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故事有:
1、遊人互救:在汶川地震中,大地震襲來時,重慶市55名遊人正行進在距汶川50多千米處。“快往公路邊的平壩跑……”導遊劉曉容和余九冬聲嘶力竭地喊著,在兩名女孩子的指揮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壩上。岷江對面的山,轟隆隆地垮下來,煙塵、沙石撲面而來,前後的路都已坍塌。
自救,勢在必行。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在傾盆大雨中,這支特殊的隊伍互相扶持著,繞過斷裂的公路,奔過800米搖搖欲塌的隧道,躲過壹次次余震,走走停停5個多小時後,終於見到了救援者。
2、手刨同學:
在地震中壹塊水泥板倒下來,壓在汶川縣漩口中學初三學生向孝廉的身上。這位13歲的小姑娘醒來後,模糊中看到縫隙外邊有亮光,接著再次昏迷。此時,壹個聲音喚醒了她,是同學馬健。“我哭著對他說,馬健妳別走,等我死了再走吧。
馬健說,‘我不會走的,妳是班上年紀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妳壹定要堅持住。’”馬健壹邊喊著“堅持,堅持!”壹邊瘋了似地用雙手刨著水泥碎塊。大約4個小時後,向孝廉終於被刨了出來,而馬健的雙手已經血肉模糊。
3、敬禮娃娃:
在地震發生10余小時後,壹位滿臉是血的北川男孩從廢墟中被救出。就在解放軍戰士準備把他轉移到安全地帶時,他艱難地舉起還能動彈的右手,虛弱而又標準地敬了壹個少先隊隊禮。擔架上的小男孩(郎錚)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禮感恩的舉動,讓無數的人深受感動。
4、廢墟女孩:
鎣華鎮中學初壹1班班主任陳全紅壹直關心著壹個名叫鄧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這個貧困家庭裏的小女孩,常在回家路上打著手電筒看書。當鄧清清被武警官兵救出來時,讓陳全紅與官兵們感動的是,這個堅強的女孩被救出時,還在廢墟裏面打著手電筒看書。
她說:“下面壹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誠實讓聽者無不流淚,陳全紅壹下子摟住鄧清清淚流滿面:“好孩子,只要妳能活著出來,就比什麽都好。”
5、班長林浩:
汶川5·12大地震發生時,小林浩同其他同學壹起迅速向教學樓外轉移,未及跑出,便被壓在了廢墟之下。此時,廢墟下的小林浩表現出了與其年齡所不相稱的成熟,身為班長的他在廢墟下組織同學們唱歌來鼓舞士氣,並安慰因驚嚇過度而哭泣的女同學。
經過兩個小時的艱難掙紮,身材矮小而靈活的小林浩終於爬出了廢墟。但此時,小林浩班上還有數十名同學被埋在廢墟之下。9歲半的小林浩沒有驚慌地逃離,而是再次鉆到廢墟裏展開了救援,經過艱難的救援,小林浩將兩名同學背出了廢墟。