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風景區地處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東麓的林州市石板巖鄉,南北長100華裏,東西寬2華裏,海拔800-1736米,相對高差達1000米以上,境內斷崖高起,群峰崢嶸,陽剛勁露,臺壁交錯,蒼溪水湍,流瀑四掛、峰、戀、臺、壁、峽、瀑、嶂、泉、姿態萬千,是“北雄風光”的典型代表,號稱“太行大峽谷”。
林州風景名勝眾多,現已形成以紅旗渠和太行大峽谷為龍頭、以黃華神苑、天平山、洪谷山、龍鳳山、萬泉湖、五龍洞為側冀的景區格局。紅旗渠的紅色旅遊與太行大峽谷綠色生態旅遊“紅”“綠”交輝,形成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紅旗渠、林慮山景區,以其“雄、奇、險、絕”令中外遊客流連忘返。紅旗渠景區被確定為國家4A級旅遊區。林慮山乃“北雄風光最勝處”,群峰秀拔,峭壁險峻,林木蔥郁,飛瀑流泉、景觀奇物,為世所稱,內有天然公園“王相巖”,有高達346米的亞洲第壹高瀑,以及三九嚴寒桃花怒綻、三伏酷暑寒水結冰、千古之謎豬叫石等神奇的自然景觀。被國際航聯譽為“亞洲第壹、世界壹流”的林慮山國際滑翔革基地,吸引著中外滑翔健兒競相來此大展雄姿。
林縣是個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貧困山區。“水缺貴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是舊林縣的真實寫照。
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產黨的領導下,全縣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決心,從1957年起,先後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庫弓上水庫等水利工程。但由於水源有限,仍不能解決大面積灌溉問題。
“引漳入林”是林縣人民多年的願望。經過豫晉兩省協商同意,後經國家計委委托水利電力部批準,在省、地各級領導和山西省平順縣幹部群眾的支持下,在各級水利部門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幫助下,縣委、縣人委組織數萬民工,從1960年2月開始動工,經過十年奮戰,先後於1965年4月5日總幹渠通水;1966年4月三條幹渠同時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幹、支、鬥渠配套建設。至此,以紅旗渠為主體的灌溉體系基本形成。灌區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4萬畝。
紅旗渠以濁漳河為源。渠首位於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侯壁斷下。總幹渠長70.6公裏,渠底寬8米,渠墻高4.3米,縱坡為1/8000,設計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全部開鑿在峰巒叠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艱險。
總幹渠從分水嶺分為三條幹渠,第壹幹渠向西南,經姚村鎮、城郊鄉到合澗鎮與英雄渠匯合,長39.7公裏,渠底寬6.5米,渠墻高3.5米,縱坡1/5000,設計加大流量14秒立方米,灌溉面積35.2萬畝;第二幹渠向東南,經姚村鎮、河順鎮到橫水鎮馬店村,全長47.6公裏,渠底寬3.5米,渠墻高2.5米,縱坡1/2000,設計加大流量7.7秒立方米。灌溉面積11.6萬畝;第三幹渠向東到東崗鄉東蘆寨村,全長10.9公裏,渠底寬2.5米,渠墻高2.2米,縱坡1/3000,設計加大流量3.3秒立方米,灌溉面積4.6萬畝。
紅旗渠灌區***有幹渠、分幹渠10條,總長304.1公裏;支渠51條,總長524.1公裏;鬥渠290條,總長697.3公裏;農渠4281條,總長2488公裏;沿渠興建小型壹、二類水庫48座,塘堰346座,***有興利庫容2381萬立方米,各種建築物12408座,其中鑿通隧洞211個,總長53.7公裏,架渡槽151個,總長12.5公裏,還建了水電站和提水站。紅旗渠工程總投工5611萬個,***完成土石砌方2225萬立方米。總投資12504萬元,其中國家投資4625萬元,占37%,社隊投資7878萬元,占63%。
紅旗渠名勝遊覽區位於林州市區北部豫、晉、冀三省交匯處,距市區20公裏。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自然風光秀麗雄險,人文景觀獨特恢宏,是旅遊觀光的理想勝地。遊覽區始建於1990年,總面積5平方公裏,總投資500多萬元。它將盤繞在太行山腰懸崖絕壁之上雄偉險要的紅旗渠重要工程與“雄、險、奇、秀”的林慮山自然風景和名勝古跡巧妙地融匯結合,雕鑿加工,相輔相成,渾然壹體,確有其純真淳樸的鄉土風格和雄險壯觀的高深意境。
199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正在向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努力。遊覽區由“分水苑”、“青年洞“、“絡絲潭”三個景區組成。三景區各有特點,風調不同,內涵盈連,相映成體h。
分水苑風景區 是壹園林式景區,也是紅旗渠總幹渠分為三條幹渠的地方。距市區18公裏,位於林慮山北部向東分支的大駝嶺、貓兒嶺之間凹腰處,原名:“墳頭嶺”,後因之改名為“分水嶺”。這裏各景點排列有序,規劃嚴整,翠柏簇擁,渠水奔騰。真可謂“山水秀麗”,令人“心曠神怡”。
青年洞風景區 由分水苑風景區驅車上行30公裏,即可達青年洞風景區。這裏山高路險,紅旗渠懸掛在巍峨雄險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更使妳領略到“人工天河”的無盡詩意,主景“青年洞”靠斷壁而鑿,從大山之中穿通而過,為妳展現出壹幅雄壯的畫卷,將太行美景“雄、險、奇、秀”凝集於此,極目遠眺,盡收眼底,驚詫之余,唯有贊嘆.....
絡絲潭風景區 絡絲潭風景區座落在青年洞西約1公裏處,亦名“天橋斷”。“絡絲潭”因其潭深壹絡蠶絲而得名,又因濁漳河有“九峽十八斷”,此處乃壹較大斷嶄跌水,上有連接豫、冀兩省的峽谷索橋,故稱“天橋斷”。這裏有漳河名勝“小三峽”,可放艇暢遊而盡享潭中山水風光;有神秘莫測的“神龜洞”,可欣賞神龜救民的美麗傳說;還有淩空高懸的“鐵索橋”等古跡名勝。
太行大峽谷風景區地處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東麓的林州市石板巖鄉,南北長100華裏,東西寬2華裏,海拔800-1736米,相對高差達1000米以上,境內斷崖高起,群峰崢嶸,陽剛勁露,臺壁交錯,蒼溪水湍,流瀑四掛、峰、戀、臺、壁、峽、瀑、嶂、泉、姿態萬千,是“北雄風光”的典型代表,號稱“太行大峽谷”。
這裏群山拱翠,流泉碧潭,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雄壯的太行山孕育的炎黃子孫,特別淳樸厚道,真誠善良。民宅建築,就地取材。石街、石院、石墻、石柱、石梯、石樓與大自然渾然壹體,古色古香,令人尋味。景區總面積120平方公裏,其植被覆蓋率為90%,森林覆蓋率為80%。其中原始植被約占60%,退耕還林,人工造林約占30%,森林茂密,自然生態良好,植被完美,旅遊資源豐富。是天然氧吧。
境內有三九嚴寒桃花開的桃花谷,三伏酷暑水結冰的太極冰山,千古之謎豬叫石三大奇觀。有太行之魂王相巖,潭深谷幽仙霞谷,晉普龍洞小洞天,原始森林太極山,亦真亦幻仙臺山,鬼斧神工魯班門,華夏-絕桃花瀑,太行平湖南谷洞(劉秀湖)八大景觀。國家重點風景區評審委員會專家朱暢中高度評價太行大峽谷景區是“步隨景移,百裏畫廊,人間仙境。”此外,還有亞洲第壹,世界壹流的國際滑翔基地魯班門南教場。舊誌曰:“青崖如點黛,赤壁若朝霞,樹翳文禽,潭泓綠水,景物奇秀,為世所稱”。陽春,風和日麗,萬木崢嶸,鳥語花香;盛夏,青山綠水,林樹青蔥,葉茂蔭深;金秋,紅葉似火,菽谷飄香,山果累累,惹人陶醉;隆冬,群山披素,白雪皚皚,垂冰百丈。
太行大峽谷東距京廣鐵路和京珠高速72km,境內旅遊專線水泥公路直達景點,標準化臺階登山道繞遍景區,星級賓館遍布景點,手機電話通訊方便,是休療養生、滑翔攀巖、避暑度假、繪畫寫生、尋古探幽、旅遊觀光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