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是知道,四川的美食有非常多,並且也是絲毫號都不遜色的,但是四川大家比較熟悉的地方是成都,其實四川其他城市的美食也很好吃喲,想要去看看有哪些美食嗎?
樂山美食豆腐腦
樂山豆腐腦是四川樂山特色風味小吃之壹,豆花上有深紅的辣椒配著翠綠香菜或芹菜,色香味俱全。
樂山豆腐腦制作方法和傳統意義上的開封豆腐腦有本質的區別,樂山豆腐腦不是以豆花為主,而是以絕對美味的湯汁勾芡而成的湯頭為主。
用味精,雞精,大頭菜顆粒,老抽,炒黃豆或炒花生米作底,勺上大半碗的用骨頭湯勾芡的澱粉濃汁,在用平勺削幾片雪白的豆花放在濃汁之上,讓其漂浮。
上面再放上芹菜和熟油辣椒,壹碗美味可口的樂山豆腐腦就呈現在眼前了。
缽缽雞
肯定有不少人第壹次聽“缽缽雞”這個名字時,就覺得很新奇,“缽缽”其實就是瓦罐,傳統“缽缽”缽外面是畫著紅黃相間的瓷質龍紋。
缽內盛放配以麻辣為主的佐料,菜品在特殊加工後用簽串制,晾冷浸於各種口味的佐料中,食用時自取自食,除味道悠長外更添壹絲趣味。
常見的用料有雞塊、藕片、黑木耳等。
甜皮鴨
甜皮鴨,又稱鹵鴨子,也叫甜皮鹵鴨,沿用的是清朝禦膳工藝。由民間發掘、改進,其鹵水別具特色。
色澤棕紅、皮酥略甜、肉質細嫩、香氣宜人。
烹飪過程雖然不復雜,但合格的甜皮鴨要求鹵汁色澤以淺紅色為宜,鹵水中香料用料要適中,飴糖用量要適度。
翹腳兒
翹腳兒是樂山的又壹傳統地方美食,興起於樂山市市中區楊灣鄉周村,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因當時人們吃“路邊攤”時沒有凳子可坐,只能將腳翹放在飯桌橫杠上吃飯而得名。
翹腳兒以香料、牛尾、牛骨、牛雜熬底湯,而後將牛肉和牛雜裝竹簍燙制裝小碗而食。蹺腳兒衍生出食客自己在湯鍋裏煮燙牛雜牛肉的形式,被稱作“牛肉湯鍋”。
正宗的“蹺腳兒”主料必須選用楊灣周村當地的大水牛。“蹺腳兒”的味道精華在於底湯,壹般由二十多種香料、中藥材加上牛尾、牛骨和牛雜熬制壹個多小時而成,香味十足。
葉兒粑
葉兒耙也是非常四川特色的小吃之壹。清香滋潤,醇甜爽口,荷香味濃,菜分兩味,鹹鮮味美。
制作葉兒粑選料考究,工藝精細,具有色綠形美、細軟爽口的特點,制作時需要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餡心或鮮肉鹹餡心,置旺火蒸。
宜賓美食宜賓燃面
宜賓燃面源於清代,是宜賓地區最具特色的傳統名小吃之壹。舊稱“油條面”,因其油重無水,點火即燃,故稱燃面。
選用當地優質水面條為主料,再按傳統工藝加油佐料,輔以小磨麻油、芝麻、花生、核桃、辣椒、香蔥等料而成。
根據是否加入肉末,分為葷燃面和素燃面。
竹海名菜
宜賓的蜀南竹海舉世聞名,但妳可能不知道竹子還能做成各種各樣的美食~
“竹海名菜”以竹筍、竹蓀蛋、竹蓀菜、竹菌、竹海臘肉、竹筒豆花、竹筒竹、竹蓀酒、竹泡菜等“竹”菜匯成的“全竹宴”。
可謂滿桌皆是竹,無竹不成席,令人大開眼界、垂涎欲滴。
李莊白肉
李莊白肉是四川宜賓歷史文化名鎮李莊的傳統美食,選用皮薄肉嫩、肥瘦比例恰當的"長白山"或"約克"或"巴克夏"豬肉,加以多種醬料制成。
清香爽口,肥而不膩,咀嚼化渣。
制作時主要講究三點:火候掌握準、刀工體現絕、調料突出香。
燒烤
燒烤似乎各地都能吃到,但宜賓的燒烤有它最獨特的味道,因此成為了宜賓又壹個招牌。
宜賓燒烤特別講究烤的火候,會精心配制蘸碟,供食客享用美味。
涼糕
涼糕是宜賓的壹款傳統特色小吃。味美香甜沙軟,食之清爽可口。據說還有解毒排膿、利水消腫、清熱去濕、健脾止瀉的功效。
涼糕的主要原料為大米、井水、紅糖。
不過宜賓傳統的涼糕與普通大米制作的糕點截然不同,口感上鮮嫩爽口,絲絲順滑。
目前涼糕已經發展出了很多的口味,主要有綠豆涼糕、牛奶紅豆涼糕、咖啡涼糕、抹茶椰奶水晶涼糕、米棗涼糕、巧克力涼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