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蘇州有什麽好吃的,食物以什麽為主

蘇州有什麽好吃的,食物以什麽為主

蘇州菜屬於蘇南菜,比較甜!但是蘇州菜不屬於蘇菜(淮揚菜),應該跟蘇北菜壹樣不在淮揚菜裏面!蘇北菜是魯菜和徽菜的結合!蘇南菜應該算是上海本幫菜和杭幫菜的結合! 蘇州小吃都在觀前街和太監弄!得月樓和松鶴樓是老店值得壹去,特別是他們做的松鼠鱖魚很好! 松鼠鱖魚(得月樓最好) "松鼠鱖魚"是蘇州地區的傳統名菜,在江南各地壹直將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肴。用鱖魚制菜各地早有,壹般以清蒸或紅燒為主,而制做形似松鼠的鱖魚菜肴則首先是蘇州地區 。相傳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微服至蘇州松鶴樓菜館用膳,廚師用鯉魚出骨,在魚肉上刻花紋,加調味稍腌後,拖上蛋黃糊,入熱油鍋嫩炸成熟後,澆上熬熱的糖醋鹵汁,形狀似鼠,外脆裏嫩,酸甜可口,乾隆皇帝吃後很滿意。後來蘇州官府傳出乾隆在松鶴樓吃魚的事,此菜便名揚蘇州。其後,經營者又用鱖魚制作,故稱"松鼠鱖魚",不久此菜便流傳江南各地。清代《調鼎集》記載:"松鼠魚,取(魚季)魚肚皮,去骨,拖蛋黃,炸黃,炸成松鼠式,油、醬燒"。此菜從創制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現在它已聞名中外,成為中國最著名的菜肴之壹。 除了松鼠鱖魚之外還有其他很好的食物如下: 八寶糕 白汁黿菜 黿菜,其實就是鱉(甲魚),其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等營養成份非常豐富,尤以春季的“菜花甲魚”和秋季的“桂花甲魚”最為肥壯。所以,蘇州人有在春、秋二季吃“白汁黿菜”或“清燉甲魚”滋補養身的習俗。 白汁黿菜是將甲魚切成塊狀,輔以山藥、筍、香菇、蔥姜、鹽、酒等調料,煮熟後鹵汁明亮稠濃,口味鹹中帶甜,是蘇州的壹道傳統名菜。 碧綠蝦仁 此菜品是壹道蘇州菜,色形俱佳,味道極為鮮美. 雞油菜心 蘇州終年有青菜,雞油菜心以矮肢葉肥的小塘菜的菜心和熟火腿為原料,先將菜心洗凈後根部切成“十”字花狀,切平菜葉,加入各種輔料和調料烹調,最後澆上熟雞油、雞湯,放上火腿片。此菜菜心翠綠,火腿鮮紅,色澤美觀,勞菜吃多後嘗壹盆雞油菜心,更覺鮮嫩、清香、爽口、不油不膩,在宴會上已成為不可缺少的壹道名菜 。 叫化雞 相傳在明末清初,常熟虞山麓有壹叫化子,某天偶得壹雞,卻苦無炊具調料,無奈之中,便將雞宰殺去除內臟,帶毛塗上泥巴,取枯枝樹葉堆成火堆,將雞放入火中煨烤,待泥幹成熟,敲去泥殼,雞毛隨殼而脫,香氣四溢,叫化子大喜過望,遂抱雞狼吞虎咽起來,再以後,這種做法被菜館中的人學去,對其制法亦精益求精,並增添了多種調味輔料,因此贏得了眾多食者的贊賞,名聲遠揚,慕名品嘗者,常年絡繹不絕。 綠豆糕 綠豆糕是蘇州傳統的清涼解熱的夏令食品, 農歷端午節前後生產。有葷、素兩類。味分玫瑰、棗泥、豆沙和不用餡心(稱清水)之分。蘇州城鄉民間都有端午節吃綠豆糕的習俗。 母油八寶鴨 將原帶骨鴨,改為出骨鴨,並在鴨肚裏加上川冬菜、香蔥、豬肉絲等配料,在調味上又改用蘇州著名的母油(在三伏天曬制到秋天用的優質醬油),其味更佳,同時取名為“母油船鴨”。此菜近百年來已成為太湖菜中最著名的傳統名菜。 松子棗泥麻餅 選用白砂糖、飴糖、雞蛋、食物油、小麥粉等原料制作皮面,用果仁、果肉、芳香花料等配制成餡料,用皮面裹入棗泥、松仁餡料,精工焙烤而成。 蘇式月餅 蘇式月餅是我國的傳統食品,更受到江南地區人民的喜愛。蘇式月餅用小麥粉、飴糖、食用植物油或豬油、水等制皮,小麥粉、食用植物油或豬油制酥,經制酥皮、包餡、成型、焙烤工藝加工而成。 西瓜雞 西瓜雞是蘇州傳統時令名菜。用夏天消暑的佳品西瓜,與雞熟制,味美清香,富有營養。西瓜雞以肥嫩母雞為主料,斷開脊背,斬頭去爪,取出內臟,洗凈,加清湯、火、筍片,放旺火燒沸,並焐至雞爛。在西瓜上雕壹蓋,去瓜瓤,在瓜皮上雕上文字或圖案,在沸水中略燙,再入清水浸涼,然後將雞放入西瓜內,倒入雞湯,並放進火腿片、筍片、香菇等,加原湯,蓋上瓜蓋,蒸幾分鐘後便可上桌。西瓜雞雞肉鮮嫩,湯清瓜香,為夏令時菜。 響油鱔糊(松鶴樓的最好) 黃鱔很有營養,還具有較高藥用價值,可以療虛損、補五補中益氣、除風濕、降血糖等。而“響油鱔糊”是傳統的淮揚名菜。今天,我們請來曾是國宴廚師的邱於發來教大家做這道很有名的淮揚菜,在家中待客的時候端上來,可是很能讓人食指大動的。這道響油鱔糊也是因為端到桌上還在“吱吱”響而得名,所以要記住的是這道菜壹定要趁熱吃,鮮嫩可口的鱔魚涼了就不美味了。 雪花蟹鬥 雪花蟹鬥系蘇州地方名菜,蟹殼內放主料蟹粉,上蓋發蛋,色自如雪,黃油四溢,蟹粉鮮肥;再加火腿末等配料點綴,鮮艷悅目,色、香、味、形、器具備,此菜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 芝麻酥糖 芝麻酥糖是蘇式酥糖中代表品種之壹。以上海高橋麻酥為例,以松酥油潤、香甜適口而暢銷市場,尤其適於老年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