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香菇手抄報圖片簡單又漂亮

香菇手抄報圖片簡單又漂亮

香菇

香菇為側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實體,是世界第二食用菌,也是我國特產之壹,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香菇是壹種生長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鮮美,香氣沁人,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B群、鐵、鉀、維生素D原、味甘,性平。主治食欲減退,少氣乏力。

草菇

草菇別稱蘭花菇、苞腳菇的,起源於廣東韶關的南華寺中,300年前我國已開始人工栽培,在20世紀約30年代由華僑傳入世界各國,是壹種重要的熱帶亞熱帶菇類,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國草菇產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於華南地區。因常常生長在潮濕腐爛的稻草中而得名,多產於兩廣、福建、江西、臺灣。肥大、肉厚、柄短、爽滑,味道極美。

金針菇

金針菇因其菌柄細長似金針菜而得名,屬傘菌目白蘑科針金菇屬,是壹種菌藻地衣類,具有很高的藥用食療作用。在自然界廣為分布,中國、日本、俄羅斯、歐洲、北美洲、澳大利亞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國北起黑龍江,南至雲南,東起江蘇,西至新疆均適合金針菇的生長。

杏鮑菇

杏鮑菇因其具有杏仁的香味和菌肉肥厚如鮑魚的口感而得名,是近年來開發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藥用、食療於壹體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種。市場上杏鮑菇產品比較多,常見的如百山祖菌菇小菜——杏鮑菇、杏鮑菇提取物、即食杏鮑菇小包裝、還有獨立包裝的小包杏鮑菇等。

雙孢菇

雙孢菇是最常見的食用菌種之壹,肉質肥厚。菌絲銀白色,生長速度中偏快,不易結菌被,子實體多單生,圓正、白色、無鱗片,菌蓋厚、不易開傘,菌柄中粗較直短,菌肉白色,組織結實,菌柄上有半膜狀菌環,孢子銀褐色。原生於歐洲及北美洲,人類至少自古希臘時代起便開始食用,人工栽培則約始於17世紀的法國等地,現在則已經廣泛在世界各地栽培。

紅菇

紅菇的子實體壹般中等大,菌蓋直徑5~12厘米,初扁半球形後平展,幼時粘,無光澤或絨狀,中部色深紅至暗(黑)紅,邊緣較淡呈深紅色,蓋緣常見細橫紋。菌肉白色,厚,常被蟲吃。味道及氣味好。菌褶白色,老後變為乳黃色,近蓋緣處可帶紅色,稍密至稍稀,常有分叉,褶間具橫脈。

牛肝菌

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統稱,其中除少數品種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種均可食用。雲南省牛肝菌類資源豐富,主要有白、黃、黑、紅牛肝菌。因肉質肥厚,極似牛肝而得名,是名貴稀有的野生食用菌,為“四大菌王”之壹,主要有白、黃、黑牛肝菌幾種。

平菇

平菇屬於四極性異宗結合的食用菌,生活史與許多高等擔子菌相似,由子實體成熟產生擔孢子。擔孢子從成熟的子實體菌褶裏彈射出來,遇到適宜的環境長出芽管,初期多核,很快形成隔膜,每個細胞壹個較平坦有序而濃密,無“黃梢”現象,長滿數日後易出現老的菌皮,菌皮較緊而硬。

雞油菌

雞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壹,為真菌界雞油菌目的子實體,子實體肉質,喇叭形,杏黃色至蛋黃色,菌蓋寬3~9厘米,最出扁平,後下凹。菌肉蛋黃色,味美。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蛋白質、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具有清目、利肺、益腸胃的功效,常食此菌可預防視力下降、眼炎、皮膚幹燥等病。

在我國已知的菌菇***350多種,其中人工栽培的就有30多種,常見有香菇、金針菇、平菇、猴頭菇和竹蓀等。據統計,平菇、香菇、金針菇是大家最常見。那麽這些常見的蘑菇有什麽不同的營養特點呢?下面我們壹起來談論下菌菇種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