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冬至吃什麽習俗?

冬至吃什麽習俗?

冬至,俗稱“冬節”,是中國農歷中壹個重要的節氣。在壹年中黑夜最長白晝最短的壹天裏,大家壹定要吃好喝好,把自己用美食溫暖起來。下面我介紹壹下冬至的美食吧!

1、冬至面

俗話說“吃了冬至面,壹天長壹線”,說的是冬至日過後,白天會越來越長。“冬至面”,俗稱“掛面”,是面食其中之壹,吃冬至面是安徽過冬至的習俗。冬至面是當地人傳統手工制作而成,是我國冬至傳統食俗。手工掛面制作非常講究,均以上等小麥為原料,配以精鹽、雞蛋等天然原料,經過和、醒、盤、掛、拉等8道工序制成。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的風俗與節氣、氣候、農事有關,在滴水成冰的嚴冬,吃壹碗熱騰騰的雞蛋掛面,才算是過了壹個冬至。

2、餃子?

餃子是最適合冬季吃的食物,特別是在中國北方地區,冬至吃餃子,已經是流傳了千年的歷史,餃子是中國北方最有代表性的美食,它可以煮著吃,也可以蒸著吃,人們在冬至這天吃餃子寓意吉祥,而且在很多地區還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

3、湯圓?

在中國南方地區,湯圓是最適合冬至吃的食物,說早在古代宋朝年間,南方地區就有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冬至這天吃湯圓寓意壹家人團團圓圓,而且湯圓是用糯米制成的圓球狀食物,它的餡兒有黑芝麻和花生醬等多種,人們食用以後能補虛,也能健脾開胃,在冬至這天食用,對調理脾胃有很大好處。

4、餛飩?

餛飩也是最適合冬至吃的食物,它南方叫雲吞,是壹種用面皮包上餡料的食物,與餃子相似卻又有壹定的不同,平時適合煮熟後帶湯壹起吃。中國北京地區是最喜歡冬至吃餛飩的地方,在那裏壹直流傳著“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壹天,所以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5、羊肉湯?

其實冬至吃羊肉是從四川壹帶發起的。在冬至這壹天,四川地區都習慣祭祖,而祭祖的食物中就有羊肉,另外冬至是屬於大年,所以這壹天小輩要給長輩,學生要給老師拜冬至送祝福,而準備的禮物中就有羊肉。再加上冬季的羊肉味道肥美,而且羊肉屬於熱性,有滋補的作用,非常適合在冬天吃。所以從古至今就有冬至吃羊肉湯的習俗,而且現在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在冬至節氣,大家都會喝上壹碗熱騰騰的羊肉湯,慶祝冬至節的到來。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關於冬至的飲食習俗了,妳們家鄉會在冬至這壹天吃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