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各種小吃,大多是在清中葉到民國時期之間形成。特別是民國的幾十年間,隨著人口湧向京滬等大城市,各個小吃同城競技,性格特色逐漸鮮明起來。自然環境造就飲食的基礎,人文環境造就飲食的性格,而河北小吃就是由這兩大要素***同造就的,下面就來看看河北的10大小吃,本地人愛吃,外地食客稱贊,看看有沒有妳愛吃的。
1、香河肉餅
香河肉餅是河北省香河縣特色美食小吃,特點是皮薄,肉厚,油香,吃起來面質軟和,肉鮮細嫩,符合北方人的吃喝習慣,既可當菜,也可做主食。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香河肉餅"也被稱為京東肉餅,顏色焦黃、外酥裏嫩、油而不膩、香醇可口。從表面上看,紙樣的面皮兒已經被油浸成半透明狀了,都能看清楚裏邊的肉餡。
2、回記綠豆糕
回記綠豆糕是秦皇島山海關特產,入口即化,口感細膩,清真回記糕點部始建於1945年,因初創人是少數民族,又姓回而稱"回記",半個多世紀來,用地產綠豆以及白糖,按祖傳秘方的調制生產出口味醇正的產品,深受市民以及周邊地區群眾的歡迎。
3、薛家燒餅
"薛家燒餅"俗稱"油酥燒餅",又叫"石塔燒餅",因打燒餅的主人居住在趙縣陀羅尼經幢(俗稱石塔)腳下而得名。它是趙縣獨有的風味小吃,系趙縣石塔村薛禮義家8代祖傳,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很多到趙縣的人都要在石塔下買點燒餅帶回去,燒餅用油紙包著,壹包裏有五個。不過這些燒餅都很小,跟小柿餅差不多壹般大小,色澤金黃,有甜、鹹兩種。
4、油酥燒餅
油酥燒餅是滄州壹種傳統小吃,至今已有壹百多年的歷史。 油酥燒餅色澤金黃,薄層重疊,內外焦脆,香酥可口。如果裝進食品袋中,還能存放很長時間,不皮不屑,吃起來和剛出鍋時壹樣。 油酥燒餅制作工藝比較嚴格,面粉要經過發酵,秋冬季節,和面水應該溫和壹些。
5、永年驢肉灌腸
永年驢肉灌腸是河北省邯鄲市的傳統名菜,屬於冀菜系。中華傳統名小吃之壹,由驢肉輔以多種香料制成,鮮美可口,回味悠長,香而不膩,營養豐富。中國句俗語"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驢肉以其質高味美被尊為上乘佳品,臨名關牌香腸在永年及周邊市縣享有盛譽,暢銷燕趙,驢肉灌腸源於清朝末年,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屬傳統小吃流傳至今,是河驢肉香腸北省永年縣的地方風味特產。
6、承德涼粉
承德涼粉是壹道河北承德地區的特色傳統小吃,承德壹帶居民食用涼粉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人們所以喜歡食用涼粉,不僅因它味美消暑,還因為它含有豐富的營養。豐10年,英法聯軍炮轟大沽口,鹹豐帝倉惶出逃,來到避暑山莊後,就常吃承德的涼粉。
7、金絲雜面
金絲雜面是壹種河北饒陽著名的傳統面食小吃。金絲雜面屬於綠豆面。綠豆、小麥、芝麻磨成細粉,用香油、白糖、蛋清和適量的水和成面團,攪置。將捏好的面團搟成薄紙壹樣的大面片,略涼至不幹不濕,折不斷,卷不沾時,疊起切細絲。色黃透明,形如金絲,存放期長,耐煮不爛,清香爽口。
8、郭八火燒
郭八火燒是河北省大名縣傳統名吃,郭八火燒作料齊全,制作精細,風味獨特,層多且薄,每張上有二十五層至三十層,外表金黃油亮,呈現石榴籽狀,吃起來皮酥裏筋,焦香可口,味香誘人。"郭八火燒"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由於它在制作上,配料比例嚴格,做工精細認真,具有皮酥、層多、味道鮮美,歷史悠久而享有經久不衰的盛譽。"郭八火燒"與"二毛燒雞"、"五百居香腸"遠近齊名,均以獨特的風味和操作技術,馳名於冀魯豫三省交界地。
9、南宮熏菜
南宮熏菜是河北省南宮市傳統名吃,屬於冀菜系。此菜選用優質豬肉,並按比例添加鮮雞蛋、純正綠豆 澱粉、姜絲和小磨香油,攪拌成粥狀,灌入腸衣。之後,用配好佐料的湯煮熟再用鋸末煙火熏烤成紫紅色,外皮再抹上香油,吃起來清香而沒有腥味,放幾天也不變味,深受群眾歡迎。
10、四條包子四條包子是壹道來自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秦皇島山海關的美味可口的傳統名點,屬於河北菜。普通的面粉,常見的餡料加工成造型美觀、口味獨特、醇而不霸、肥而不膩。1958年開業的老字號企業。因坐落在古城山海關四條這條街上而得名,其店初創時,服務質量比較高,吸引顧客較多,而名氣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