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烹飪協會指示精神,依照本會章程中規定的責任和義務,本會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九個方面:
壹、培訓工作
分職業資格培訓和技術技能培訓二大內容。
職業資格培訓主要包括:全國餐飲業中餐行政總廚、職業點菜師、營養配餐師、廚政管理師等內容。
技術技能培訓主要有川菜、魯菜、蘇菜、粵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以及面點、上海菜、東北菜、新疆菜、晉菜、冀菜、豫菜、鄂菜、滇菜、黔菜、陜菜、藏餐、贛菜、遼菜、吉菜、膠東海鮮菜、宮廷菜、國宴菜、孔府菜、潮州鹵水、敦煌菜、譚家菜、清真菜、火鍋、快餐、西餐、營養配餐、糖藝、食品雕刻和燕、鮑、翅、參、果蔬、真菌、豆制品、海鮮、江湖鮮、山珍等專項***有數十個培訓項目,另外還挖掘、提煉大量民間菜和地方小吃培訓課題,以及新星旺店菜、中西合璧創新菜、中式菜肴研發中心菜品研發成果展示等。
培訓班均由本會廚藝指導專家組專家、中式菜肴研發中心研發員和國內知名專家親自授課演示,註重效果,與市場需求接軌。培訓班常年招生,在本會青島培訓基地、全國各地舉辦。
二、交流工作
1、“全國中餐技能創新大賽”和“全國廚藝絕技演示暨鑒定大會”
是本會每二年壹屆定期組織舉辦的交流活動。
2、與各地行業協會、名廚專業組織和餐飲企業聯合舉辦專業技藝交流、競賽、演示活動,並參與中國廚師節等行業節、展、會等活動的策劃和組織工作。
3、組團在海內外參加全國性和國際性專業競賽、表演和美食節等活動。
4、“中華廚藝絕技表演團”應邀在國內外的表演交流活動。
5、本會舉辦的各種培訓交流活動均實行“贊助”或“獨家冠名”的形式,並歡迎有意冠名的單位隨時聯系洽談。
6、組織中國烹飪協會中式菜肴研發中心推廣示範基地、教學實驗基地之間的參觀交流和學習考察活動。
三、服務工作
嚴格地按標準和程序吸納本會委員、新星俱樂部會員和聘任榮譽主任單位,並認真做好有關服務工作,受中國烹飪協會委托對中國烹飪(餐飲服務)大師名師進行聯系和服務工作。
四、信息、出版和研究工作
1、有計劃地深入開展烹飪專業理論和廚政管理研究,推動中國烹飪技藝的創新、發展和廚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2、利用本會《名廚》雜誌、《中國名廚信息》報和網絡,做好與各成員的信息溝通,情況交流。
3、每年按計劃出版專業書籍。
五、中國烹飪協會中式菜肴研發中心的運作
培養中式菜肴研發隊伍,不斷推出新的研發課題和成果,持續提高中式菜肴的創新水平,加強中式菜肴研發中心推廣示範基地、教學實驗基地(以下簡稱基地)建設,吸納具備條件的餐飲、食品企業和烹飪院校為本中心的基地單位,並接受基地委托,進行菜點和食品、調料的研發,宴席菜單創新設計,菜點的營養搭配,成分分析和有關食品、調料加工生產企業、烹飪教育單位和行業組織委托開發的項目,將研發成果發布和推廣,為餐飲業盈利水平的提高和繁榮經營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根據基地單位的要求,合作舉辦適合基地單位經營的烹飪技能培訓和美食節,為基地延伸服務。本會所轄的“中華廚藝絕技表演團”還可應邀有償為基地的慶典、推廣宣傳等活動做助興表演。歡迎各企業和烹飪院校加盟。
六、“中國烹飪機器人”的開發工作
本會是中國烹飪協會與深圳繁興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烹飪機器人”戰略合作項目的具體實施者,認真做好相關的科研、機器人培訓、軟件設計、標準化菜單和配套項目等重要工作。
七、發揮廚藝指導專家組作用,開展廚藝指導工作
廚藝指導專家組由本會委員中久負盛名的國際中餐大師、中國烹飪大師組成,他們均是德藝雙馨、頗有造詣的各地、各菜系烹飪的代表人物。充分發揮這些大師專家們的作用,開展好各項培訓和交流工作是本會的長期任務。
八、接受和完成中國烹飪協會交辦的各項工作。
九、加強自身建設,全面推進隊伍的高素質、高水平進程。
中國烹協名廚委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您的熱情參與、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我們期待與您的攜手合作,***同為中國餐飲業和中國烹飪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創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