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第四部分:怎樣種植空心菜.ppt

第四部分:怎樣種植空心菜.ppt

空心菜又名蕹萊、通菜、竹葉菜、等,是旋花科—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原產我國熱帶多雨地區,適宜生長在潮濕地帶,主要分布於嶺南地區是夏秋季普遍栽培的綠葉蔬菜。其食用部位為幼嫩的莖葉,可炒食或涼拌,做湯菜等同“菠菜”。它營養豐富,100克空心菜含鈣147毫克,居葉菜首位,維生素A比番茄高出4倍,維生素C比番茄高出17.5%。空心菜采收期長,是夏季生長的葉菜,能打破北方夏季少葉菜多果莢菜的結構,不受高溫、暴雨的限制。因而北方開始引種栽培,並取得成功。

空心菜露地栽培從春到夏都可進行,播種時間為:廣州12月至翌年2月,長江中下遊壹帶4~10月,北方地區4~7月,沈陽可於4月中旬播種。若根據市場需要在溫室、大棚、小棚中栽培可實現周年生產,隨時供應市場。

栽培技術 :

喜高溫潮濕氣候,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宜選擇地勢低、土壤濕潤而肥沃的粘壤土栽培。生長適宜溫度為25~30℃,能耐35~40℃的高溫,10℃以下生長停滯,霜凍後植株枯死。喜光和長日照。對土壤要求不高。分枝能力強。

其栽培方式分旱栽和水植兩種,北方以旱栽為主,南方旱栽與水植並存;早熟栽培以旱栽為主,中、晚熟栽培多數采用水植。技術要點: 1.播種、育苗 旱栽多用種子繁殖,露地直播、育苗移栽均可,播種期壹般在4月中、下旬。露地直播可采用條播或點播,行距30~35厘米,穴距15~20厘米,每穴點播3~4粒種子,播種後隨即澆水,7天左右即可出。

也可密播,待苗高17~20厘米時間拔采收。播種後覆蓋塑料薄膜增溫、保濕,待幼苗出土後再把薄膜撤除。另外,亦可在生長期間摘取15厘米左右的頂梢扡插繁殖,只要扡插田土壤濕度適宜,插梢就會很快長出不定根,並抽出新梢。前期應及時中耕松土,提高地溫。

進入夏季,氣溫高,植株生長快,需肥需水量大,要勤澆水,澆大水(空氣幹燥,土壤水分不足,易導致空心菜纖維增多,影響產量和品質),並結合澆水進行追肥。秋季氣溫轉涼,要及時中耕除草和追肥,並註意防治紅蜘蛛等害蟲。空心菜采收期長,壹般每次采收後,都要結合澆水畝施硫酸銨10公斤。

采收:

適時采收是空心菜高產、優質的關鍵。生產上,壹般在苗高20~30厘米左右時即可采收。在進行第壹、二次采收時,莖基部要留足2~3個節,以利采收後新芽萌發,促發側枝、爭取高產。采收3~4次之後,應對植株進行壹次重采,即莖基部只留1~2個節,防止側枝發生過多,導致生長纖弱緩慢。

整地播種:

北方壹般采取直播方式。播前深翻土壤,畝施腐熟有機肥2500~3000千克或人糞尿1500~2000千克、草木灰50~100千克,與土壤混勻後耙平整細。播種前首先對種子進行處理,即用50~60℃溫水浸泡30分鐘,然後用清水浸種20~24小時,撈起洗凈後放在25℃左右的溫度下催芽,催芽期間要保持濕潤,每天用清水沖洗種子1次,待種子破皮露白點後即可播種。畝用種量6~10千克。播種壹般采用條播密植,行距33厘米,播種後覆土。也可以采用撒播或穴播。

田間管理:

空心菜對肥水需求量很大,除施足基肥外,還要追肥。當秧苗長到5~7厘米時要澆水施肥,促進發苗,以後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每次采摘後都要追1~2次肥,迫肥時應先淡後濃,以氮肥為主,如尿素等。生長期間要及時中耕除草,封壟後可不必除草中耕。 采收:

空心菜如果是壹次性采收,可於株高20~35厘米時壹次性收獲上市。如果是多次采收,可在株高12~15厘米時間苗,間出的苗可上市;當株高18~21厘米時,結合定苗間拔上市,留下的苗子可多次采收上市。

當秧苗長到33厘米高時,第1次采摘,第1次采摘莖部留2個莖節,第2次采摘將莖部留下的第2節采下,第3次采摘將莖基部留下的第1莖采下,以達到莖基部重新萌芽。這樣,以後采摘的莖蔓可保持粗壯。采摘時,用手掐摘較合適,若用刀等鐵器易出現刀口部銹死。壹般壹次性收獲畝產可達1500千克,多次收獲的畝產可達5000千克。

環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