地將其撕盡。

除盡種皮的白果仁,無論是燒雞、燉鴨,或者燒肉、燉蹄膀,都能作為拌料。這時放入的白果肉,食用時味道特別醇厚,可以及時消除吃肉時常見的油膩感,使人食欲大增,起到調節胃口的作用。

在菜肴中用作拌料,白果宜稍遲放入為好。這是因為,白果的澱粉易於糊化。為了盡量保持白果的香味,最好在雞、鴨、蹄膀基本熟透之後放入白果仁。稍作燉燒,及時上桌。這樣和入菜肴,不僅香糯可口,也無中毒之後慮,很受歡迎。?

第二,作為糕點中的重要拌料。

白果仁用作糕點拌料,可以增加糕點的糯性和清香味,也能增加糕點的食用價值,使食用糕點也成為防病、治病的輔助手段。

用作糕點的白果仁,可以是整仁,也可以是碎仁。白果仁可以和入外層皮面之內,也可以拌入內層糕點餡內,還有的將其點綴於糕點的表面。

由午白果仁的主要成分是澱粉,脂肪含量極少,白果種仁裏還有少許能夠抑制細菌生長的物質,所以,白果仁用於糕點,不易變質。無論采用何種烙烤技術,都不會產生新的有害成分,只會增加糕點的色、香、味,提高糕點的檔次,並令人望而生津,食而不厭。

第三,作為重要的點心或防災食品。

廣東省街頭,長期以來就有買白果羹的習慣,清香可口的白果羹,不僅可以充饑,而且能夠治病,所以,壹直盛行不衰。蘇州街頭則常能聽見“香炒熱白果”的叫賣聲。產區孩子常在炭火中燒烤白果作為自制零食。孩子們等白果爆裂後,再稍加烘烤,使種仁裏冒出花菜狀突起。這時趁熱咀嚼,味道特別香糯。至於山區群眾將煮熟的白果浸於清水,作為主食對待,則成了重要的度荒食品。據說,困難時期,廣西靈川中條村,就是靠2.5千克白果煮粥,治愈了村民的浮腫病。?

現在,又有人將白果去除種胚後,研碎,沖開水,再加糖直接飲用或與牛奶壹起飲用。據說,這種吃法,只要堅持每天服用3—7粒,具有極其明顯的滋補養生作用。由於白果的澱粉質地細膩,沖開水後,極易形成糊狀。這種吃法也是可行的。

白果生食,也別有風味。

生食的好處是:種仁內壹切成分未經破壞,特別是有效藥用成分含量高,可以有效地防病、治病。

無論哪種食用方法,都要註意控制用量,特別是生食白果,壹定要慎之又慎。這是因為白果具微毒。

要防止食用白果中毒,必須註意以下幾點:

第壹,不要吃“浮頭白果”。所謂“浮頭白果”,就是種仁發育不良的銀杏種子。這些種子的胚乳營養少,還可能含有有害成分。吃“浮頭白果”中毒,絕非危言聳聽。1949年陰歷6月30日,江蘇吳縣洞庭東山遭受了12級臺風侵襲。白果落果很多。災後,農民曾大批來到白果產地撿剛落下的白果。由於白果尚未成熟,撿回的基本上是浮頭果。食用當年,村內曾先後出現數十起中毒事故。?

第二,必須清除綠色的種胚部分。壹般認為,綠色種胚含有壹定的毒性物質。但具體成分不明。有的則認為種胚本身是壹種有效的藥源。所以,已經有人以種胚作原料,開發了銀杏飲料。

第三,壹次食用未經處理的生白果的數量,壹般不要超過10顆,絕對不要超過30顆。群眾中早就有白果能醉人的說法,也就是說,多吃了白果,會覺得頭昏沈沈,就像吃了安眠藥。而實際機理,是因為白果內壹些有效的藥用成分具有使血管擴張的功能,就像多吃了安眠藥會使人永遠沈睡壹樣。目前,也有人認為多食白果中毒是因為白果種實內含有壹種叫做41-甲基氫吡多酸的物質,其毒性反應是引起陣發性痙攣和神經麻痹。

出現白果中毒時,主要采取嘔吐療法,采用催吐劑,盡快清除已經下肚的食物。民間曾采用服用清水糞之類催吐而搶救成功的實例。但壹般還得采用更為科學的催吐方法。

食用白果中毒的癥狀,以痙攣為主。治療中可在催吐的同時,采用保護神經系統正常活動和鎮靜療法為主的搶救方案。

向月應報道了3例兒童生食白果20枚、1例4歲兒童熟食白果40枚而中毒急救成功的實例。食後2—10小時內均表現為精神呆滯、萎靡不振或煩躁不安。3名催吐時,胃內容物含少量白果殘渣。隨後均發生四肢或面部抽搐,兩眼上翻,口吐白沫,乃至全身發紺,面色蒼白,意識模糊,呈昏迷狀態,有的還見低熱,有1例後期見腹瀉。經導瀉、洗腸、輸液、鎮靜、抗驚厥、興奮呼吸、強心等療法,均痊愈。

還有的采用分次灌服羊血的療法,十分有效。徐巨源報道了對二例幼兒生食白果80余顆而致中毒的病例,采用分次灌服羊血150—300毫升的治療方法,使已有抽搐、昏迷等中毒癥狀,年僅2歲和5歲的兩名患者,抽搐即刻減輕,神誌馬上轉清,第三日痊愈出院,半月後隨訪,壹切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