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中秋拾憶

中秋拾憶

周末帶著多多去逛超市,車開了壹會兒,她睡著了。等她醒來,第壹時間就是問我,爸爸,我們還要去買月餅的呢。直到聽到我說已經買好了,她才眨巴眨巴她的大眼睛,情不自禁地噢了壹聲,然後繼續開心地望著窗外。

對於現在我來說,兒時關於中秋節的記憶,就只有壹個:月亮太大太圓了!

童年裏只有兩個節日晚上會等待,壹個除夕熬歲,壹個是中秋祭月。每年除夕晚上,小孩子玩了壹天,沈浸在節日的氣氛裏不能安靜壹會兒,盼著第二天早上的新衣服和壓歲錢,在困頓倦乏中堅持著等待電視裏鐘聲敲響,再長壹歲的等待。中秋晚上,看著壹桌子月餅水果,等待著祭拜後的饕餮美食,我總是在問爸媽,什麽時候就獻祭完了,什麽時候就可以吃了,往往還沒有等到好運開始,自己已經在夢中睡去。

記憶中兒時的中秋節,也似乎更為隆重壹些。這種隆重並與現在表面上的節日氛圍不同,更多的是這個節日在每個人心中的真實存在感。

好不容易熬到放學,壹路小跑到家裏,扔下書包,看到農忙的父母還沒有回來。然後出去跟小夥伴在巷道裏滾鐵環,去澇池釣魚,然後遠遠看到父母拉著車,背著雜草扛著鐵鍁回來的時候,壹溜煙跑回家,抄起作業本奮筆疾書。然後就看到父母洗手喝茶、給雞餵秕谷、給豬崽餵食,然後父親坐在院子裏抽煙,壹聲不發,母親在廚房洗菜做飯,叮叮當當,而我在房間裏寫作業,時不時偷偷看著窗戶外面,聞著飯菜香,作業本上的字跡就越加潦草,越是心急如焚。

對於小孩子來說,除了好玩的以外,也就只有好吃的可以讓他們停下手頭的哭鬧和嘻戲,認真地投入到全新的壹種關註中來。關於兒時的味道,中秋節的氣味則更為濃烈。

不像現在的什麽冰激淩月餅、黃金月餅,兒時的月餅都是家裏自己做的。有蒸有烤,有大有小。從做月餅用的面粉、雞蛋,到烤月餅用的柴火、煤炭都是自家的。有的時候鄰裏鄰居壹起***用壹個烤爐,然後生起壹堆火,家庭主婦們便開始忙活了,妳揉面,她做造型,她下鍋,她出鍋,井然有序,配合得當。男人們則輪流提烤爐,忙活著上油,下鍋,還時不時抽根煙,說說笑。孩子們則在院子裏打紙寶、折飛機,聽著新出鍋的月餅聞聲而來,嘰嘰咋咋像壹堆小麻雀。

中秋節,做月餅。紅棗糕、綠豆沙,中間壹朵紅梅花。西瓜燈,中間空,燭光月光兩相融。夜已深,擡頭望,月餅瓜果獻月亮。

做完月餅,吃完飯,等著月亮上了枝頭,就開始獻月亮了。父親更是拿出自己的絕世好刀法,在壹個圓圓大大的西瓜上雕上西瓜燈,將大大小小的蘋果、梨子切出壹個個花瓣,再在盤子裏點綴上葡萄、秋棗、金紅果子等小什物,仿佛要獻給月亮召開壹場盛世隆重的蟠桃大會壹般。孩子們則看著那些果子,看著好玩的西瓜燈,看著窗外的月亮,感覺它是那麽大的圓,那麽的大,那麽的近。

兒時的中秋,更多有壹種歸屬感,親人鄰裏雖然不善於表達情感,但也往往在這個特定的日子裏,壹起坐在院子裏,聊天,賞月,壹種很安靜的感覺。我也總是在看著又大又圓的月亮,嘗試著去看故事裏的嫦娥、玉兔還有她們的廣寒宮。

直到我到了上海,吃到了蛋黃蓮蓉月餅、鮮肉月餅和冰激淩月餅,結束了我腦海裏月餅只是甜的和面粉的認識。每當我陪著小朋友晚上在小區散步的時候,聽著小朋友說爸爸爸爸,月亮牙牙出來了,我都會覺得,這輪月亮怎麽這麽小,這麽遠,跟記憶裏童年的月亮相去甚遠,再想壹想,還有壹起遠去的鄉音、鄰裏,和曾經壹起天真無邪的小夥伴們。

月餅再好吃,也找不到當年的那種感覺了。時光總是匆匆流去,小時候媽媽說,指著月亮會被割掉耳朵,以及與小夥伴們躺在草垛上看著圓圓大大的月亮,寂靜無聲害怕的出奇卻又欣喜萬分的樣子。只記得天很藍,月亮很圓很大,星星很多,風很涼爽。

相信以後的以後,我們也會懷念現在的我們。願曾經壹起的朋友、夥伴,還能夠***享這壹輪明月,還能記得曾經的美好,健康快樂地面對以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