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喜歡上南瓜餅,雖然工作後下班做飯還照顧家人家務,但這些事情阻擋不了我對美食的熱愛,於是開始動手做南瓜餅,從超市買了面粉,老南瓜,想都沒想就開始做。
在這之前看了兩往篇引誘我想吃南瓜餅的推文,看了大概的流程,於是就頭腦發熱的做南瓜餅,做了兩次,但是都不怎麽成功,從這個能看出來我做點心的水平。
我做的南瓜餅第壹次用四個字概括:壹團爛泥,第二次成型了,但是味道與質感沒有上來,綜合這兩次的經驗教訓,我總結壹點點體會,先說操作步驟。
本著喜歡吃南瓜餅的念頭,於是下班後去超市買了點南瓜,買面粉,就這兩樣,因為我真的不知道還要加點什麽使南瓜餅做得好吃。買回家吃完晚飯就開始搗鼓南瓜餅的事情了。
先把南瓜切開,把南瓜皮銷了扔掉,把南瓜切成2-5厘米的丁,放碗裏面,放在蒸鍋裏面蒸,建議用寬口碗,這樣受熱均勻,容易蒸熟。
大概蒸10-20分鐘,視南瓜的多次與南瓜的新老來看時間,蒸好的唯壹評判標準是用筷子可以撮進南瓜丁裏面。
然後用勺子把熟的南瓜碾碎成南瓜泥,這時候可以加點糖攪拌,加糖量視個人口味而定,加糖之後,把糖攪拌均勻直至融化,南瓜泥也攪拌細膩。這時個可以進入第二步驟了。
我第壹次做南瓜餅失敗的原因就是不成型,其實對於壹個南方人,吃面條是買的包裝的,平時吃飯就是大米飯+炒菜,唯壹碰面食的東西就是包餃子去市場上買的餃子皮了。
小時候我媽從來都沒有給我們包過餃子,長大進入社會才知道餃子怎麽包。所以對於壹個面食白癡的我,第壹次做面食的東西不成型是有原因(借口)的。
第壹次做南瓜餅我是切了接近400克南瓜,而面粉放的量卻少之又少,加起來不到十小勺,在多次加面粉之後,本以為加的面粉足夠,可以弄面團了,於是立馬開鍋放油開始準備油炸,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我把水分含量多的面團,用筷子蘸著放在鍋裏面,而火候沒把握好,鍋裏的東西成了壹團亂醬,後面炸的那些醬有些裏面還沒有熟,有些外面已經燒焦了。第壹次的南瓜餅耗費壹大把時間與材料,就這麽亂糟地結束,而我還是不知道這次南瓜餅出的問題在哪裏。
後面與我同事說,她說她也做了壹次,簡直氣死人,就是成不了型,所以成型這個問題是很多新手要面對的。而很多裏面的南瓜餅推文確絲毫沒有寫到成型這壹點,總感覺別人的南瓜餅做得又好又快美觀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後面找朋友咨詢南瓜餅成型的原因才知道是面粉放少了,第二次在仔細查詢了資料之後我知道了壹個原則,以面粉為主要對象,根據面粉的多少放南瓜,壹點點增加南瓜的量。知道這個後我的第二次南瓜成型做得很好。
第二次做南瓜餅成型做得很好,小小的餅,但是在味道上確欠缺,因為第二次本著嘗試的原則去做,而調南瓜的時候忘記放糖了。
另外在口感方面,經過第壹次失敗我知道做南瓜餅是需要放糯米粉少數粘米粉的,如果全部放面粉,做的餅則會硬,吃過外面的南瓜餅口感很柔軟。
可是我的第二次嘗試做出來確是稍硬的,壹點也不柔軟,總結原因還是放的材料的問題,可以多放糯米粉,面粉少放或不放。
做為吃貨其實還是很享受做美食的過程,在揉面的時候很好玩,揉面需要耐心,看面團的成型程度增加幹面粉是很考驗耐心的,急躁的心情做不好美食。
在做食物的時候也是享受寧靜的時刻,與食物材料在壹起,與自己在壹起,拒絕電子產品,世界片刻安靜下來。
這才知道原來很多人喜歡自己做美食的原因,因為享受做美食的樂趣,烹飪的時候身心放松。美食出來之後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倍感欣慰,當做出來的東西被快速吃完的時候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我漸漸地喜歡了呆在廚房的感覺,哈哈。願我們挖掘出生活中更多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