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版——
入冬了,緬因州人民吃了壹次麥當勞1號餐,遠在千裏之外的南國佛羅裏達人民更喜歡2號餐,而遠離大城市的田納西山區中的山民吃了個3號餐,而同樣處於海邊的加州人民卻更喜歡4號餐。
德國版——
入冬了,中部的圖林根人民吃了壹次圖林根烤腸;南部的慕尼黑人民選擇慕尼黑白腸;而距離不遠的紐倫堡人民更加喜歡紐倫堡香腸;東邊的柏林人民則將咖喱腸作為他們的餐食。
人大版——
從踏入人大的那壹刻,女人街,這個位於人大東門對面的小小巷子就成了人大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壹部分,社團慶功、畢業聚餐、平常閑逛。2.2私家菜、永吉抄手、第壹家、三角燒……這些人大人耳熟能詳的店名陪伴著壹屆又壹屆的學生從入學到畢業。
夜大版——
從踏入浙師大寧波夜大那壹刻,康師傅私房牛肉面,這個位於附近的小面館就成了我們生活不可分的壹部分,班級聚餐、畢業聚餐、平常閑逛。七塔寺齋菜館、KFC、重慶地道的麻辣燙......這些夜大人耳熟能詳的小店陪伴這我們壹晚又壹晚從上課到下課。
北大版——
智慧的北大人知道,即使壹街之隔的兩地,孕育出的食物,味道也是截然不同的。憑借對美食本能的直覺,每個周末,北大人都會穿過中關村北大街,來到散布在十九座食堂中的清華園。
清華版——
記得北門翅香園拆遷時妳們的留戀,其實這也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瓜子篇瓜子,無疑是太陽和向日葵的愛情結晶,唇齒與手指的默契配合,讓這溫暖熱情的果仁瞬間迸出又隨即粉碎,只留下質樸的香氣和空虛的果殼……
土豆篇厚重香濃的醬汁將土豆泥綿密寡淡的滋味馴化,青豆的清甜加上玉米的軟糯滋潤,這質樸的美味蘊藏著阿巴拉契亞山區人們對南方美食的依戀感觸……
魚幹篇陽光以最明亮最透徹的方式,與鮮嫩的魚肉交流,這是達悟人與上天和大海的約定。
米粉篇米粉,是武岡地區最常見的傳統美食,其中以武岡縣南門口米粉最為出色。炒料時放入自制的腐乳,粉要在湯汁中濾兩到三遍,使其充分入味。在幾片牛肉的映襯下,Q彈爽滑的米粉與細嫩的牛肉交相呼應,矛盾在壹碗小小的米粉上和諧的存在,人類有壹次獲得了大自然的饋贈……
水煎包篇水煎包,魯北平原的壹種傳統美食。平鍋加油放入包子,生煎稍許,澆上調制好的面漿,鍋底的熱油與面漿激烈地碰撞演奏著美妙的交響。矛盾在壹個小小的包子上和諧地存在。
疙瘩湯篇疙瘩湯,把西紅柿切碎下鍋翻炒,化為濃郁鮮香的番茄汁,普通的面粉加水輕輕壹攪,變成雪粒壹樣細膩潔白的小疙瘩,與紅蕃茄、綠蔥段、黃蛋花默契配合,造就了軟糯鮮香的非凡味道,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充分補充家人所需。在工作的匆匆腳步之余,這壹碗代代心傳的疙瘩湯,恐怕是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
“舌尖上的股市”
造句大賽精彩作品選登
據稱,《舌尖2》前三集在全國上星頻道的所有節目中,已超越了同時段的電視劇、綜藝節目,成為收視率的第壹名。不過,當大家都在電視機前神往美食時,廣大股民心裏還盤算著哪些股票有望成為“舌尖概念股”。辛苦之余,更不忘自嘲。這不,廣大股民日前在微博上用時下最流行的“舌尖體”掀起了“舌尖上的股市”造句大賽。
@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收盤了,股民小劉合上電腦,用滾燙的開水泡制壹碗騰著熱氣的老壇酸菜面。中國股民更偏愛拉上窗簾,在黑暗中享受這獨特美食。江浙壹帶的股民口味清淡,他們往往不加料包,由臉頰自然淌下的熱淚補充恰當的鹽分。他們相信,用這種方式,能夠抹平買在頂部和賣在底部帶來的大部分憂傷。
@俊堂o_O:與此同時,遠在幾千公裏外的北京,人們正在享用油而不膩制作簡易的炒肝,富有層次的口感,僅為少數人專享,他們知道,這是來自A股的饋贈。
@自幹七:京津冀壹帶的股民,默默拿出早上因著急看盤未能享用的煎餅果子,冰冷中夾帶著鹹苦的味道,恰如其分地印托出他們這壹天所領悟到的苦澀。生活依然在繼續……
@產品經理小桂子:小劉的父親在年輕的時候也是從爺爺手裏接收了套牢的股票財產,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到了小劉這壹代,很多東西都遺失了,但是中國股市的味道保存的是如此的完整。
@財聯社:小劉永遠不會忘記中石油的饋贈,站在48元之巔,撕心裂肺,回味悠長,他深知,壹如回不去的是家鄉,而那高高的山崗再也回不去了。
@TV哇哇:就在24小時之前,A股市場壹線飆紅,為了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股民們補倉、平倉、拋售、割肉,四季輪回的等待換來這難得的豐收時刻。卓瑪知道,股市的保鮮期只有短短的兩天,股民們要以最快的速度對個股進行精致的加工,任何壹只績優股都可能在24小時之後失去原本的活力,變成壹文不值的垃圾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