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造橋數量極大,就結構類型來看,有梁橋和拱橋兩大類。梁橋中有竹、木梁橋與石梁橋之分,拱橋中有竹、木、石多種材料所造的拱橋。拱的形狀有圓形拱、折邊拱、敞肩拱等多種,但能長久留存的當然要數石梁橋和石拱橋了。此外還有浮橋、索橋等少量特殊類型的橋。
我國有悠久的造橋歷史,第壹座敞肩石拱橋趙州橋舉世聞名。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今天,我國憑借擁有壹大批橋型多、跨徑大、難度高的具有世界級水平的公路橋梁,正在躋身於世界橋梁強國之列。
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我國還沒有壹座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大跨徑懸索橋和斜拉橋。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伴隨著世界最大規模公路建設的展開,我國積極吸納當今世界結構力學、材料學、建築學的最新成果,公路橋梁建設得到極大發展,在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和沿海海域,建成了壹大批有代表性的世界級橋梁。目前,在187萬公裏的公路上,有各類橋梁32萬多座、1337.6萬延米,其中長度超千米的特大型橋梁有717座。在跨徑前十位的世界各類橋型中,斜拉橋我國占了6座,懸索橋我國內地占了兩座,完成了由橋梁大國向橋梁強國的歷史性跨越,成為展示我國綜合國力的窗口之壹。
今年4月30日,全部由中國人自己設計、施工、監理、管理,所用建築材料和設備也絕大部分由我國自行制造或生產的潤揚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它是我國第壹座由懸索橋和斜拉橋構成的特大型組合橋梁,其中南汊主橋為單孔雙鉸鋼箱梁懸索橋,主跨徑1490米,目前位居世界第三,可通行5萬噸級巴拿馬型貨輪。潤揚大橋建設條件復雜,技術含量非常高,施工難度特別大,被國際橋梁專家稱為"中國奇跡"。美國高級公路代表團專家看了潤揚大橋後說,美國要向中國學習橋梁建設技術。國際橋梁協會主席伊藤學先生在參觀大橋後認為,這是他看到的最漂亮的混凝土橋梁。
目前正在建設的跨徑達1088米的蘇通長江公路大橋將創造斜拉橋型的多項世界之最。在世界同類型橋梁中,蘇通大橋的主塔最高、群樁基礎規模最大、斜拉索最長、跨徑最大。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公裏,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長公路跨海大橋。此外,還有東海大橋、崇明島過江通道、深港西部通道、珠港澳大橋等壹批世界級橋梁正在建設或進行前期工作。它們的建成將會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並極大地豐富世界橋梁寶庫。
壹、洛陽橋
這座橋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東北10公裏的洛陽江上,舊名萬安渡,故又稱萬安橋,宋皇佑五年(1053年)至嘉佑四年(1059年)建,歷時六年完成。全長540米,橋寬7米,為壹座巨石砌成的梁橋。由於該橋所處地段瀕臨洛陽江入海口,潮水漲落造成的水頭沖擊力很大,靠石塊自重來達到橋墩的穩定是非常困難的。這座橋采用植蠣固基的作法,先在江底沿橋中線拋石塊,建造筏形基礎,植入牡蠣,通過牡蠣無孔不入的繁殖,把分散的石塊膠固成整體,以作為橋的基礎,然後在穩固的基礎上再用大石塊砌出四十六座橋墩,上放巨大石梁,然後鋪石板。石梁自重很大,不易搬運,利用海潮水位漲落的環境特點,采用浮運架橋。
二、安平橋
這是壹座中國古代最長的橋,長810丈(2500米),又稱五裏橋,位於福建晉江的安海鎮,建於紹興八年至二十壹年(1138~1151年),歷時十三年,也是壹座梁式石橋。這裏原為海灣,河面寬廣。橋下采用筏形基礎,橋墩用條石壘砌,石材縱、橫分層排列,形狀有長方形、船形,橋面用巨大石梁拼成。後世由於颶風、海潮、地震等襲擊,曾有六次修理,橋長也因自然淤積而縮短成為2070米。
福建晉江安平石橋,跨於晉江、南安二縣交界的海灣上。
三、湘子橋
湘子橋又稱廣濟橋,建於南宋乾道年間(1165~1173年),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城東惡溪上。由於中流激湍,不可為墩,故建成壹座由梁橋與浮橋相結合的組合型橋,全長518.13米,東西兩端為梁橋,中間為浮橋,以船相連,當年曾將十八只木船用鋼纜聯成整體,船上鋪木板為橋面。此橋在古代創造性地解決了急流險灘處的交通問題,在當時是創舉。現該浮橋已易為三孔鋼筋混凝土橋。
四、盧溝橋
此橋位於北京市西南13公裏處的永定河上,是壹座多孔連拱石橋,建於金明昌三年(1192年),橋長265米,寬8米,橋高約10米,***十二孔。橋墩迎水面為尖形,以分散水的沖擊力,後部為方形,墩下地質為沖積砂卵石,因之打短木樁以加固。該橋不僅結構堅實,還以欄板、望柱的石獅雕刻精美、數量眾多而著稱。這座至今已達八百多年的古橋,雖在清代有過幾次小的修理,但仍較好的保存了原物。此橋曾經通過重達429噸的平板運輸車,屹然如常,顯示了驚人的承載能力。
北京蘆溝橋。望柱上雕有大小獅子485只,神態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