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壹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壹。
擴展資料
成就
1.政治風骨
在北宋後期,以王安石為代表的新黨和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在朝庭上針鋒相對勢不兩立。而蘇軾能從社稷安危的視角出發,敢於直言,體現出高風亮節的政治品格。他最大的政績就是在擔任杭州通判期間,疏浚整治西湖,將瘀泥就地堆砌成蘇堤。不僅造福杭州百姓,也使蘇堤至今仍為"西湖十景"之壹。
2.詩詞成就
蘇軾是宋代"豪放派"詩詞的代表,他壹掃五代以來婉約奢糜的文風,作品以風骨卓然、曠達樂觀、情感真摯、天然率性風格著稱。如《赤壁賦》、《後赤壁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大江東去》等。直抒胸臆,大氣磅礴,至今仍為世代傳誦的佳作。
3.書法造詣
蘇軾是宋代"尚意"書法的先驅,作品沈著深厚,在古樸中又不失瀟灑豪放。尤其是他提倡的"執筆無定法,要使虛得寬"的理論,至今在書法界影響深遠。代表作品有《寒食帖》、《李白仙詩卷》、《次辯才韻詩帖》、《東武帖》、《治平帖》等。
4.美食鼻祖
紅燒肉是蘇軾發明的壹道經久不衰的美食,因他燒的肉醇香色美,肥而不膩,故又稱作"東坡肉"。而他被流放到海南儋州時,幾乎窮困潦倒,於是把人家遺棄的羊脊骨拿回來,洗凈抹鹽後放火上烤,結果又成了東坡烤羊脊的名肴。此外還有東坡魚、東坡羮、東坡餅也壹直頗受贊譽。
5.網語先河
蘇軾在儋州期間總***給家人寫了近二百封家書,其中有七十多封家書中用到"呵呵"。無論他當時寫這二個字時心境如何,但被今天的網友戲稱為開了網絡熱詞的先河。(權當調侃不必當真)
總之,蘇軾在中國歷史上是個影響深遠的傑出代表,王安石曾對他評價為:"不知更百年,方有此人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