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方法:
1、黃沙腌蛋法。備黃沙500克、精鹽100克、精油50克、水適量。腌制時先將黃沙倒入盆中,加入精鹽、精油和水,攪拌成糊狀,再將洗凈晾幹的鮮雞蛋逐個放入粘泥,待雞蛋均勻粘上泥沙後取出,放入食品袋或其他容器內,3周後即可取出洗去泥沙煮食。若無黃沙,可用其它泥沙代替,如果沙的粘性不好,可加少量粘土。
2、飽和食鹽水腌制法。水和鹽的用量按雞蛋的多少來定。腌制時先將食鹽溶於燒開的水中,達到飽和狀態(濃度約為20%)。待鹽水冷卻後倒入壇中,並將洗凈晾幹的雞蛋,逐個放進鹽水中,放入濃香的白酒少許。密封壇口,置通風處,25天左右即可開壇取蛋煮食。此法腌制的鹹雞蛋,蛋黃出油多,味道特別香。
3、面糊腌制法。取面粉適量,用熱水調成糊狀,加入少許五香粉和白酒並拌勻。再把洗凈晾幹的雞蛋逐個粘裹面糊,然後滾上壹層食鹽,放入壇中,密封壇口。食鹽與面糊融和在壹起,讓鹽分滲入蛋內,25天後即可取出煮食。
4、白酒浸制法。按每5公斤雞蛋和60度白酒1公斤、精鹽0.5公斤備料。浸腌時先將晾幹的雞蛋放在白酒中逐個浸蘸壹下,再滾上精鹽,放入容器內,密封放置在幹燥、陰涼、通風處,約30天即可取出煮食。
5、辣味鹹蛋的腌制。備辣醬精鹽各壹碗,洗凈的新鮮雞蛋若幹個,腌制時將瓷罐用清水洗凈,並用開水燙刷後擦幹,把雞蛋逐個在辣醬中均勻蘸壹下,再在精鹽中滾壹遍,然後輕放進瓷罐裏,頂上層撒精鹽少許,加蓋並用牛皮紙嚴格密封,放置在陰涼通風處,30-40天後即可開罐煮食。
6、辣鹹酒味蛋的腌制。取稠辣醬、白酒,按8:2的比例調拌均勻,把洗凈晾幹的雞蛋逐個放入均勻滾蘸後,再在精鹽中滾壹遍,然後放入瓷罐內,嚴密封口,腌制70-90天即成。這種腌雞蛋呈辣紅色,酒香四溢,鹹中微辣,味美宜人。
7、五香鹹雞蛋的腌制。
原料:生雞蛋、八角、桂皮、花椒、香葉、小茴香、白酒。
所需用具:瓶子、壇子、罐子、缸、陶瓷的、玻璃的、泥的、總之是能裝下妳要腌的雞蛋的容器都行,洗凈擦幹備用。
做法:鍋內做水(水量是要在容器中沒過雞蛋的),水開後加入八角,桂皮,花椒,香葉,小茴香小火煮20分鐘。水中加鹽,慢慢溶解,直到鹽水飽和,關火晾涼倒入容器。生雞蛋洗凈擦幹或風幹輕輕放入加了料水的容器中,蓋蓋前滴入十幾滴白酒(起到殺菌的作用),倒好酒後把蓋蓋嚴(註意密封)如果不願意吃太鹹的,20天左右即可食用,如果喜歡鹹而出油的,估計就要三四十天了,腌好後取出煮熟即可食用(對了,料水留著,下次還可以用,用之前燒開壹下),這種雞蛋香味濃郁,微鹹可口。
腌制原理:
1、腌鹹雞蛋主要用食鹽腌制而成的。鮮蛋腌制時,蛋外的食鹽料泥或食鹽水溶液中的鹽分,通過蛋殼、殼膜、蛋黃膜滲入蛋內,蛋內水分也不斷滲出。蛋腌制成熟時,蛋液內所含食鹽成分濃度,與料泥或食鹽水溶液中的鹽分濃度基本相近。高滲的鹽分使細胞體的水分脫出,從而抑制了細菌的生命活動。同時,食鹽可降低蛋內蛋白酶的活性和細菌產生蛋白酶的能力,從而減緩了蛋的腐敗變質速度。食鹽的滲入和水分的滲出,改變了蛋原來的性狀和風味。
腌鹹雞蛋的用鹽量,因地區、習慣不同而異。使用高濃度的鹽溶液時,滲透壓大,水分流失快,味過鹹而口感不鮮;用鹽量低於7%則防腐能力較差,同時,浸漬時間延長,成熟期推遲,營養價值降低。總之,用鹽量過多,有礙成品風味,過少則達不到防腐目的。若以蛋的重量計,用鹽量壹般在10%左右,可根據當地習慣適當調整。
2、腌制過程中的變化隨腌制時間延長,蛋白中含鹽量明顯增加是,而蛋黃中含鹽量增加不多;蛋黃含水量下降非常明顯,而蛋白含水量下降不明顯;蛋白黏度逐漸變稀,呈水樣物質,而蛋黃濃度增加,變稠,呈凝固狀態;蛋白pH值變化不明顯;蛋黃內含油量上升較快,腌制10天時更明顯,以後則上升緩慢;蛋黃的含油量對腌鹹雞蛋的風味形成有重要意義。由於水分的損失,腌鹹雞蛋在腌制過程中重量略有下降。
腌制時所用的食鹽的純度影響蛋的風味,如鈣鎂離子含量在食鹽中達到0.6%時,即可吃出苦味,所以須制腌鹹雞蛋壹般需要用純潔的再制鹽或海鹽。
食鹽濃度大,向蛋內滲入的速度快,成熟快,腌制時間短;腌制溫度高,食鹽向蛋內滲入的速度快,成熟快,腌制時間短。所以,腌制時用鹽量多少,要根據腌制時氣溫高低和消費者喜好來決定,既要防止蛋的腐敗,又要使消費者不感到過鹹。
用鹽泥或灰料混合腌制時,鹽分向蛋內滲入速度慢,時間長;用鹽水浸泡時,鹽分滲入蛋內速度較快,可縮短腌制時間。
新鮮蛋的蛋白濃稠,食鹽的滲透和擴散作用慢,腌鹹雞蛋的成熟也較慢;反之,腌鹹雞蛋的成熟就會快。
要獲得高質量的腌鹹雞蛋,必須選用新鮮的蛋,根據不同的腌制方法,靈活控制食鹽用量和濃度、環境溫度及腌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